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媒體最佳表現獎——雪鄉,暴露「四風」之外還有一股東北風

媒體最佳表現獎——雪鄉,暴露「四風」之外還有一股東北風

近一個月,媒體最佳表現獎,除了雪鄉,不能頒獎,必須雪鄉,獨得大獎。

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雪鄉以罕見的頻率,源源不斷地輸送頭條。在遊客投訴雪鄉客棧老闆「坐地起價」、女導遊在旅遊大巴上強售套票之後,又曝出因遊客拒絕男導遊提出的消費項目而被毆打的消息。

其實,何止是雪鄉,前不久麗江也一樣陷入了一波又一波的醜聞,只是這些日子雪鄉接過了麗江的棒,才暫時擋住了輿論攻向麗江的「炮火」。也許麗江此時正在偷笑,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周鴻禕有句名言:「誰的屁股都不幹凈。」用在旅遊業上正合適。

為何越是以旅遊業為生的地方旅遊業就越「坑」?

人們原以為,越是新出現的旅遊景點,越是遠離現代都市的偏遠地方,民風越是淳樸,對外來的遊客也就越友好、熱情。很可惜,現實和人們的美好願望恰恰相反。越是這樣的窮鄉僻壤,一旦開發之後,當地經濟對旅遊業的依賴就越大,而這對於遊客而言,絕不是什麼好事。所以,「雪鄉九個月磨刀,三個月宰羊」,淋漓盡致地體現明人不做暗事的某地域性格特徵——我就「坑」你怎麼了,坑人坑個透,那叫一個爽!

透過數據不難發現,一個地方的旅遊業佔GDP比重越高,這個地方的服務水平也就越差。

旅遊業佔比高,說明這個地方缺乏其他產業,經濟條件落後,當地人只能緊緊抓住旅遊這個新飯碗。

以雪鄉為例,在「全面禁伐」之後,旅遊業幾乎成為雪鄉的全部產業。

2016年,雪鄉旅遊收入2.3億多元人民幣,這個曾經只有138戶人家的林場,從一個拖欠伐木工人工資的地方,搖身變成了如今「連神仙都願來」的5A級景區。

但現在這個地方也在互聯網上迅速超越麗江,成為口碑最差的旅遊景點。

麗江旅遊業的差評也不是遊客隨口說說。2016年9月,國家旅遊局才發出通知,撤銷長達11個月的「對麗江古城5A級景區的嚴重警告處分」。

2008年,麗江旅遊業對當地GDP的貢獻超過68.7%。2016年,麗江國民生產總值310億元,而同年的旅遊收入則高達608億元。

恰恰是一些我們所不屑停留的「旅遊城市」,旅遊業在經濟中的佔比反倒不高,其他產業的發展也比較均衡,根本不需要旅遊業養活自己。而正是這些城市,因為基礎設施完善,旅遊行業競爭充分,在旅遊服務上獲得了良好的口碑。

北京和上海的旅遊業佔GDP的比重分別僅有7.3%和7.5%,但在《中國旅遊城市吸引力排行榜》上,上海和北京分別位列第一和第二。

而「沒人去旅遊看怎麼活」的香港,其旅遊業對GDP的貢獻僅為4.7%。香港也常年被評為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

再看看其他一些城市旅遊業佔GDP的比重,三亞是29.3%、西安是18%、廈門是9%、南京是7%。

同樣是旅遊,在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經濟邏輯。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越不依賴旅遊業的收入,對遊客的待遇也就越趨近於本地待遇。越是依賴旅遊業的地方,就越是依賴遊客兜里的錢——你不爽快地挨宰我就叫你很難看滴被宰。

在強大的本地經濟邏輯面前,互聯網輿情顯得十分無力。從成都摔狗到瑪麗蘇女律師,從北航性騷擾到雪鄉宰客,在互聯網輿情的作用下,摔狗者被家門潑漆,女律師道歉,陳小武被撤職。唯獨雪鄉不但沒涼,還自帶加熱功能,曝出更多宰客行徑,大有愈演愈烈,捨我其誰之勢。這種現象,絕不是處罰一兩個導遊或者旅行社就能解決的。在一個高度依賴旅遊業的地方,畸形的經濟結構導致人們「殺雞取卵」式的經營模式。

