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動聽102帶你聽《台灣民歌40》

動聽102帶你聽《台灣民歌40》

1975年6月6日,在台北中山堂舉辦的「中國現代民歌之夜」演唱會,成為民歌運動的起點,而當天演唱譜自余光中詩作歌曲的楊弦,日後也被稱為「現代民歌之父」。今年適逢民歌運動40周年,上周五(6/5)起一連三天在台灣的台北小巨蛋及高雄巨蛋舉辦了三場"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由李建復領軍、李宗盛、齊豫、黃仲昆、趙樹海等多達68組藝人串起全場演出。逾萬名觀眾齊聚台北小巨蛋,參加「十年一次的民歌同學會」。動聽102也去到台北小巨蛋,親身領略了這場民歌盛會的魅力。

場集體懷舊活動持續了五個多小時。包括齊豫、李宗盛、胡德夫、楊弦、吳楚楚、陳明韶、包美聖在內的68位歌手一一登台。他們大都已不再年輕,聲音卻仍打動人心。為了參與這場聚會,有些人還特意從舊金山、洛杉磯等地飛回台灣。有歌手在演唱會上說,「很多人聽著民歌長大,現在讓我們一起老去」。

民歌風潮中,很多年輕人只要有一把吉他在手,就能隨時隨地自彈自唱。所以「吉他」也成為當晚演唱會的重要元素,除用於演奏外,舞台也是由四把「吉他」造型組合而成。當聽到「有練過吉他的請鼓掌時」,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曉清被譽為「台灣民歌之母」,乃是因為身為電台主持人的她從1975年開始就陸續在自己的節目里播放年輕人的原創歌曲。陶曉清曾給「民歌」下過一個寬泛的定義:只要唱歌的人是發自真心地唱自己的歌,走下舞台的歌者和台下的人能坐在一起享受音樂,他們唱的歌就可以被稱作是民歌。

十年舉辦一次民歌嘉年華似乎已成了傳統。時間真是太快了,「民歌三十」的時候,潘安邦演繹《外婆的澎湖灣》還回蕩在耳邊,馬兆駿在台口給《風中的早晨》和音時那認真的模樣總在眼前浮現……而今我們只能通過其他歌手的致敬,重新感悟他們生時的風華正茂。

當葉佳修彈起40年前那把木吉他,演繹《外婆的澎湖灣》間奏過後,一個熟悉的身影和動聽的音色彷彿從遙遠的天邊飄至耳邊——現場大屏幕出現了潘安邦的身影!兩位優秀的歌手十年交錯,生死兩隔,但民歌促成了這次不同時間與空間的神奇對唱。

一晚,李宗盛出道時的組合「木吉他」重聚台前,齊豫、潘越雲再次以天籟之音合唱《夢田》,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高圓圓的公公趙樹海也是民歌唱將,他和老搭檔王夢麟重新演繹了《阿美阿美》……這一晚,我們看到的是青春不老的熱情,還有潮濕的眼角。

十年光景,民歌從無到有,從另類到主流,從興盛到衰落,它的根一直深植於我們心中。雖說是紀念,傷懷卻大可不必,畢竟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歌。「民歌運動」開啟的並不僅僅是台灣擁有自己流行音樂的歷史,也深深影響了大陸的幾代青年。人也許會離開,但他們唱過的歌一定會留下來。

下面讓我們認識一下

這次《民歌40》演唱會的重要人物

李建復

本次演唱會最重要的組織者,台灣校園民歌的代表人物,《龍的傳人》首唱者。這首歌是在1978年所寫,這首歌的唱片尚未上市時,就已在青年們間傳唱不已。他的外甥王力宏和糯米團樂團也曾改編這首歌曲和歌詞。

楊弦

「現代民歌之父」。楊弦的作品,在詞方面,大量採用了當年頗受歡迎的現代詩人余光中的詩作,在音樂方面大量借鑒了西洋樂器,並且打破了以往國語歌曲陳舊刻板的主題,使得簡單平實的作品更加朗朗上口,呈現出一種全新的台灣國語民謠歌曲的風格。

胡德夫

胡德夫被稱為台灣民謠活化石,台灣民謠之父。

1975年與楊弦在台北中山堂舉行了現代民歌演唱會,成為校園民歌運動開始的標誌性事件,與楊弦一起醞釀並開啟了民歌時代。2005年他30年音樂里程中首張專輯《匆匆》的出版,則讓這個早已和流行樂壇分道揚鑣的民歌前輩重回世人的視線。

