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光武帝光復漢室後,剛有起色的漢室王朝又是怎樣急走下坡路的呢?

漢光武帝光復漢室後,剛有起色的漢室王朝又是怎樣急走下坡路的呢?

東漢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走向衰敗的?主要是東漢王朝出現了外戚與宦官交替掌控政權之局面。這種局面的出現,與東漢初的加強皇權措施有關。光武帝為有效處理日漸繁重的國家事務,極力抬高尚書台的地位。皇帝選擇親信的三公或其他大臣主持尚書台事務,皇宮內原先曾由士人擔任的某些官職,也專由宦官擔任,以便皇帝直接控制,隨心指使。權力的高度集中,導致在政治衰亂時代,少數人可以挾持皇帝,專擅朝政。而且,和帝以下諸帝,多童年即位,故多母后臨朝,外戚藉此掌權用事:即位皇帝大多年幼,外戚集團借易於接近皇帝之機,利用皇帝年幼軟弱,掌握朝中大權;宦官則利用皇帝逐漸成年,擺脫外戚、亟欲親政的心理,合謀剷除外戚勢力,取而代之。外戚、宦官輪番執政,排斥異己,為掌控權力而激烈爭鬥,使得漢王朝的政治關係愈發複雜、統治也愈發黑暗。在外戚、宦官的反覆爭鬥中,外戚較多的得到官僚與士大夫的支持,宦官則是他們所不齒的微賤之人。

漢和帝

章和二年,章帝去世,和帝即位,時年10歲,竇太后臨朝。她以竇憲為侍中,內幹機密,出宣誥命,掌握朝中實權。從竇憲執掌朝政時起,竇氏成員紛居高位,地位顯赫,他們飛揚跋扈,為非作歹;許多地方刺史、守令也多出自其門下。竇氏擅權,朝臣震懾,望風承旨。竇氏驕縱,其奴僕仗勢欺人,乃至殺人劫掠,無惡不作,橫行京師,以致商賈閉市,如避寇讎。地方官懼怕貶黜,也不敢制止舉報。和帝居於深宮之中,與內外臣僚隔絕,可依靠的只有貼身宦官。永元四年,出擊匈奴有功而受封的鄧疊兄弟,與竇憲的女婿郭舉相互勾結,圖謀殺害和帝。和帝得知消息後,與近幸宦官鄭眾等人精心籌劃,誅殺竇氏黨羽,竇憲等人被迫自殺,受株連者被免官還鄉。永元十四年,參與誅滅竇氏勢力的宦官鄭眾被封侯,參與朝政大事。這是宦官封侯、用權的開始,也是東漢走向衰敗的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聆聽珺琤 的精彩文章:

稱謂由天子君王變為皇帝,皇帝的「范」從何而來?

TAG:聆聽珺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