所謂的民風,無論是好是壞,都不是當地人與生俱來的性格,而是在後天的經濟環境下,一點點塑造出來的。作為遊客或看客,我們無法改變一個地區的經濟結構,即便在網上寫滿差評,也改變不了一個地區的旅遊生態,我們能做的,只有一點——用腳投票。

貧窮和交通不便,從來不等於淳樸,也不可能帶來愉快的旅遊體驗。

旅遊,最好選擇交通便利的城市或其周邊地區,越是交通方便,說明經濟越發達,基礎設施越好,當地旅遊業從業者的服務意識也更高。

如果一定要去貧窮的、新開發的旅遊區,那麼,請選擇當地最好的酒店,最好是國際連鎖酒店。這不僅僅能保證你在住宿上不被坑,熟悉當地情況的酒店工作人員也能為你提供良好建議,助你避開旅遊陷阱。

所以才有覺醒了的網友說:是我們錯了,我們再也不去雪鄉給您添亂了!誰再不聽話,送你去雪鄉。

越是以旅遊業為生的地方旅遊就越「坑」,這是普世規律嗎?從國際上經濟高度依賴旅遊的城市來看,可以肯定地說,這並不是普世規律。那麼,為何國內會出現這種情況?

第一,旅遊業對服務管理的水平要求很高。我國一些地方的旅遊業,缺乏大型、有豐富經驗的企業來進行管理,越是大型、有豐富經驗的企業,對品牌、對信譽越重視,也就越能夠提供良好的旅遊服務。

第二,旅遊業從業人員的培訓很重要。我國一些地方,旅遊業小、散、低端從業者居多,普遍缺乏培訓,提供的旅遊服務標準低,隨意性強。

第三,政府部門的監管缺位。我國一些地方政府,還存在地方保護主義,碰到旅遊違規行為,處罰彈性大,也使得遊客面前的「坑」越來越大、越來越深。

因此,並不是以旅遊業為生的地方旅遊就越「坑」,而是我們行業的生態和管理存在很多需要改變的地方。

從天價魚到雪鄉的陷阱再到亞布力陳情,為何一些地方的監管「傷疤沒好就忘了疼」。

2016年3月6日,在全國人大黑龍江團開放日上,面對記者提出的「天價魚」問題,省長的回答是,這次事件對黑龍江不是壞事,給了黑龍江發展市場經濟一個很好機會,進行反省。各級政府不會袖手旁觀,要有更有力措施,規範市場,包括政府日常監管、企業自律,以及建立嚴格投訴制度。黑龍江會以這次不偶然事件為教訓,不耍一時小聰明,全面改變理念,形成長期保證。

俗話說「好了傷疤忘了疼」,雪鄉卻是傷疤未好已忘疼。這種將錯就錯、絕不悔改,將坑人堅持到底的精神真是讓人嘆為觀止。這些事件真的「對黑龍江不是壞事」,因為如今的雪鄉已經變成「東北問題」的一個符號,牢牢地霸住了2018年的輿情頭條。

雪鄉管理部門曾表態:要將輿情防控擺在第一位對待。現在看來,輿論場上漏洞百出,每一片雪花似乎都能引發雪崩。旅行社一句「客人把導遊激怒了」,又把網友給激怒了。相關監管部門對趙家大院開出罰單時曾說「只是個案」,不少人曾建議「別罰款了事」。如今,有媒體報道,趙家大院已更名為威虎寨,開始悄悄迎客——是啊,「3個月宰羊」,再不抓緊時間操起刀,這個冬天就過去了。

網友此前的擔憂似乎一語成讖——相關部門只是對「個案」罰款,而沒有對整個景區、整個旅遊市場、諸多從業人員進行必要的引導和整飭,缺乏反思意識、缺乏長遠眼光、缺乏工作的主動性和責任心,這是一種監管的惰性、短視和庸碌。機制性問題早已形塑了行為模式、內化成思維習慣,簡簡單單一句回復,寥寥草草一個處理都能呈現出滯後時代發展、反社會常識的頭條潛質。

