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變身」那些事
[伏地魔:傳人的起源]是[哈利波特]粉絲眾籌拍攝的非營利前傳電影,小編對影片最後一幕印象極其深刻。
▲格蘭芬多傳人格麗莎經過吐真劑等一系列檢查,最後竟然搖身一變成為伏地魔的場景,真是既酷炫又出人意料
魔法世界裡的」變身「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但它卻不是[哈利波特]系列的專屬。
說起變身,大家肯定最先想起美猴王孫悟空。
▲[西遊記]里孫大聖七十二般變化傍身,上天入地,降妖除魔
熟悉希臘神話的也會想起眾神之王宙斯。
▲宙斯為了約炮變身為天鵝接近斯巴達王后麗達,變身為雄鷹擄走美少年伽倪墨得斯
影迷們則應該會想起電影里那些令人錯愕的復仇場景。
▲[變臉]里警匪互變
▲[權力的遊戲]第七季艾莉亞變身瓦德佛雷
▲[吾棲之膚]里外科醫生將強姦犯變身為女人
但從古至今的「變身」還有很多方式,也有很多原因。
我欲為人
西方最早的變身,要屬《聖經·創世紀》中的亞當夏娃了。
《創世紀》第二章記載: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
▲米開朗基羅壁畫《創造亞當》
上帝怕亞當一個人孤獨,於是取了他一根肋骨,創造了一個女人,叫夏娃。
這一變,為新紀元。
東方佛教六道中,畜生冥頑愚痴,餓鬼苦盛樂微,地獄苦受無邊,天人有樂無苦,修羅道慢心熾盛。
只有人道,苦樂皆受,五毒皆現,所以更容易生出離心,菩提心。
▲六道輪迴圖
我國東北流傳的出馬仙,就是「胡黃蟒常」這些動物,為了躲避雷劫、加速修鍊,而附體人身,濟世渡人。
這一變,為修道。
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和《畫皮》,經過人們一代代演繹,蟒與狐狸不願忍受千百年的孤獨,變身為人一嘗七情六慾。
▲電影[青蛇]與[畫皮2]
這一變,為渴望愛。
萬物皆有靈,但人身最難得,且珍惜。
人我不分
變身為另外一個人,為了滿足那窺探欲。
▲戈達爾在他的影片[輕蔑]開頭,借安德烈·巴贊之口,說了「電影為人類的慾望提供了身體」這句話
他是在表達,電影提供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去窺探他人的生活。
安迪沃霍爾在1963年拍攝了John Giorno睡覺,8個小時,片名[沉睡]。
▲老友Nicky Haslam在紀錄片[現代藝術大師]中說安迪是個「徹頭徹尾的偷窺狂」
偷窺欲,一種說法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在種種社會道德的約束下被制約和壓抑,得不到滿足而造成的。
▲李安[喜宴]里對中國人性壓抑的表述
還有一種說法,偷窺是安全感缺失的體現。偷窺可以帶給偷窺者強烈的「控制感」,使他們找回安全感與自信心。
[驚魂記]中諾曼貝茲房間里的小孔,就是用來偷窺隔壁房客的一舉一動的。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導論》中說,人們的這種窺探欲來自於童年時期對自己身世和來歷的好奇。
在電影[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里,約翰庫薩克無意中發現一個神秘通道,可以使他進入明星馬爾科維奇的身體,成為馬爾科維奇。
▲[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
約翰立刻愛上了這種窺探,變得欲罷不能,並且有很多人同他有一樣的感受。
