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照鑒未來 ZOL年度卓越手機大獎十年紀

照鑒未來 ZOL年度卓越手機大獎十年紀

十年,讓iPhone從初代走到iPhone X;讓紙幣找零變成移動支付......我們有幸見證智能手機的"黃金時代",也感慨無法加速透視下個十年。與時代同步,中關村在線年度科技產品大獎評選也迎來了第十個年頭,為優秀者加冕是對手機行業一年成果的肯定,也裹挾著我們對未來一年的熱望。

2017年手機行業在產品和創新達到了全所未有的高度,並奠定下手機一個十年的形態。站在5G通信的風口,手機已經開始為續寫下個輝煌十年蓄力,而我們評選出的四款卓越手機產品將被視作未來手機市場分量最重的四種形態。榮膺2017 ZOL年度科技產品卓越大獎的27款科技產品中,華為Mate 10 Pro、vivo X20、OPPO R11s、三星蓋樂世Note 8代表了移動(通信)設備的四個新高度。

1、華為Mate10 Pro

華為Mate10 Pro是華為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款產品,根據ZOL調查數據,其商務中透著時尚感的外觀設計受到了用戶高度認可。同時,華為品牌實力在國際上不斷提升為這款產品灌輸的價值也值得稱道。創新性是這款產品的獨特亮點,包括領先的f/1.6超大光圈、秒變PC的高生產力等,尤其是獨立NPU的加持使其成為了面向未來的AI先行者。其在基礎實力提升的基礎上向未來科技推進,目光長遠,無愧於當前的「卓越」稱號。

照鑒未來 ZOL年度卓越手機大獎十年紀

2、vivo X20

vivo讓X系列機型命名從「X9s」直接跨越到「X20」,我們也看到了道理所在:兼具美學設計的全面屏、更有可靠性的結構設計、進一步完善生物識別系統的Face Wake面部識別、性能充足在《王者榮耀》表現突出的軟硬體表現,相對完善的全面屏軟體優化方案,逆光表現出色的後置雙攝,更加深度的美顏效果優化,vivo X20無愧與2017年高標準的重磅產品。

照鑒未來 ZOL年度卓越手機大獎十年紀

3、OPPO R11s

OPPO一向是優化極致、體驗為王的代表,OPPO R11s作為其2017年最主打產品,同樣在整體優化方面做到了高水平,體驗優異。就產品特質來說,星幕屏在時下流行的「全面屏」基礎上為手機添加了一絲靜謐感,拍照將多年f/1.7的超大光圈延展到了雙攝上,同時其AI美顏演算法通過深度學習能夠打造出針對不同用戶私人定製的美顏效果值得稱讚。OPPO一向善於摸准用戶需求,根據用戶需求打造體驗最優的手機,OPPO R11s便是其當前體驗優化的集大成者。

照鑒未來 ZOL年度卓越手機大獎十年紀

4、三星蓋樂世 Note8

三星蓋樂世Note 8尺寸更大的全視曲面屏、性能強悍的驍龍835移動平台、雙攝雙光學防抖、升級的S Pen,外加多種生物識別技術,宣告和穩固了三星Note8在Android手機乃至整個手機市場的高端旗艦地位,Bixby中文版的推出更是將三星在人工智慧上的野心展現的淋漓盡致。Android手機的下一個十年將由為數不多的幾個品牌開啟,三星是其中一家。

照鑒未來 ZOL年度卓越手機大獎十年紀

十年卓越看手機廠商的過去式

回望十年來的卓越手機產品,一切都在2008年生變,這一年恰逢諾基亞最後的輝煌,諾基亞E71以及隨後的E72、諾基亞N97成為塞班系統在卓越榜單最後的絕唱。iPhone 3G作為蘋果的第二款手機別列入當年的優秀產品,彼時它並不清楚它所承載的iOS將引發手機市場的滔天巨浪。同年在卓越產品上嶄露頭角的HTC Dream G1,成為首款搭載Android系統的智能手機,成為殺死諾基亞和塞班的直接「兇手」,曾經佔據智能手機市場60%的塞班系統四年後被諾基亞徹底拋棄。

一年之後iPhone 3GS藉助聯通的身份進入中國,一舉榮登2009年卓越產品榜單,至此歷代iPhone都是這份榜單上的常客。與iPhone 3GS並駕齊驅的還有當時的國產黑馬魅族M8,它的人氣甚至超越iPhone,成為網友最為關注的手機產品,也為魅族後續轉型做手機攢了一波厚重情懷。

