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自由是永恆地克服重力,掙扎向上飛行
故居丨蕭紅
她在《中秋節》中寫道:這以往的事,在夢裡關不住了。
何止在夢裡關不住了,她流轉了大半個中國,在上海完成了人生的轉折,這座大大的城竟也快要關不住她這個小小的可憐的人。
她是蕭紅。
蕭紅
半生漂泊,蕭紅在上海停留的時間已經算很長了。從1934年11月到1937年9月,有兩年半的光景。
上海徐匯區襄陽南路是蕭紅、蕭軍剛到上海時住的地方,這條路原來叫拉都路,兩位作家到上海後搬了幾次家,但都沒離開拉都路。1935年3月底蕭軍和蕭紅搬來襄陽南路351號,路邊的一棟三層小樓帶有西式建築的味道,這一帶20世紀30年代屬於法租界。門洞和窗沿的裝飾很考究,帶著雕花的紋飾,樓內全部是木質樓梯。
襄陽南路351號
這裡,有「小小紅軍」的故事;這裡,也有蕭紅晶瑩的文學靈魂。
「小小紅軍」就是蕭紅和蕭軍名字的來源,二人在一起時的共同理想使得他們在困境中依然可以感情篤厚,「小小紅軍」於是成為他們愛情的紀念。蕭紅以這個名字作為筆名發表的作品《生死場》一炮而紅,可是這樣的幸運卻沒能挽救他們逐漸消失的愛情。
蕭紅在懷著第一任丈夫的孩子時,被丈夫拋棄,遇見了護佑著她的蕭軍,蕭軍不計較蕭紅已是身懷六甲,而蕭紅也在蕭軍身上找到了久違的安全感和依賴感。於是在孩子出生後不久,蕭紅下定決心送走這個剛剛和自己見面的生命,全身心地、決然地投入到和蕭軍的生活中。
蕭紅蕭軍
好景不長,蕭軍家暴、移情,蕭紅最終感受不到「小小紅軍」之間的默契和溫度,於是在她第二度有了身孕的時候,毅然忍痛分手。直到遇見端木蕻良,她又帶著和蕭軍的孩子與端木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場也是唯一一場婚禮——蕭紅至始至終沒有成為獨立的人,她不斷地抓住感情寄託,可是卻總是懷著上一個的孩子,跟下一個人在一起。
蕭紅與端木蕻良
她在《最末的一塊木柈》說道:我仍攪著杯子,也許漂流久了的心情,就和離了岸的海水一般,若非遇到大風是不會翻起的。
大概到了最後,滿身傷痕的蕭紅也習慣了漂泊,乘著孤舟隨著海浪飄走,不再掙扎,不再抵抗。雖然曾經的她在文章中說:自由是永恆地克服重力,掙扎向上飛行。但畢竟,時過境遷。
蕭紅
蕭紅和蕭軍在上海的日子總是圍繞著拉都路搬遷,1934年11月,他們租住在拉都路北端雜貨店二樓的亭子間(今上海襄陽南路283號);年底又搬到拉都路411弄的福顯坊22號,當年這裡是上海的郊區,可以看到蔬菜莊稼;1935年6月兩蕭又搬到薩坡塞路(今淡水路)190號;1936年春天兩人又搬到北四川路里底的「永樂里」,這樣他們離魯迅家更近了,幾乎每天晚飯後都要去魯迅家。
《黃金時代》劇照:蕭紅(湯唯飾)、蕭軍(馮紹峰飾)、魯迅(王志文飾)在一起
1934年11月30日是蕭紅蕭軍第一次見到魯迅先生的日子。
「沒戴帽子,也沒圍圍巾,只穿了一件黑色的瘦瘦的短長袍,窄褲管藏青色的西服褲子,一雙黑色的橡膠底的網球鞋……」
「兩條濃而平直的眉毛,一雙眼瞼往往顯得浮腫的大眼,沒有修剃的鬍鬚,雙顴突出,兩頰深陷,臉色是一片蒼青而又近於枯黃和灰敗……」
這是兩蕭第一次見到滿面病容的魯迅的感受,魯迅先生反倒來寬慰他們: 「這些小事,萬不可放在心上,否則,人就容易神經衰弱,陷入憂鬱了。」
並給他們以建議:「我看你們的現在的這種焦躁的心情,不可使它發展起來,最好是常到外面去走走,看看社會上的情形,以及各種人們的臉。」
1936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蕭紅聞訊由日本東京轉道橫濱搭乘軼路丸號郵輪迴國奔喪,隨後住在呂班路(今重慶南路)256弄,這裡也是蕭紅去武漢之前在上海的最後一處住宅。
1937年,許廣平、蕭紅、蕭軍、周海嬰在魯迅墓前合影
在《呼蘭河傳》中,蕭紅感嘆「人生為了什麼,才有這麼凄涼的夜。」大概這一生她都沒有找到答案,幾任丈夫的背叛,兩個骨肉的離散死亡,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陪伴她的仍然不是她的任何親人。
1942年1月,被庸醫誤診開刀手術導致喪失說話功能的蕭紅在紙上寫道:「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留得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21日,日軍佔領了瑪麗醫院,蕭紅被從病床上趕走。處在危險期的蕭紅,不堪如此折磨,第二天便離開人世,年僅31歲。
蕭紅
她曾在《生死場》裡面寫過一段話,如今卻如此切合時宜地還給了自己:這場是死的城廓,沒有花香,沒有蟲鳴,即使有花,即使有蟲,那都是唱著別離的歌,陪伴著說不盡的死者永久的寂寞。
也好,如此一來,她便真的能獲得自由和解脫,克服重力,向上飛行。
?原創才是生產力,原創才能高逼格,期待您的留言,鞭策取走進步。
?添加取走個人微信號「小趣」( xiaoqu-a),表達你自己!
版權聲明
本文版權歸「取走」所有。
轉載請通過後台與「取走」取得授權。
TAG:取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