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所說的職業選手,在跑步圈卻很容易被碾壓
這是老虎堅持100天寫作計劃的第 18 天
韓寒前兩天寫了一篇文章《想虐潘曉婷的那個晚上,我一直在開球》,用自己的經歷講述了民間高手和職業選手之間巨大的差別。他足球踢得不錯,自封「金山齊達內」,結果被五年級的校隊學生虐得體無完膚,20分鐘被灌了將近20個球;他撞球打得不錯,人稱「賽車場丁俊暉」,結果和潘曉婷叫板的那個晚上,一直在開球。韓寒不禁感嘆,我對那種力量,曾經一無所知。
怪只怪,韓寒選錯了挑戰的對象,如果在馬拉松圈,以他天生的長跑素養,民間高手打敗職業運動員還是有勝算的機會。
因為在跑步圈,業餘高手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勢搶佔頒獎台的高地。
就拿最近幾年一直活躍在馬拉松賽場的李少壯來說,因為速度快,擅長半馬,被跑友稱之為「半馬王子」,他基本每個月會參加兩場比賽,全馬成績2小時20分左右,各大馬拉松的領獎台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一個靠跑步賺取生活費的牛人,一個最專業的業餘選手。
日本的川內優輝同樣也是業餘中的佼佼者,全馬成績2小時10分,這樣的成績已經是世界冠軍級水準,許多專業運動員都望塵莫及。而翻看他的履歷,卻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本職工作是公務員,每次參賽都是自己掏腰包,比賽中從不吝惜自己的身體,必須耗盡最後一絲力量才肯罷休,跑友們封之為「拚命三郎」,拼到什麼程度呢?癱軟暈倒在馬拉松的終點是家常便飯。
業餘高手碾壓專業選手也並不是件輕鬆的事,除了與生俱來的運動能力,還要看後天的努力程度。
不論是中國的李少壯還是日本的川內優輝,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刻苦的訓練。李少壯每天早上20公里,有時候下午做一個短距離的速度練習,每兩周參加一次比賽,以賽代練;川內優輝每個月600公里跑量,每周都要做兩次高強度訓練,高強度的定義是力竭,每個月至少一場比賽。
有人說,他們倆個也算是天生奇才,又離不開刻苦訓練,常人還是很難企及呀。
也不盡然,馬拉松比賽與其它體育競技項目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職業選手和業餘選手可以同台競技,這就給廣大跑步愛好者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檢驗機會,一場馬拉松,PB(最好成績)還是PB(跑崩),跟平時的訓練有很大的關係。
馬拉松還會按照小時劃分出不同的等級,500、400、300,每一個普通跑者都有自己的小目標,波士頓馬拉松有BQ(指根據年齡對應的全馬成績劃分的參賽門檻),跑者們為了達到那條線持續訓練,一旦達成所願就會手舞足蹈,就像中了頭彩。在這些目標的驅使下,業餘跑者正趨於專業化。
2017年的北京馬拉松,進入4小時的中國選手數量達到了9018人,其中男選手8362人,女選手656人,進入3小時的中國選手,男選手有322人,女選手9人。這個數字在三年前還是寥寥無幾,直接反映出中國跑友的整體水平進入大爆發階段。
就算暫時沒有實力完成馬拉松,跑步也有貼心的5公里測試,根據不同的成績可以分為世界紀錄、國家健將、一二三級運動員,還有跑友自己設置的膜拜級、高手級、入門級等等。
每個跑友都可以在這項運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繼而向下一個目標發起衝刺。跑步這項運動的好處還在於,每一次訓練都是真實的反應,認真對待和敷衍了事,馬拉松賽場就會給你不同的體驗。
而這些,在其它體育項目中卻很少有如此明確的劃分,大家在一個領域確定不了自己的位置,一旦自我感覺良好,就想去踢踢館子砸砸場,自然被職業玩家收拾得一敗塗地。
在跑步圈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職業運動一旦退役,訓練就會減少,水平也會下滑,這正是業餘選手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
尤記得,2015年的廈門馬拉松,孫英傑也參加了那場比賽,她創造的中國女子馬拉松最好成績2小時19分39秒,至今無人打破,退役之後她創立了孫英傑長跑俱樂部,指導大家科學快樂地跑步。
那一天,我在30公里處追上了她,拿出手機和她合影,她笑著問我,老虎,你是不是準備回去炫耀,今天把我給超了?我哈哈一笑表示認可,然後留給她一個業餘跑者的背影。
這是馬拉松運動給業餘選手最大的驚喜。
我是老虎,兩個孩子的爸爸,自由職業者。堅持100天跑步,堅持100天連續寫作,堅持健身一年,自律讓一切自由。我一直在行動,願和你一起成長。
TAG: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