現實中,事故接二連三、醜聞一再曝光、地方監管疲於應對的情況並不鮮見。別人犯的錯,自己要再犯一遍才能有所領悟,甚至再犯N遍依然不長記性,不亦樂乎地往自己的傷口上撒鹽,這種「傷疤沒好就忘了疼」式的監管,於社會治理和進步、百姓生活和權益、政府效能和顏面而言,都是極大的傷害。

有病不治終成大患,監管不能「傷疤沒好就忘了疼」。對其他地方而言,明智的方式是從類似教訓中舉一反三、引以為戒,至少別讓全國人民以接連負面新聞的方式牢記某一地區的大名。

風景無錯人有誤,不成熟的旅遊管理及不成熟的旅遊觀念已讓風景失色。

不需要多麼複雜的知識結構,人們就能捕捉到雪鄉宰客「只是個案」與東北發展宏大話題的內在同構。雪鄉不只是遭遇了輿情雪崩,它本身就是一場雪崩。它把諸多在輿論場上聚焦經濟發展、東北振興等話題的嚴肅討論,聚攏到市井表達的社會新聞層面,並整體轉譯、集中爆發出來。

「北有雪鄉、南有麗江」,旅遊宰客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地方治理能力整體水平的標記物。在幾十年反覆呼籲、極端案例層出不窮的情況下,已經到了深挖病灶、做系統性治理的時候了。

雪鄉旅遊被曝光的問題,其實也沒什麼新鮮的,都是老話題了,幾乎就是簡單地複製粘貼了麗江。這些旅遊業的共性問題,可以引出對中國旅遊業的三道思考題:

思考題一:低價團何以長盛不衰?導遊打罵遊客原因無他,就是強制消費,旅遊業強制消費現象也大多存在於低價團。早在2013年,我國出台的旅遊法就明確規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價組織旅遊活動,誘騙旅遊者,並通過安排購物或者另行付費旅遊項目獲取回扣等不正當利益。也就是說,法律本是禁止低價團的。可是,旅遊法實施多年,低價團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那麼,對那些仍在違法組織低價團的旅行社,到底由誰來執法?誰來承擔責任?低價本來就是旅遊行業惡性競爭的結果,那麼是否說明旅遊行業存在著供大於求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淘汰一些低質旅行社是否正當其時?

思考題二:旅遊從業者是否有正確的理念?旅遊是服務行業,優質服務是競爭之本,有好的服務才能提升旅遊業的收益。可是從導遊對遊客的叫囂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所持有的理念。雲南的導遊對遊客說,不消費就是來雲南佔便宜的。黑龍江的導遊說,雪鄉磨刀9個月,宰客3個月。這種有悖旅遊常識的話,導遊們卻說得理直氣壯。誰給了他們這樣的底氣?他們是否是行業中那些說出皇帝沒有穿衣服的孩子?導遊的問題難道僅僅是導遊自身的問題嗎?是不是整個行業乃至政府旅遊管理部門都出了問題?

思考題三:國人是否有正確的旅遊觀?富起來的中國人想出門看一看,感受一下不同的風土人情,這沒有錯。可我們是否認識到,旅遊不是一種廉價的體驗,而是實實在在的奢侈消費。我們不大可能用低廉的價格享受到高質量的服務,這也是一個基本常識。不用問,低價的背後就是陷阱。事情永遠都有兩面性,法律規定禁止不合理的低價團,而低價團卻依然存在,雖然主要原因是旅行社違法,但也說明一些遊客還是熱衷於這種低價團,熱衷不合理的低價。這種心態其實是對旅遊的誤解,國人不成熟的旅遊理念也是低價團禁而不止的原因。「坑」其實是雙方一起挖的,不要一方掉進「坑」,就大叫是另一方推己入「坑」。

中共十九大以來,持續發力反「四風」,依我看,「四風」之外還有一風——東北風。

  東北風的具體表現就是:關門打狗、雁過拔毛,唯我獨尊、畫地為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敷衍塞責、得過且饒。

  這股「風」怎麼反?

  難!

支持原創 長按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斯夫筆記 的精彩文章:

TAG:斯夫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