「民歌40」的現場他自彈自唱了《匆匆》、《美麗的稻穗》等代表作品,可惜沒有唱《牛背上的小孩》。

李泰祥

李泰祥所創作的《橄欖樹》直接帶動了校園民歌運動的繁榮,間接促成了日後台灣流行音樂的發達。

李泰祥於2014年1月2日病逝,這次《民歌40》專門為他安排了紀念環節。除了他的女弟子之一唐曉詩缺席此次演唱會,許景淳、齊豫都演唱了李大師的代表作。許景淳演唱了李泰祥生前最滿意的作品《告別》和三毛作詞的《不要告別》,齊豫則演唱了他作曲的《歡顏》和《橄欖樹》。

三大天后

潘越雲及上面兩位齊豫、許景淳,她們的歌藝、曲目、豐沛的生命力,不愧是台灣流行歌壇的大山。

吳楚楚

今年68歲的吳楚楚是台灣民歌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從70年代開始創作,後來1983年和彭國華、陳大力共同創建了飛碟唱片公司。飛碟唱片成功曾推出過華語樂壇第一偶像團體「小虎隊」,風靡整個亞洲地區,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林志穎、王傑、劉德華、郭富城、鄭智化、姜育恆、鍾鎮濤、林憶蓮、費玉清、 葉歡、蔡琴、王韻嬋、娃娃、蔡幸娟、張雨生、葉倩文、林子祥、溫兆倫、伊能靜、黃鶯鶯、潘越雲、李碧華、王芷蕾、裘海正、等眾多歌手在飛碟團隊的打造下皆成就歌唱生涯高峰。吳楚楚作為幕後的推手,挖掘過眾多優秀的歌手。

陳明韶

陳明韶為台灣1970年代末期知名民歌手。校園民歌-金韻獎首屆冠軍歌手,其溫曖而婉約的嗓音,在民歌手中獨樹一幟。

這次《民歌40》演唱會她與內地的小娟與山谷里的居民演唱了《浮雲遊子》、《風告訴我》、《下雨天的周末》等歌曲。代表作品《讓我們看雲去》更成為了此次演唱會的高潮。

包美聖

包美聖,7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民歌手之一,第一屆金韻獎的優勝歌手。她的音色清亮而帶童趣,在眾多民歌手之中,辨識度極高,無法能夠效仿,也是眾多70民歌手中,音色保持最好的一位歌手。

小朋友們都超愛的《捉泥鰍》就是她原唱。包美聖在演唱《小茉莉》一曲前說的「58歲老茉莉和19歲的小茉莉」一段,讓人潸然淚下。

木吉他

合唱團

木吉他合唱團是當年台灣校園一支相當著名的民歌組合,合唱團由陳永裕、李宗盛、江學世、陳秀男、鄭文魁、張炳輝等六人組成。1978年,樂團在金韻獎大賽中脫穎而出,廣受青年歌迷們的喜愛,成為當時校園民謠中的典型代表。

此次演唱會,木吉他合唱團和王夢麟、趙樹海(高圓圓的公公)、楊耀東一起合唱了《廟會》、《木棉道》、《散場電影》、《季節雨》、《山裡來的女孩》等歌曲。最令人興奮的是李宗盛的登台,現場尖叫聲一片,低調謙遜的宗盛大哥與昔日的好友一起演唱了這些經典歌曲,並堅持到最後謝幕。

楊祖珺

楊祖珺是七零年代「唱自己的歌」民歌運動的重要旗手,她與胡德夫為了紀念傳奇吟遊詩人朋友李雙澤,錄製了《美麗島》、《少年中國》等傳唱一時的歌曲,開啟了台灣民歌全盛的時代。她清亮的音色在當年也屬於異類。

後,小編要強烈推薦一下《民歌40 再唱一段思想起》這本書,這本書由「民歌之母」陶曉清統籌,資深音樂人楊嘉主編,費時近一年,成就歷年來最詳盡完整的典藏版民歌圖文百科全書。

上就是這次102去到「民歌40」現場所帶回的全部內容,與你一同分享音樂、回憶和感動。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個10年的「民歌同學會」吧~

特別鳴謝:中國農業銀行對本次活動的全程支持

攝影:飛揚971主持人 劉洋

編輯:沈悅 劉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除了考試粗心大意,其實這些也是導致孩子成績不高的原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