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極客公園創新大會 IF2018 速記(一)

極客公園創新大會 IF2018 速記(一)

響應領導的創新號召,狗屎運通過內部渠道搞到了極客公園的創新大會三天通票。從規劃季中脫身開來,趕著最末一班航班來北京,目睹一下極客們的創新觀點。

極客開大會,和往常的各種會議相比果然要特別一些。一天的議程下來,一場接一場的分享和觀點碰撞,沒有中場休息,沒有茶歇和餐點,恰似一場馬拉松,到晚上了居然覺得腦子裡有點漲。想想公眾號也好久不更了,於是乾脆把今天聽下來一些比較有趣新奇有衝擊的觀點分享一下。

1. 科技主義:以科技追求效率,也同樣追求意義。

語出極客公園創始人兼CEO張鵬,且是其開篇Intro的核心主題,頗具極客味道的一句話。

的確,我們現在的生活,一種很強烈的感覺就是似乎處於科學與人文交叉的路口。當生活在被科技各種改造和提能的同時,社會也承擔了很多新的科技所帶來的文化、觀念、習慣的衝擊。科技如何更好服務與社會,就是在追求效率的同時,也要兼顧意義。

今天討論得比較多的一個話題是有關用戶時間爭奪的。在過去幾年有關手機和一些頭部應用迅速佔據了用戶的停留時長的概念之上,現在我們重新去審視的時候,會發現對於用戶停留和粘性的刻意追求,有時候會背道而馳。讓工具的回歸工具,生活的回歸生活。對用戶時間的「非分之想」是要不得的。

對此點贊,並深表認同。但資本和商業利益是否也這麼想就不得而知了。此話題更多有些理想化的色彩。

2. AI時代,沒有人能通過單個產品獲得勝利

語出Rokid若琪創始人祝銘明。

這位智能語音交互界網紅若琪的創始人年輕,內斂,頗有人文氣息。他的講演主題是AI時代下的人機新關係。核心論點是科技變革本質是交互的迭代。馬鐙的例子恰到好處,有點機靈地引出了語音交互的未來。

而交互的迭代,背後是機器和人融合的自然結果。Rokid今年在CES上推出了新品月石(Pebble)。Rokid的願景是要做Personal AI的極致產品,且在產品的美與靈魂上肯下狠功夫,莫名覺得很有好感。

所以你可以看出來其實我引用的這句話並不是其演講的核心。這個論斷是其在闡述人機交互的複雜性以及AI時代公司產品和業務界限漸趨模糊的時候提出的,卻不小心成為了今天上午會議的一個暗線主題。

無論是開場的百度阿波羅,京東雲,還是後面主攻人工智慧晶元領域的眼擎科技。在各自的主題演講中,大家都不約而同提到了開放和共贏。而環顧互聯網這一兩年,開放似乎也一直是一個大的主旋律。AI時代,數據無處不在,孤島終究不能成山。這個觀念值得所有創業者寫進產品價值觀。

3. 給人看的像素時代終結,給機器看的視覺時代開啟。

語出眼擎科技創始人朱繼志。

這是上午唯一有現場互動的一個講演。

在主旨演講部分,朱總花大量篇幅講述了晶元界的格局是如何被視覺科技的發展而改變,Intel和微軟CP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讓手機廠商和高通互相成就,以及他們牛逼得不行(我不太懂這行,我相信他們的確很牛逼)的視覺智能晶元即將攻佔未來的視覺晶元江山。

就在我剛以為這是又一個」不明覺厲「的領域先鋒的炫技結束即將收場的時候,他默默讓場控關掉了會場的所有燈光,當搭載眼擎科技晶元的AI攝像設備在黑暗中給出了舞台上兩位美女清晰的彩色影像的時候,這時候會場爆發的掌聲,響亮地給出了大家對這個主題的歡迎和欣賞。

當我想到未來的攝像頭是專為機器設計因為我的肉眼已經限制了它的能力的那個瞬間,衝擊還是挺大的。你說呢?

