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國下一代艦載戰鬥機該如何選

我國下一代艦載戰鬥機該如何選

第三代VS第四代

殲-15作為我國航母第一代艦載機已經在遼寧艦上服役。它是一款非常優秀的重型雙發多用途艦載第三代戰鬥機,由我國自行研製,伴隨著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而生。該機在遼寧艦上採用滑躍起飛、攔阻著艦,作戰半徑大、機動性好、載彈量多,可掛紅外製導和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空地導彈、反艦導彈和反輻射導彈,以及精確制導炸彈等。

殲-15的研製成功意義重大,它開了我國艦載戰鬥機發展的先河,實現了我軍固定翼飛機從岸基到艦基零的突破,為我國艦載戰鬥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不僅如此,殲-15還在向彈射型挺進。據報道,我國自研的電磁彈射器已經使用殲-15進行了上千次陸上彈射試驗,技術非常成熟。

果真如此,既說明我國航母用電磁彈射器技術已經成熟,也說明彈射型殲-15已不是原理樣機、試驗性的裝置,而是成熟的工程樣機,相關技術完全可以直接移植,直接使用。所以,以殲-15為基礎發展我國下一代航母艦載戰鬥機,技術成熟度高,研發周期短,成本費用低,好處不少。

但它的不足之處也十分明顯,畢竟殲-15屬於第三代戰鬥機。雖然目前世界上艦載戰鬥機第三代仍是主流,美軍的F/A-18和F/A-18E/F,法國的「陣風」M,俄羅斯的米格-29K、蘇-33,都屬於第三代戰鬥機。但放眼世界,先進國家戰鬥機基本上都在由第三代向第四代跨越。英國已經裝備艦載第四代戰鬥機F-35B,美國艦載第四代戰鬥機F-35C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已近在眼前。日本、韓國也已開始採購F-35,印度早就開始聯合俄羅斯全力研發第四代戰鬥機。

如果以殲-15為基礎發展我國下一代艦載戰鬥機,無疑在起點上就落後一截,與對手裝備的艦載機出現了代差。尤其是第三代與第四代戰鬥機之間的代差可能會讓第三代戰鬥機在戰場上根本沒有還手之力。美軍的第四代戰鬥機F-35在一場「紅旗軍演」中,對第三代戰鬥機的擊殺比達1∶15。

發展航母艦載戰鬥機是要準備打仗、打勝仗的。要打勝仗首先就要非常明白未來將要面對的對手是什麼樣的。面對世界戰鬥機四代化的發展趨勢,我國下一代艦載戰鬥機需要在殲-15的基礎上,再提高一代達到第四代,才能確保我航母戰鬥群航行在大洋上跟對手艦載機沒有代差。

 殲-20VS殲-31

殲-20和殲-31都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四代戰鬥機,兩者一個較大、一個稍小,一個屬重型、一個為中型,一個已經服役、一個「待字閨中」,到底誰能上艦成為我國下一代艦載戰鬥機,探討最為熱烈。

航母艦載戰鬥機採用重型、中型的在外軍都有先例。俄羅斯的蘇-33就是在蘇-27的基礎上研製的重型艦載戰鬥機,而米格-29K就是在米格-29基礎上發展的中型艦載戰鬥機,且被俄羅斯和印度採用。美國曾經使用的F-14也是一款艦載重型戰鬥機,後來又發展了F/A-18中型艦載戰鬥機。美國和英國下一代艦載戰鬥機F-35C和F-35B都屬於中型艦載戰鬥機。

殲-20非常優秀,不光隱身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其他方面如氣動布局、機載電子系統的綜合化程度、機動性和敏捷性、可維護性、機載武器等,也都是按國際上第四代戰鬥機標準打造的。該機航程遠、作戰半徑大、掛載能力強、火控系統對地功能完善,內埋彈艙可掛載多枚導彈,機翼外掛點還可掛防區外精確打擊武器。以其為基礎可以研發出非常優秀的重型艦載戰鬥機。

殲-31與殲-20同時崛起,雖然體量、重量、載油量和載彈量比殲-20稍低,但技術水平與殲-20相當,是典型的第四代多用途戰鬥機,作戰能力非常強,作戰半徑達1000多公里,內埋彈艙可掛數枚空空導彈或制導炸彈,同時也設有機翼外掛點。