雖然晚來了兩年,摩托羅拉也終於迎來了自己最輝煌的時刻,Moto XT800和里程碑3奠定了它在Android陣營的高端地位。不過2010年的一個變數悄然種下格局洗牌的種子,這就是至今站在旗艦機頂峰的三星蓋樂世S系列的第一部。Moto和三星在當時的影響力不分伯仲,不過在2011年被谷歌收購之後,Moto的高端市場逐漸被三星取代,一代梟雄正式登場。

2012年蘋果iPhone被三星逼迫換上了大屏,但比同年發布的5.5英寸三星 GALAXY Note II,4英寸屏幕依然有些令消費者遺憾,這也是為什麼當iPhone 6 Plus發布之後,蘋果在中國市場才真正迎來了爆發期。

2013年憑藉4100萬像素的Lumia 1020,諾基亞小回魂了一次,PureView攝像頭還加入了6塊蔡司光學鏡頭同時支持光學防抖,拍照在當時iPhone也要臣服。但諾基亞依然敗在了生態上,畢竟用戶當時最激烈的討論是諾基亞是否會用Android,同年諾基亞手機業務被微軟收購,令人不勝唏噓。

2014年那些誕生於互聯網的手機品牌已經開始暫露頭角,榮耀、努比亞、魅族、小米已經完成了口碑和產品的蛻變,就連倒閉了的大可樂當時也已經創業兩年,除去三星蘋果之外的韓系日系美系品牌已經式微,國產崛起的言論甚囂塵上。

這一年運營商開始縮減百億手機終端補貼,成為了很多依賴補貼而擴展市場份額的手機製造商的災難,小米帶頭的互聯網營銷方式唬住了這群急需尋找門路的廠商,不去線上就要死的言論亂了很多品牌的陣腳。這給了深耕線下公開渠道十年如一日的vivo、OPPO贏得更多崛起的機會。諷刺的是兩年之後同樣是這群品牌又開始效仿OV開專賣店,將線下渠道作為救命稻草。

同樣在2014年,一匹黑馬誕生市場一機難求,這就是引導華為手機轉折性勝利的華為Mate 7,爆紅後的華為Mate系列勢不可擋,帶動華為品牌矩陣集體上揚,Mate 8順勢登上2015年年度卓越的寶座,與三星蓋樂世和iPhone平起平坐。以Mate 9、Mate 10為代表的機型更是在隨後兩年讓華為終端品牌勢不可擋,登頂國產手機的頭把交椅。

2017年在高端旗艦市場,華為與三星、iPhone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並與vivo、OPPO攫取了手機70%的市場份額。有人不解,不妨換套思路,華為為了海思麒麟處理器的研發,可以忍受連續十年的虧損,而vivo、OPPO也堅持深耕線下市場十數年,或許正是這份專註讓他們在暗中積蓄力量,並得以在2017年爆發。

手機2018:一場寒冬不可避免

短短十年,手機市場卻上演了一場百年三國英雄殺,一代梟雄沒落又一代新勢力崛起,瞬息萬變的戰局讓人無法喘息。站在2018年的路口,手機群雄逐鹿已然成為三國殺。

寒冬很可能是2018年手機市場的真實寫照,經歷了一輪消費升級,用戶換機時長已經被拉長至22個月,被期待迎來換機潮的全面屏變成一地雞毛。AI和5G成為手機行業破局當下創新乏力、實現銷量重啟的兩大法器,但至少要挨過兩年時間。

照鑒未來 ZOL年度卓越手機大獎十年紀

2017年技術炒作周期曲線(圖片引自Gartner)

Gartner 2017年推出的技術炒作周期曲線,人工智慧正處於炒作的高峰期,有望在2到5年內達到技術成熟。這也就意味著主打人工智慧的各種手機,技術仍然處於很初級的階段,僅僅能夠用於拍照分析、圖形記憶的進化,很難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慧,廠商如何在拍照、性能的基礎上將手中僅有的料玩出花,在兩年的空窗期內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5G來說,則更是處於技術的萌芽期,5G的商用時間表很明確,就是2020年,部分標準也剛剛凍結,真正讓用戶體驗到5G技術則仍有一段時日,畢竟廠商炒作了這麼長時間也沒有拿出任何對消費者有用的乾貨。

回過頭來,手機廠商想要在2018年多端不利的情況下保證銷量和增長,並不樂觀。算一算手機市場已經三年沒有出現黑馬,當大家都厭倦了同質化的戲份,新的梟雄打破這個沉悶的局面,這也說不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