4. 出門問問的核心戰場:押注語音交互,做下一代的交互埠設備王者

出門問問創始人李志飛的演講在上午的議程中獨具一格。

在其他人高談科學主義以及AI時代的時候,他上來做了一個完整的新品發布會。核心觀點在於,智能手機的普及面臨瓶頸,下代的智能設備(尤其以語音交互主打的智能音箱)的增長卻已經遠高於手機。因此未來的交互,必然基於未來的終端。

然後畫風一轉,老李開始針對蘋果的AirPods開始進行新品發布。最後的效果非常好,現場被圈粉的我果斷去他家展台搞了兩台他們新出的TicPods。

有關下一代智能設備的趨勢分析和預判,是比較有亮點的。解答了我對這個話題的部分疑惑,且待時間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來個午休分割線吧....

5. 出行領域的爭奪,本質是對未來時空的爭奪

下午的前沿思考論壇,整體上比上午的內容要更開腦洞一些。依然是張鵬的開場,上來首先是推廣了一下北京互聯網極客圈社群」前沿社「一把。反正是一大把很牛逼的大咖都在裡面,他們經常」並聯思考「這個世界面臨的各種問題,逼哥很高。

後來開始談最近很火的時間資產。觀點認為人的時間資產分為主觀時間和客觀時間。隨著科技的進步(比如高鐵),人的主觀時間變得更加富足。因此新的科技新秀都是在通過對效率的提升,發現自己成為了新的主觀時間分配的支配者。

通過這個角度來解讀出行領域的競爭,也可以用來解讀Elon Musk的核心理念,很有趣,也很有道理。不過用戶其實更願意把科技給我們省下來的時間用來在沙發上來個葛優躺,似乎沒法從中找到解答。哈哈哈。

時間經濟學的討論過程中,李志飛還提到」整個互聯網生態,其實是一個社會生態里人們總體時間的優化函數「。人們對各種設備、應用的去向的總和,構成了一雙看不見的手,不斷地優化著社會的總時間分配。

這個觀點不錯,給創業者的啟示在於,多了一個角度,來看待現在無論是軟體、硬體還是更底層的競爭,自己所處的位置和未來可能的對手。比如美團和滴滴為什麼會突然有互相的競爭,本質就是都試圖操控用戶在」出行決策「和」生活服務決策「上的時間資產。

6. 大數據正在重塑社交

這倒不是什麼新鮮觀點。

大數據時代,我們的親密關係會被類Echo的智能機器人如何改變?人們的現實社交慾望下降和虛擬社交的提高,是否意味著未來婚姻失去意義?人的孤獨感如果能被完美的AI機器人取代,那你是直的還是彎的?

95後面動輒在社交網路中談一場持續一周的戀愛的熱情,讓我這種已經老去的80後感到有些無所適從。

7. 小米的物聯網野望,首先還是把機器當做工具

黎萬強和傅盛搞了一段對話,話題雖然還是如何去結構新時代的親密關係,但也聊到了小米在智能機器人方面的產品哲學。作為小米極致產品品質哲學的步道者,黎萬強解釋說雖然大家普遍對智能音箱都有社交類需求(後台有很多這一類的語音交互請求),但目前小愛同學的核心還是要把工具屬性的體驗做到極致。

目前小愛同學幹得最多的事情,就是開燈關燈和開電視關電視。

靠譜,沒毛病。天貓精靈也要加油啦,瞧瞧人家這產品打磨的勁兒!

8. 得到的核心產品價值觀:效率+分工+價值+演算法

羅胖下午的演講,是一整天的所有分享中,高度最高的。

過去的一年,得到似乎在互聯網人口紅利殆盡的時刻,硬是從斜刺里殺出了一條血路,沾著互聯網上半場最後一抹夕陽的霞光,迅速成為了增長怪獸。

羅胖解釋說,他們無意中踩到了一個寶礦,那就是」嚴肅內容的線上化「。

光踩中節奏還不夠,成功的原因來自於他對商業本質的思考。

一起聽的小夥伴說,我算明白羅胖的套路了,講話每三句至少出現一次」全人類「。這逼格也是沒誰了。

其他暫時想不到了。

歡迎關注公眾號啊,明天後天繼續帶來後續分享,晚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雷說 的精彩文章:

TAG:小雷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