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17建築3D列印行業大事件,你都get到了嗎?

2017建築3D列印行業大事件,你都get到了嗎?

2017年,建築3D列印技術的商業化仍然在路上,真正落地的商用成果尚不甚豐富。不過從一個個具體事件來看,這一新興行業的活力正在迅速增強,一方面,相關企業不斷推出新產品、新服務,並受到越來越多建築業客戶的認可;另一方面,科研院所的技術創新也在持續進行中,頻頻取得具有長久影響力的新成果。

為幫助業者準確把握行業趨勢、及早佔得市場先機,小編為您梳理了2017年發生在建築3D列印行業的大事要聞,以資參考。

企業動態:盈創與沙特簽訂大單,歐洲企業亦有不俗表現

2017年3月,在沙烏地阿拉伯國王的見證下,我國建築3D列印公司盈創與沙特Al Mobty承包公司簽署一百億人民幣的合同,盈創將在沙特建造三千萬平方米的3D列印建築,用於解決該國持續增長的住房危機。Al Mobty向盈創租賃一百台建築3D印表機,進而製造150萬套新房。

6月,荷蘭3D列印公司CyBe Construction為迪拜3D列印出了R&Drone實驗室,據了解,該實驗室將用於研究無人機和3D列印技術。CyBe以混凝土3D列印著稱,R&Drone實驗室正是用該公司的混凝土印表機製成的,由於設備可以在大型履帶上獨立移動,因此所有建築構件都是現場製作的,該實驗室也因而成為全球首個完全現場3D列印的實驗室,同時也是阿聯酋第一個完全現場3D列印建築。現場建築3D列印在節省資金與時間方面表現出強大潛力。

9月,丹麥3D列印公司3D Printhuset宣布將在哥本哈根港口現場按需3D列印一座建築。這是一座混凝土辦公酒店,雖然面積不到五十平方米,但是它將成為歐洲首批歐盟標準的3D列印建築之一。除了牆體以外,這座酒店的部分地基也是由3D印表機製作的。

12月,東南亞最大的水泥和建材公司暹羅水泥集團公布了其3D列印項目「Triple S」。據了解,該項目將製造一個大型結構,展示表面、結構和住房設計的三重建築概念,突出「表面轉換到功能」特徵,打破以往將承重和功能設計元素融入到結構內層中的傳統,賦予結構外層與內部層以及桁架結構相同的結構性能。

新款設備:Apis Cor移動機器人3D印表機受到資本青睞

4月,波蘭創新技術協會展示了一台能夠用石膏製作建築立面的3D印表機SKRIBI,這在世界上尚屬首次。SKRIBI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只需要2人監督即可完成精確建造單色立面的作業。下一步,研究人員將為SKRIBI開發六或七個獨立噴嘴,使之可以創造出讓人眼花繚亂的多色立面效果。

9月,以一天內建成一座3D列印房屋而聞名的美國建築3D列印公司Apis Cor獲得600萬美元投資。目前,Apis Cor可以建造最高三層的3D列印樓房,這得益於其移動機器人3D印表機,緊湊的結構使之便於運輸,此外,較之傳統建築工藝,它更快捷、更簡易、更經濟、更環保,因此商用進程正持續加速。

前沿技術:大規模建築3D列印成為創新熱點

4月,麻省理工學院開發出一種製作大型建築結構的新型3D列印技術:利用安裝在汽車上的機械臂控制一個印表機噴嘴,噴嘴噴出的膨脹性泡沫形成空腔結構,再用混凝土對空腔進行填充。機械臂上的激光器能夠對設備的移動進行精準測控,從而保證列印的穩定性。此外,由於使用了太陽能供電裝置,該系統可以在能量方面自給自足,因此具有很強的環境適應能力。

6月,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發了一種大規模建築3D列印技術。實施該技術的核心設備是大型輕量機器人3D印表機,它能以快速層累的方式在工地上用幾天甚至幾小時造出整個建築。除了體態輕盈,這款機器人3D印表機還具有易拆分、易組合的優點,因而能夠裝入普通貨運卡車,便於移動。此外,該設備只需要一兩個工作人員即可操控,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

小編有話說

從2017年的行業大事件來看,部分大型建築3D列印企業已經在市場中有較大斬獲,低成本、高效率以及環保等優點成為其吸引客戶的關鍵因素。而無論是從企業推出的新型設備還是科研機構的創新成果來看,能夠現場3D列印且便於運輸的大型建築3D印表機正成為行業熱門。此外,3D印表機與機器人的結合也是一個新趨勢。憑藉節約建材、節省時間、經濟環保等顯著優勢,3D列印無疑將在建築行業取得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迎來愈加光明的市場前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大數據應用場景持續擴展,如何搬走這些「絆腳石」?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