▲[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里排隊等待變身為馬爾科維奇的人們
這種「變身」,滿足了他所有的偷窺欲,以及由偷窺產生的控制感。
▲當僅僅是偷窺已經不能滿足約翰時,他便開始施控,成為了馬爾科維奇
「變身」是約翰壓抑生活中的一個發泄點,能讓他掌控原來幾近失控的人生,哪怕這個人生,是別人的人生。
變身為另外一人,只因內心深處的嫉妒。
《現代心理學全書》中嫉妒的定義是:嫉妒是一種比較複雜的心理,它包括有自卑、恐懼、悲哀、猜疑、羞恥、消沉、敵意、怨恨、報復等一系列不愉快的情緒。
而弗洛伊德相信,嫉妒源於和俄狄浦斯衝動(戀母)與伊萊克特拉情結(戀父)相聯繫的童年事件之中。
生活中,嫉妒往往是和自卑情緒聯繫在一起的。
[天才瑞普利]里的湯姆是一個到處打雜維持生活的「nobady」。
▲湯姆和皮特的對話可以看出湯姆的極度自卑
▲湯姆嫉妒富二代迪克的一切,當迪克厭倦他並說出刺痛他自卑點的話時,湯姆噴發出的嫉妒感使他殺了迪克並取代了他的生活
湯姆「變身」為迪克,享受著迪克的金錢與地位。
▲當他把過去「不堪」的自己和生活鎖起來的時候,就已經被自卑感深深籠罩
他深陷這種「變身」中,相信自己就是迪克,也應該過迪克的生活,這是他被自己近乎變態的嫉妒心所吞噬了。
想起但丁的《神曲》中寫到,人類七宗罪,第二罪就是嫉妒。
陰差陽錯
有些變身,是因為上帝開的玩笑,弄錯了陰陽。
埃納爾·韋格納是是20世紀30年代紅極一時的丹麥畫家,也是世界首名變性人。
▲埃納爾·韋格納本人,又名伊恩娜·維金娜
他在一次假扮女模特時意外發現了自己女性的一面,最後他通過變性手術恢復了他心理上的「女兒身」,變身為女性。
▲[丹麥女孩]就是改編自這位首例變性人的故事
▲[黑客帝國]系列的導演,由沃卓斯基兄弟,變身為沃卓斯基姐弟,最後變為沃卓斯基姐妹
「我選擇改變自己的外表,是因為希望它更加貼近我的內心。」拉里卓沃斯基在HRC Visibility Award演講時說。
▲舞蹈家金星在28歲由男到女的那次「變身」,在她自己看來,是重生,是終於生對了模樣
為了彌補老天爺的失誤,這些身心錯位的人,往往窮其一生「變身」歸位,無非是想做一回真正的自己。
探尋本真
當一個人所做的所有事情都不是從一個有獨立意志的個體出發的,而是以社會性為目的時,「個體的我」就會不斷被侵蝕、壓抑,直到變形。
於是一個叫卡夫卡的奧地利人,寫了篇小說將人變成了甲蟲。
▲卡夫卡與《變形記》
▲倘若沒有對自我的尋找,人生便沒有了意義,淪為甲蟲(《變形記》漫畫)
哲學有終極三問,第一問就是「我是誰?」,這是對生的意義的追問,是在思考人存在世界的價值。
▲[不朽的園丁]最後,賈斯汀與妻子天人永隔,但也在此時,兩人的精神卻從未如此接近
▲這一刻,他完成了對自我的尋找。坐在妻子死去的地方,賈斯汀已然變身([不朽的園丁])
[荒野生存]中的亞歷山大,從小便厭惡社會的虛偽與醜惡,一向傾心荒野的他在回歸自然獨處流浪後,在被困的阿拉斯加舊巴士里寫下了臨終遺言:只有分享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
▲那一刻,眼淚滴下,變身完成。朝悟道,夕死則矣([荒野生存])
▲[搏擊俱樂部]里愛德華諾頓由最初的膽小、沒有存在感到最後蛻變為性格完全相反的泰勒德頓,道路雖曲折,但他終於找到了自我
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相信每個人都得找些意義、有些自我,才不會讓我們的生活顯得如此狼狽。
變身的方式很多樣,原因也有很多,希望我們都不被自己的慾望所吞噬,「變身」只為成為真正的自我。
TAG:看電影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