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變成煉獄,允許婦女出城逃生,有些人為什麼又跑回去?
【崇禎十五年八月初四,辛丑日】
殺良冒功
崇禎十五年八月的開封城裡,如人間煉獄。
周王為了鼓勵大家奮勇殺賊,宣布:斬獲一顆首級,賞錢三千文。和前兩次開封保衛戰的賞金相比,這個價錢其實很低,奇怪的是,響應的人卻很多。
開封城一共五座城門,每座城門每天都有斬獲,少的有七、八顆首級,多的有二、三十顆首級。每天上午各門都派人帶著首級到周王府的端禮門,請求驗看獎賞。
領過賞錢之後,首級還可以賣掉,「一顆猶直銀三、四兩。」
幾天之後,周王開始懷疑,讓巡撫高名衡傳令,以後不要首級,要擒拿活賊,才有賞金。如此一來,竟然再沒有一個來請功的。原來,先前送來的首級,「皆割負麥民或出城民首也」。
《汴圍濕襟錄》中也有「殺良冒功」一條,官兵悄悄把出城挖野菜的饑民殺死,用其首級冒功。因為害怕家屬認出,會在臉上再砍幾刀,破壞形貌。「兵忍民冤,今古罕見」。
也有一些官兵,借口出城偷襲賊營,悄悄投奔農民軍,一去不返。
富人的災難
開封城裡早已經買不到糧食,但城中一些富戶手裡還有。巡撫高名衡想出一個辦法,給一些富商、官宦人家派任務,比如張三家必須買來多少石糧食,李四家多少石糧食。買不來糧食,可以拿出銀子來充數,一石糧食折成八十兩,後來升到一百二十兩。
如果他們交不出糧食或者銀子,就派官軍去追繳。官軍的手段簡單粗暴,比後來李自成在北京逼餉的手段更殘忍,「每至欠糧家,先捉幼男女,以大針數百刺其膚,號叫冤慘。」
有兩位秀才被要求交出一萬兩銀子,飽受酷刑,其中一位名叫崔應星的,在酷刑威逼之下交完了銀子,但人也被折磨死了。
其他人,要麼定額三千兩、五千兩,要麼一、二千兩,許多人死在酷刑之下,到死也沒能交夠銀子。
這是一場劫難,開封城裡的窮人卻幸免於難,因為他們早已經餓死,餓不死的也只剩一條窮命,榨不出一點點油水。
八月初五,黃推官親自到民戶家裡搜糧,並且鼓勵舉報。如果根據舉報線索搜出一石糧食,舉報者可以得到百分之三的獎賞。搜出的糧食,官府出錢購買。
初六,搜索的範圍進一步擴大,甚至包括周王府的成員。民間的搜索極為可怕,通常是幾十名飢餓的官兵一夥,帶著巡撫的令箭闖入一戶人家,掘地、拆房子,連樑柱都要破開看一看。
有的人家連搜幾天,有的人家一天之內來了六、七撥人搜索。搜到糧食,給一些銀子,糧食全部拿走,門上貼一張紙「某日搜某糧若干」。
低級的皇家宗室也都要搜一搜,只有周王府和郡王府可以倖免。八月中旬,全城基本搜遍了。到了月底,連糧糠、鹽、醬、油也被搜光了。
中秋悲歌
八月十五中秋節,巡撫高名衡大賞各軍營,一共賞銀子一萬一千三百兩。其中,總兵官麾下的各軍營,每營賞銀一千兩。巡撫麾下各軍營,每營賞銀子六百兩。其他軍營按照大小,賞銀子二三百兩不等。
總兵官陳永福也給各軍營放假,准許他們夜裡隨便歡樂鼓吹,「兵士皆坐垛口上,飲酒高歌」。
這些將士現在是開封城裡的強者,能夠主宰城中庶民的生死,他們的歌聲中一定帶著戾氣;可是,在城牆之外的百萬強敵面前,他們脆弱不堪,生死未卜,所以他們的歌聲中一定也有無限悲涼。
八月十六日,官府統計民間的牛、騾、馬、驢等大牲畜,摸清底細之後,派人直接上門,命令主人把牲畜送到城上充餉,名義上也會照價付款。然後把牲畜宰殺,發給士兵充當糧餉,一斤肉抵一升米。只用了五天,城中牲畜就給殺光了。
八月十七日,官府下令大開五門,允許城中婦女出城,自尋生路,一共放出大約三萬多婦人。表面上看,官府是給了她們一個逃生的機會,實際上卻暗藏著一個卑鄙的計謀:因為有情報說,城外的農民軍散居在窩鋪之內,李自成要嚴肅軍紀,因此下令:「窩鋪內藏匿婦女者斬」。
現在放出這麼多女人,是要利用人性的弱點,讓農民軍自相殘殺。
只是有些女人牽掛著城中的親人,出城之後不久,又帶著幾升米回到城裡來,其中的細節,想來令人嘆息。
開封城裡出現了食人的現象,「有誘而殺之者,有群捉一人殺而分食者。每擒獲一輩,輒折脛擲城下,兵民兢取食之。至八月終九月初,父食子、妻食夫、兄食弟、姻親相食,不可問矣。」
開封三圍(之二十三) 於左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