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咬我!——論尋找友情的正確打開方式-Ting故事NO.307-《誰想咬我?》

別咬我!——論尋找友情的正確打開方式-Ting故事NO.307-《誰想咬我?》

1

今天和大家分享是的故事是《誰想咬我?》。

作者是德國的卡賈·賴德爾,繪畫者是德國的扎比內·克蘇斯哈爾。

2

生活在密林深處的小鱷魚卡爾幾乎什麼都不缺,他擁有慵懶的陽光,用來幻想、打瞌睡的大把時間,還可以咯吱咯吱地大聲啃東西……

但唯一缺少的,是一個朋友。因為這個,他常常會一個人默默地掉淚。

於是老鸚鵡弗雷德告訴他,想要交朋友就得給朋友送一些小禮物,或者是一些美妙的東西。

於是小鱷魚聽了老鸚鵡的意見,先給小疣豬艾諾寫了一首詩,但是詩里卻有這麼一句話:「我好想咬你一口」。嚇得小豬轉身就跑了。

小鱷魚還以為是艾諾不喜歡自己的詩,於是他又開動腦筋為交其他的朋友做準備。

但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了小猴子、斑馬、還有河馬的身上。因為無論是小鱷魚精心排練的歌,用心製作的的蛋糕、還是費盡心力畫的畫,無一例外的都被小鱷魚卡爾註上了「我想咬你一口的標籤」。

所以,忙活了一大圈的小卡爾一個朋友也沒有交到。

正當他又孤單又寂寞的在湖裡一圈又一圈的來回遊泳時,他的身邊悄悄出現了一隻漂亮無比的小美女鱷魚。

兩隻小鱷魚彼此深深的陶醉。

正當小卡爾為接下來該採取什麼行動才能收穫這段友誼而絞盡腦汁時,他聽到了一個天籟之音:「我好想咬你一口啊。」

故事的結局皆大歡喜——兩隻小鱷魚彼此友善的互相送上了溫柔的一「咬」,而不遠處的其他小動物也終於鬆了一口氣……

3

「咬你一口」——多麼奇特又可愛的表達愛的方式!

小鱷魚卡爾明明就是一個2、3歲大的孩子么!

為什麼?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最愛咬人啊!而且他們咬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

2、3歲的孩子為什麼喜歡咬人呢?

這主要分為生理性原因和心理性原因。

生理性原因

1、口欲期

口腔在孩子發育發展過程中是一件很重要的器官。在嬰兒期他們用嘴來進食、吮吸,使心理得到滿足,同時也用嘴去感知世界。咬東西是嬰兒探索世界的行為,是無意識的。2-8個月孩子正處於口唇快感期,他們通過咬人或者咬物去探索外面的世界,獲得滿足感,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需求。美國明尼蘇達州大學公共衛生系的教授朱迪恩·加勒德博士認為:2歲以後的孩子習慣用嘴去感覺事物,這是他們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種途徑,也是他們自我放鬆的一種方式。

2、出牙期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於生理髮育的高峰期,這種快速增長的生理因素,有時會帶來生理上的不適感,如關節痛、肌肉酸等。長牙時期會因為牙齦粘膜受到刺激而發生牙痒痒的現象,於是有不少孩子由於牙癢而咬人,他們有很強的咬東西的慾望而無法得到滿足。

心理性原因

1、情感表達

美國聖地亞哥市兒童醫院的心理學家奧本·史達姆博士認為:這個年齡的寶寶咬人並無惡意。這是剛剛學步的孩子還不懂得用語言表達他們的生活感受,所以常常喜歡通過咬人這種方式來表達他們的興奮和激動。

2、語言貧乏

這個階段的孩子,其語言發育還不夠完善,但活動能力卻已經增強了很多,隨著他們活動能力的增強,活動範圍的擴大,交往的需要快速的發展起來。但是,由於言語貧乏,又不懂得如何與人交往,所以他們常常用推、拉、咬等非常手段來引起同伴的注意,以此實現交往和表達意願的目的。

3、模仿或者發泄

2歲左右的寶寶好奇心強,也有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當他們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時,會覺得很有趣,有些家長也通過「輕咬寶寶的肌膚表達親近和喜愛」,於是寶寶也會模仿著去咬人;有時,當寶寶的要求沒有被滿足,心理感到不滿時,也會通過咬人去發泄出來;此外,如果看護者忽視寶寶的安全需求,讓他一個人獨自玩耍,會導致他對新鮮、陌生環境的害怕和恐懼,咬人成為他保護自己,戰勝恐懼的惟一方式。

4

孩子喜歡咬人,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發育過程。當我們從更長遠的時間來看,幾乎所有喜歡咬人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一般是五、六歲),都不會再用咬人的方式與人交往了。咬人的習慣會隨著孩子心智成熟而消除。

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不干預孩子咬人的問題。因為畢竟「咬人」這一行為會給孩子身邊的其他人造成不便與困擾。

為了儘快緩解、解除孩子咬人的交流習慣,我們可以這樣做:

針對生理性原因的咬人:

給孩子一個可以滿足咬的需要的替代品。如毛巾之類的軟物。還可以採用讓孩子吃磨干棒、五香豆、蘭花豆和青蘋果等方式,來緩解孩子們的這一特殊時期的特殊需要。同時應多給予一些纖維較豐富的新鮮蔬菜及水果,如白菜、菠菜、蘋果、雪梨等,將這些蔬果切碎成絲或細粒狀,也是讓孩子有更多的咀嚼機會。

針對生理性原因的咬人:

1、教孩子學會使用語言。當孩子因為心理不滿而咬人時,要讓你的寶寶明白,當他生氣和不安時,有比咬人更好的表達方式。他可以說,「我不要。」如果是因為他很喜歡對方,想要和他做朋友而不知道如何表達,這時家長就要告訴他:「我很喜歡你,我們做朋友好嗎?」並且可以和寶寶一起進行演示,這樣寶寶就學會了用語言和別人交流,而不是用嘴和牙齒去和別人交流。

2、讓孩子多玩安靜的遊戲,或者儘可能保證孩子睡眠的充分。研究證明:強度刺激是引起咬人的最常見的因素之一,一個擁有安靜的睡眠,並且睡眠充足的寶寶一般較少用牙齒咬人。讓孩子玩安靜的遊戲,保證他充足的睡眠可以平靜寶寶的情緒,當他們心理有不滿時,也不至於極端地採取咬人行為。而且當寶寶出現不滿情緒時,也可以用安靜的遊戲進行轉移,讓他們可以儘快忘記剛才的不快。

3、當孩子因為模仿而咬人時,明確地告訴孩子,咬是不好的行為。如果孩子已經咬人了,一定要要先安慰咬人的孩子,然後讓他跟你一起安慰被咬的孩子,同時要向被咬的孩子和其家長道歉。

除此之外,還有一條最重要的準則:

不要因為孩子咬人而去咬他,或者打他,因為傷害一個孩子並不能幫助他學會停止傷害別人。

5

祝所有小朋友都能早日學會表達友情的正確方式,和咬人「say NO!」!

親愛的大朋友、小朋友們:

如果你們喜歡聽Every媽媽講故事,

希望大家可以動動手指將故事分享在朋友圈,

讓更多喜歡聽故事的大朋友、小朋友和我們一起度過每個美好的夜晚!

你們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謝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very媽媽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TAG:Every媽媽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