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立身立德立言曾國藩警世名言

立身立德立言曾國藩警世名言

辦大事者以多多選替手為第一義,滿意之選不可得,姑節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吾謂讀書不求強記,此亦養身之道。凡求強記之者,尚有好名心橫亘於方寸,故愈不能記。若全無名心,記亦可,不記亦可,此心寬然無累,反覺安舒,或反能記一二處,亦未可知

弟意以發舒而生機乃旺,余意以收嗇而生機乃厚。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開月未圓七字,以為借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於此

從前施情於我者,或數百,或數千,皆釣餌也。

以明有所專主也,凡事皆貴專,求師不專,則受益也不入,求友不專,則博愛而不親,心有所專宗,而博觀他塗以擴其只,亦無不可,無所專宗,而見異思遷,此眩彼奪,則大不可,

古文詩賦四六,無所不作,行之有常,將來百川分流,同歸於海,則通一藝,即通眾藝,通於藝,即通於道,

凡仁心之發,必一鼓作氣,盡吾力之所能為,稍有轉念,則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則計較多而出納吝矣,私心生則好惡偏而輕重乘矣

以為持盈保泰之道,舊債盡清,則好處太全,恐盈極生虧,留債不清,則好中不足,亦處樂之法也 ,而知人不可無缺陷也,日中則昃,月盈則虧,天有孤虛,地閥東南,未有常全而不闕者,剝也者,復之機也,君子以為可喜也!也者(左女右後),之漸也,君子以為可危也!是故既吉矣川!由吝以趨於凶,既凶矣,則由悔以趨于吉,君子但知有悔耳,悔者,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小人則時時求全,全者既得,而吝與凶隨之矣,眾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豈若是不公平?

以祖宗累世之厚德,使我一人食此隆報,享此榮名,寸心兢兢,且愧且慎。

曰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身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作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

天地間惟謙謹是載福之道。驕則滿,滿則傾矣。凡動口動筆,厭人之俗,嫌人之鄙,議人之短,發人之覆,皆驕也。無論所指未必果當,即使一一切當已為天道所不許。

欲去驕字,總以不輕非笑人為第一義,欲去惰字,總以不晏起為第一義。

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佚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大約有八字訣,其四字即上年所稱書蔬魚豬也。又四字則曰早掃考寶。早者,起早也。掃者,掃屋也。考者,祖先祭祀,敬奉顯考王考曾祖考,言考而妣可該也。寶者,親族鄰里,時時周旋,賀喜弔喪,問疾濟急。

書蔬魚豬,一家之生氣,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氣。勤者,生動之氣,儉者,收斂之氣,有此二字,家運斷無不興之理,然禍福由天主之,善惡由人主之,由天主者,無可如何,只得聽之。由人主者,盡得一分算一分,沙得一日算一日。

我有美名,則人必有受不美之名者,相形之際,蓋難為情;兄惟謹慎謙虛,時時省惕而已,

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若全無一分,無有不敗,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不和未有不敗者,

兄弟和,雖窮氓不戶必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

曾以為學四事勉兒輩:一曰看生書宜求速,不多讀則太陋。一曰溫舊書宜求熟,不背誦則易忘。一曰習字宜有恆,不善寫則如身之無衣,山之無木。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則如人之啞不能言,馬之肢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蓋閱歷一生深知之,深悔之者,今亦望家中諸侄力行之。

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恆為主,

人苟能自立志,則聖賢毫傑,何事不可為?何必藉助於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為孔孟,則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學,人誰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則雖日與堯舜禹湯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與於我哉?

若愧奮直前,有破釜沉舟之志,則遠遊不負。若徒悠忽因愣,則近處盡可度活,何必遠行百里外哉?

於孝悌兩字上,盡一分,便是一分學,盡十分,便是十分學,今人讀書皆為科名起見,於孝悌聳紀之大,反似與書不相關。殊不知書上所載的,作工時所代聖賢的,無非要明白這個道理。若果事事做得,即筆下說不出何妨;若事事不能做,並有虧於倫紀之大,即文章說得好,亦只算個名教中之罪人。

附課程表

一、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俱,無事時心在腔子里,應事時專一不雜。

二、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一會,體驗靜極生陽來複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鎖。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後勿沾戀。

四、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都是徇外為人。

五、讀史、廿三史每日讀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六、寫日記、須端諧,凡日問過惡,身過,心過,口過,皆己出,終身不間斷。

