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侵華大學南遷,為什麼唯有這所大學能堅守北京?

日軍侵華大學南遷,為什麼唯有這所大學能堅守北京?

選自:大揭秘

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變,標誌著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抗日戰爭爆發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先遷至湖南長沙,組成長沙臨時大學,同年10月25日開學。1938年4月又西遷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司徒雷登也將面臨燕京大學是搬還是不搬的抉擇。

長沙臨時大學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下面的這些明信片,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發行的燕京大學校園風光明信片。從中可以看出,亭台樓閣,波光粼粼,美不勝收。它是司徒雷登各方奔走,不辭辛苦,花了十幾年時間建立起來的,這裡面包含了他大半生的心血。

如果跟著搬遷,這所學校經過戰爭的踐踏可能會蕩然無存了。可是不搬的話,師生們都面臨著戰火的威脅甚至生命危險。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決定,不搬!

司徒雷登與燕京大學教授們

1937年「蘆溝橋事變」後不久,日軍佔領北平,北大清華等地處北平的國立大學相繼遷往大後方,校園淪為日軍兵營。鑒於當時美國是中立國, 日軍不會輕易地干預美國的教會學校, 司徒雷登決定留在原地辦學, 為日佔區的青年提供求學機會。在美國外交官的干涉下,日軍也不得隨意闖入校園。再加上以司徒雷登校長為首的校方的同情和支持,一時間,燕大的反日愛國運動蓬勃開展,中共地下黨領導的抗日活動也空前活躍起來。

在這期間, 司徒雷登千方百計保護參與抗日活動的學生。他多次借口美國人開辦的學校享有治外法權,拒絕日軍進入校園內搜捕。1939 年元旦,幾名燕大學生計劃刺殺漢奸周作人,最後行動失敗。司徒雷登知道後,出面保護他們,躲過了日偽當局的抓捕。

周作人

這段時間,抗日刊物以及各種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刊物依然在燕京大學裡正常地得以出版,燕京大學成為中國淪陷區里惟一的自由綠洲。由於司徒雷登這種兼容並包的胸懷,在那段風雨如晦的歲月中,抗日救亡的呼喊得以在這個由美國人創辦的教會大學中發出了時代的最強音。

未名湖西南方向,有一個毫不起眼的土丘。丘上有條石塊砌出的小道,一端延伸到未名湖畔,另一端斜斜地指向土坡上一座半埋著的水泥小屋。這座小屋,原不過是污水井的入口,並無什麼稀罕之處。然而一旁卻靜靜地矗立著石碑一座,上面寫著:抗日戰爭聯絡點。

這個地方原來是燕京大學第一號自動化污水井。1938年秋至1941年前後,中共地下黨曾秘密的用此處為聯絡點,並在此傳遞平津與抗日根據地的文件、情報、宣傳品以及軍用器材等,「抗日戰爭聯絡點」,幾個平淡無奇的字句道出的,卻是一段何等驚心動魄的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1934年北大中文系課表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