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中醫對疝氣有幾種分類,它們的表現癥狀有哪些不同
最新
01-22
傳統中醫對於很多病都有所研究和記載,比如疝氣,在中國古時候金代張子和將疝病分為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氣疝、狐疝、疝七種。以下我們介紹幾種常見的疝。
寒疝。陰囊腫硬發冷、睾丸痛引小腹,喜暖畏寒、舌苔白、脈沉遲為主證,屬寒實證。治當溫經散寒,常用椒桂湯為主方;若陰囊腫脹而冷、按之不堅、腹中切痛、痛引睾丸、形寒足冷、舌質淡、苔白、脈沉細,屬肝腎虛寒。治當溫養肝腎、散寒鎮痛,常用暖肝煎為主方。
水疝。陰囊水腫狀如水晶,或痛或癢,或陰囊潮濕、舌苔薄膩、脈弦為主證,屬濕寒證。治當化氣行水,常用五苓散為主方;若陰囊腫而痛癢、小便短少、口渴心煩、皮膚破損而出黃水、舌苔黃膩、脈弦數,則系濕邪化熱,或濕熱下注,屬濕熱證。治宜泄熱利水,常用大分清飲為主方。
氣疝。陰囊腫脹偏痛、少腹有下墜感、時緩時急、舌苔薄白、脈弦為主證。屬氣滯者,兼見小腹作脹,多因大怒而發病,治當疏肝順氣,常用天台烏葯散為主方;屬氣虛者,陰囊偏墜作痛、遇勞即發,舌邊有齒痕、苔薄、脈浮,常用補中順氣湯為主方。
狐疝。陰囊一側腫大、時上時下、如有物狀,卧則入腹、立則入囊,脹痛俱作為主證,治當疏肝通絡,常用導氣湯、蜘蛛散出入。疝。陰囊腫硬重墜、麻木不知痛癢為主證,伴見舌質紫黯、苔白膩、脈沉弦,屬痰瘀交結。
治當順氣利濕、軟堅散結,常用橘核丸為主方;夾熱者,酌加清肝瀉火之品。疝氣病預後一般良好,若熱毒壅盛而致陰囊潰爛成癰,應內外兼治,使其儘快癒合。平時注意攝生保健、增強體質,避免久居濕地,對疝氣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TAG:健康於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