七、日知其所亡、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分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

八、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之金寡,氣之盛否。

九、謹言、刻刻留心。

十、養氣、無不可對人言之事,氣藏丹田。

十一、保身、謹遵大人手諭,節慾,節勞,節飲食。

十二、作字、早飯後作字,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功課。

十三、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

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敢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也。

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然吾未見業果精而終不得食者也,農果力耕,雖有饑饉,必有豐年;商果積貨,雖有雍滯,必有通時;士果能精其業,安見其終不得科名哉?即終不得科名,又豈無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則特患業之不精耳。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曰專而已矣。諺曰:「藝多不養身,謂不專也。」吾掘井多而無泉可飲,不專之咎也!

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講求乎誠正修齊之道,以圖無忝所生,一者修業之事,操習乎記誦詞章之術,以圖自衛其身。

用功譬若掘井,與春多掘數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襯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予思朱子言:「為學壁如熬肉,先須用猛火煮,然後用漫火溫。」

大約以能立能達為體,以不怨不尤為用。立者,發奮自強,站得住也。達者,辦事圓融,行得通也。

故吾輩在自修處求強則可,在勝人處求強則不可。若專在勝人處求強,其能強到底與否,尚未可知,即使終身強橫安穩,亦君子所不屑道也。

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時之官爵,而恃長遠之家規,不恃一二人之驟發,而恃大眾之維持。

養身之法,約有一事:一曰眠食有恆。二曰懲忿,三曰節慾,四曰每夜臨睡洗腳,五曰每日兩飯後,各行三千步。懲忿即余篇中所謂養生以少惱怒為本也。

即為聖賢者,亦各有自立自強之道,故能獨立不俱,確乎不拔

近來見得天地之道,剛柔互用,不用偏廢,太柔則靡,太剛則折,剛非暴戾之謂也,強矯而已。柔非卑弱之謂也,謙退而已。趨事赴公,則當強矯,爭名逐利,則當謙退,開創家業,則當強矯,守成安樂,則當謙退。出與人物應接,則當強矯,入與妻即享受,則當謙退

余以名位太隆,常恐祖宗留始之福,自我一人享盡,故將勞謙廉三字,時時自惕,

日中則昃,月盈則虧,吾家亦盈時矣。管子云:「斗斜滿則人概之,人滿則天概之。」余謂天概之無形,仍假手於人以概之。霍氏盈滿,魏相概之,宣帝概之。諸葛恪盈滿,孫峻概之,吳主概之。待他人之來概而後悔之,則已晚矣。吾家方豐盈之際,不待天之來概,人之來概,吾與諸弟當設法先自概之,自概之道云何?亦不外清慎勤三字而已。吾近將清字改為廉字,慎字改為謙字,勤字改為勞字,尢為明淺,確有可下手之處。

弟謂雪聲色懼厲,凡目能見千里而不能自見其睫,聲音笑貌之拒人,每苦於不自見,若不自知。

凡畏人不敢妄議論者,謹慎者也。凡好譏評人短者,驕傲者也

巨室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長傲、多言二弊,歷觀前世卿大夫興衰,及近日官場所以致禍福之由,未嘗不視此二者為樞機,故願與諸弟共相鑒誡

身體雖弱,卻不宜過於愛惜。精神愈用則愈出,陽氣愈提則愈盛。每日作事愈多,則夜間臨睡愈快活。若存一愛惜精神的意思,將前將卻,奄奄無氣,決難成事

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往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之理,自然隨之

吾人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進德,則孝弟仁義是也;修業,則詩文作字是也。

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則我之尺也,得寸則我之寸也。今日進一分德,便算積了一升谷;

明日修一分業,又算餘了一文錢;德業並增,則家私日起。至於功名富貴,悉由命走,絲毫不能自主。

且苟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苟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凈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

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大抵人常懷愧對之意,便是載福之器,入德之門。如覺天之待我過厚,我愧對天,君之待我過優,我愧對君,父母待我過慈,我愧對父母,兄弟待我過愛,我愧對兄弟,朋友之待我過重,我愧對朋友。便處處皆有善氣相逢。如自覺我已無愧無作,但覺他人待我太薄,天待我太嗇,則處處皆有戾氣相逢,德以滿而損,福以驕而減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昔我往矣 的精彩文章:

TAG:昔我往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