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綜藝節目出彩:靠明星刷臉?還是靠創意吸睛?

綜藝節目出彩:靠明星刷臉?還是靠創意吸睛?

一檔綜藝節目《演員的誕生》從去年年末火到今年,而今年年初開播的《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同樣掀起收視熱潮。一個是明星雲集,一個是極度燒腦,一星一素,可以說代表了綜藝節目的兩種類型。綜藝節目出彩,到底是靠明星刷臉還是靠創意吸睛?大家有不同的看法。

與其看明星耍寶 不如看百姓逞強

從前真的是追著明星看節目,理由很簡單,上年紀的老明星名氣大,熟悉;年紀輕些的明星皆是帥男靚女,養眼。以往看看《藝術人生》,還能從明星的藝術生涯中汲取營養,感受到勵志以及正能量。然而,如今,像《藝術人生》這樣的節目,已經被淹沒在各種各樣的明星娛樂、明星綜藝、明星秀場、明星選拔等等的節目中了。觀眾看到的無非就是一群包裝光鮮的藝人利用某個節目的資源在自娛自樂罷了。

相反,與這些節目相抗衡的,便是越來越火熱,人氣也越來越旺的各種百姓達人的展示節目——《一站到底》《最強大腦》《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挑戰不可能》《BTV狀元榜》等等。通過這樣的節目,我們結識了一個又一個在某個領域超級強悍的達人,領略著他們的風采,甚至覺得他們的氣場遠遠地將一些明星藝人甩出了幾條街。

而這些具有創意和創造力的節目,讓我們看不到那些明星綜藝節目中的惡搞、整蠱、無厘頭,以及以此換來觀眾毫無思想的吃吃傻笑,更不要說明星綜藝節目時不時就爆出的負面新聞。與之相對照,這些百姓達人就在我們的身邊,也許就是自己的同事,也許就是自己孩子的同學……總之,你不覺得他們的面孔有距離感,倒是這樣的節目播出後,讓我們感到了極大的震撼——中華文化有著如此悠久的歷史與深厚的積澱,而我們身邊竟然有如此的能人可以將這些優秀的文化融匯於心胸之中,綻放於眾人之前。這才是電視節目寓教於樂的精髓,這才是電視應該多多關注的內容。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告別明星綜藝節目而轉向百姓綜藝節目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現在有些明星忒不靠譜,身為公眾人物,卻無法成為我們生活中所說的好榜樣。所以,明星們的公信力在下降,與其看他們自娛自樂,不如把時間和精力轉向這些百姓綜藝節目上,最起碼,我們看到的全都是真本領真東西。(大雄/文)

創意不夠 明星來湊

細數近年來國內高人氣的綜藝節目,例如《我是歌手》《奔跑吧》《嚮往的生活》《中餐廳》《中國好聲音》等,要麼就是從國外購買版權,要麼就是合作拍攝,有的甚至乾脆抄襲。

中國地大物博,擁有幾千年的精神文明,我相信我們缺乏的絕不是創意,而是勇氣。大部分節目組寧願花重金請明星,而不是搞創新。畢竟原創有風險,電視台和投資人都十分謹慎。借鑒國外成功的案例,再藉助國內明星的流量人氣,節目成功的概率便可以大大增加。

面對缺乏創意的綜藝節目,甚至大量同質化的真人秀,最後比拼的只能是明星臉。打開電視機,隨便找一款綜藝節目,都會發現或熟悉或稍顯臉生的大小明星在眼前晃動。眼下似乎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則」:一檔綜藝節目,除了依靠其優質的原創內容,還離不開明星們的助陣發力。這些大牌明星不僅自帶流量,還會吸引更多贊助商。節目有了他們,話題和熱搜就不用愁了,只等待粉絲效應慢慢發酵。他們讀書演講也好,參與遊戲也罷,甚至假裝戀愛都成,反正只要做跟自己的作品不相關的事兒,觀眾都十分感興趣,收視率一定節節攀升。

有媒體報道稱,時下一部熱門綜藝的製作費用,明星可能要拿走五分之四,甚至更多。雖然不少製作方叫苦連天,可市場決定資本,資本哄抬明星。金主爸爸只認明星,只要你請得來人,人家就給得起錢,如此只能進入惡性循環。當然,相信今後隨著全明星綜藝退出黃金檔,原創文化類節目或將成為爆款。(白鴿/文)

明星、創意兩手都要抓

綜藝節目到底是靠明星還是靠創意,這應該是電視人一直在探討的問題。從早期的《快樂大本營》《歡樂總動員》到如今的《演員的誕生》,明星一直是綜藝節目的王牌。而《星光大道》《非誠勿擾》《最強大腦》等綜藝節目的走紅,讓人們發現創意好,素人當主角同樣不愁收視率。其實,一檔優秀的綜藝節目,是明星和創意的完美結合。

同樣是音樂節目,《中國新歌聲》不僅有著個性鮮明的明星導師,更有著「盲選」這一新穎的選秀形式,所以才在眾多音樂綜藝中脫穎而出,紅遍全國。同樣是明星比拼,《演員的誕生》讓演員重現影視劇經典片段,以演技贏得與明星導師零距離切磋的機會。這檔節目的火爆,靠的是明星,同樣也靠創意。從創意研發到開錄,導演吳彤率領團隊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反覆推敲和打磨,並請來國內頂尖的演技訓練導師劉天池團隊,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開辦演員訓練營,僅劇本內容就準備了近四萬多字。正是這種與眾不同的角度與明星們爆發的演技讓它受到觀眾的熱捧。反之,如果僅靠明星刷臉,觀眾不一定買賬。比如,號稱娛樂圈一半明星加盟的《全員加速中》,播出反響就不如人意。

再說說《最強大腦》,腦力大比拼是節目的最大看點,一道道燒腦題錯綜複雜,有些甚至看都看不懂,但是絲毫不影響觀眾的熱情,這樣的節目是智慧與勇氣的碰撞,知識的魅力和競技的懸念讓這檔學霸雲集的節目在眾多明星臉里一枝獨秀。從另一個角度看,節目中的選手們未必不是明星,領銜顏值腦力代表團的何猷君,被網友稱為「粉色小哥哥」的劉星圖,來自伯克利音樂學院的「文藝小姐姐」葛佳慧,32歲的最老選手陳源……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吸引了眾多粉絲,他們已經因為這檔節目成為了「明星」。

所以說,明星與創意並不矛盾,對於綜藝節目同樣重要。作為製作方,要多動腦筋多用心,才能打造出觀眾愛看的好節目。(程戈/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廣播電視報社 的精彩文章:

不一樣的《紅薔薇》

TAG:北京廣播電視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