以殲-31為基礎可以發展出非常優秀的中型艦載戰鬥機。而且殲-31與殲-15同出沈飛公司,研發殲-15的技術和經驗可以很好地向殲-31上移植,研製周期短、費用低,技術盲點少。

由於重型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載油量、載彈量、作戰半徑等都要比中型的高,所以一般來說,重型戰鬥機作戰效能要比中型戰鬥機的高。這就意味著,殲-20和殲-31如果都發展成艦載型,艦載型殲-20的作戰效能要比艦載型殲-31高。所以,從單機作戰效能高低來說,發展艦載戰鬥機殲-20比殲-31更有優勢。

但在航母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殲-20外形尺寸較大、重量較重,又成了它發展成艦載戰鬥機的不利因素。因為航母甲板面積和機庫大小是個定數,飛機大佔用的空間就大,數量就會被降下來。如果拿艦載型殲-20和艦載型殲-31比,一艘航母攜帶艦載型殲-20要比攜帶艦載型殲-31數量少。如果從要保證有足夠的艦載戰鬥機數量角度來看,中型戰鬥機上艦要比重型戰鬥機更有優勢,用稍小的殲-31改裝成艦載機要比殲-20更合適。

艦載戰鬥機的效能、數量和單位時間的起降能力,直接關係到航母戰鬥力大小。殲-20和殲-31到底誰能發展成艦載機,需要根據我國未來彈射型航母的具體情況,在質量和數量之間綜合權衡,才能作出選擇。

 垂直/短距起降VS滑跑起降

世界上除了彈射起飛攔阻著陸型和滑躍起飛攔阻著陸型艦載戰鬥機,還有一種垂直/短距起降艦載戰鬥機。英國「鷂」是上世紀60年代服役的世界上第一種實用型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之後,在該機基礎上又先後衍生出了英國航母艦載戰鬥機「海鷂」和美國海軍陸戰隊兩棲攻擊艦上使用的AV-8B艦載戰鬥機。蘇聯也相繼發展了雅克-38、雅克-141。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不久的F-35B也是基於這種理念發展的短距起飛垂直降落型第四代艦載戰鬥機。

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不用長長的跑道,不用配套裝備起飛彈射器、著陸攔阻索,極大提高了戰鬥機起降的靈活性,降低了對航母空間的要求,減少了航母的造價,為有些既需要航母但又經費拮据的國家發展輕型航母提供了良好條件,也為一些國家的兩棲攻擊艦提供了良好的防禦進攻手段。

但垂直/短距起降艦載戰鬥機也有其明顯弱點。起飛著陸階段,飛機都不能很好地利用空氣動力,發動機的推力更多地用於抬起自身重量,而使飛機載荷大大減少。這就意味著,垂直/短距起降艦載戰鬥機不僅自身重量要輕,而且載彈量、載油量也相對要少,作戰半徑、航程、攻擊能力將被大大減弱,且出動效率不如彈射起飛的戰鬥機。因此,主要發達國家海軍艦載戰鬥機首選的還是彈射起飛、滑躍式起飛。美國海軍現役艦載戰鬥機F/A-18E/F、下一代艦載戰鬥機F-35C均為彈射型,俄羅斯現役米格-29K、蘇-33均為滑躍型。

英國皇家海軍似乎對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情有獨鍾。以前為自己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裝備的是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海鷂」,現在,儘管新一代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滿載排水量增大到6.5萬噸,體量大了許多,但配備的還是短距起飛垂直降落型F-35B。

但其實,英國對採用短距起飛垂直降落型F-35B而沒有採用彈射起飛的F-35C,一直心有不甘。英國最早選定了F-35B,但到了2011年又決定停購F-35B而改為採購F-35C。只是後來認識到增裝電磁彈射器,航母需要重新設計,這將導致航母製造成本大幅上漲和服役時間大大推遲,2012年又改回了F-35B。所以,「伊麗莎白女王」號雖採用了短距起飛的F-35B,但在設計上仍為未來改裝電磁彈射器預留了空間。

艦載戰鬥機是一艘航母乃至一支航母戰鬥群的主要作戰兵器,整個艦載戰鬥機機隊綜合作戰效能的高低是航母綜合作戰效能高低的直接體現。由於載彈量低、留空時間短、作戰半徑小等因素,垂直/短距起降艦載戰鬥機不太適合配裝在大、中型航母上,而更適合配裝在輕型航母或兩棲攻擊艦上。(張文昌、徐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35歲「甜心教主」王心凌牛仔裝現身機場潮范兒十足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