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訪著名青年書法家、中國書法蘭亭獎獲得者朱志剛

專訪著名青年書法家、中國書法蘭亭獎獲得者朱志剛

速文藝分享有質感的原創

速說 速寫 速聽 速文

文以載道,速文藝只分享原創、有溫度、正能量的文藝作品。歡迎在文末留下你的評論!速文藝每月選取一位優秀評論者贈送專屬禮品!

名家訪談

——專訪著名青年書法家朱志剛

朱志剛藝術簡介

朱志剛,江蘇漣水人。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民進中央開明畫院理事、國家藝術基金專家庫評審委員、江蘇省青年聯合會委員、宿遷市政協委員、宿遷市畫院副院長、民進宿遷市開明畫院院長、國家二級美術師。

書法作品曾榮獲第四屆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優秀提名獎;全國第三屆扇面書法藝術作品展二等獎;「農行杯」首屆中國電視書法大賽三等獎;中國書協培訓中心教學成果展一等獎;第四屆林散之書法雙年展優秀獎(最高獎);「華佗杯」全國首屆書法大賽一等獎;首屆江蘇書法獎提名獎;江蘇省第六屆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金獎等。作品入展全國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第九屆書法篆刻作品展、「鄧石如獎」全國書法作品展、全國第二屆冊頁書法作品展、全國首屆楷書作品展、第三屆中國書壇蘭亭書法雙年展等。先後進修於中國書協培訓中心、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中國文聯第12期全國中青年文藝人才高研班、中國書協國學修養與書法全國首屆青年書法創作骨幹高研班、國家藝術基金創作人才培養研修班。作品多次參加國際、國內書法交流展,受到中央、省、市多家專業媒體機構專版、專題介紹並被多家藝術機構及個人收藏。2013年隨民進中央開明畫院赴台灣文化交流。2016年作品入選江蘇省藝術基金資助項目。

訪談內容

許蒙:朱老師好,很開心可以在瑞雪過後的第一個暖陽來到你的工作室和你聊聊書法,在來到你工作室的路上,白皚皚的雪覆蓋在道路兩側的綠植上,白色和綠色相映成趣,很美。這種景象讓我聯想到了書法,書法也是色彩的藝術。

朱志剛:你好,歡迎來到我的工作室。新春到了,我想通過你和你的平台祝福廣大書友和書法愛好者新春快樂,2018年藝術更上一層樓,取得更大的成績。

你說的這種景象是指書法的色彩美。書法作為視覺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除了線條、結字和章法這三種美之外,色彩美也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在當下書法進入展廳時代,各種顏色的色宣運用於創作中,不再是單一的黑白之間。在美化和豐富作品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各種色宣的過度拼接讓人眼花繚亂,所以這幾年中國書協提出書法要回歸傳統、自然書寫。

許蒙:也祝朱老師新年快樂,創作豐收。你是一位書法名家,能否介紹一下你是怎麼與書法結緣的?

朱志剛:和書法結緣,有這麼幾個過程。我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學校里有大字課。那時候農村的條件比較差,沒有專門的書法老師,我們小學教毛筆字的老師水平也有限,只能教一些簡單筆畫。當時老師看到我的毛筆字結構比較好,對我的指點就多一些。另外,我看到課文下邊的生字表是楷書,我就用鉛筆去描。久而久之,我的字就比其他同學寫的好一些。我的班主任也很鼓勵我,他讓我去商店買東西,剩下的零錢就讓我買支毛筆。老師的鼓勵很重要,也是我走上書法道路最初的指引。讀到五年級的時候,當時我們的班主任在鄉里書法水平算是很高的。很多標語都是他寫的,他去寫牆字的時候都會把我帶著,他在前面寫,我就在後面描。後來他送了我一本字帖,是顏真卿的楷書《多寶塔》,看到這麼美的楷書,我更加想把書法練好了。這兩件事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後來,我曾多次代表鄉鎮去參加縣裡比賽,還獲過獎。

許蒙:你喜歡描字的習慣一直持續到現在吧。有次開座談會間隙,我就坐在你旁邊,還看到你拿著簽字筆在紙上描。

朱志剛:古人云:「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能別人認為寫書法是很枯燥無味的事情,但我卻樂要其中,應該是形成習慣了吧。當然這個樂趣是慢慢培養起來的,初中的時候我負責出黑板報。當時我們學校的領導也愛好書法。有一次,我得到一位書法家的作品集。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就給他寫了信,還回了我信。他看到我信中寫的字還不錯,就鼓勵我好好學習書法,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可以和他書信往來。得到了書法家的稱讚,我的興趣就更濃了。

真正開始學習書法是考上淮安藝校和淮陰師範學院以後,我讀的是美術專業。當時最早在藝校的老師是中文系畢業的,也很愛好書法。我上藝校開始系統的臨帖。當時我問老師學誰的字?老師讓我把自己寫的字給他看,老師看我寫的字有些像歐陽詢的,就鼓勵我臨習歐體。然後我從新華書店買了歐陽詢的《九成宮》,這才開始系統的學習。堅持了將近三年,那時候其他同學去逛街,我每天都臨一到兩個小時的帖。三年後,《九成宮》里的每個字的字形我都記得了。當時已經達到一種忘我的狀態了。

1995年,全國硬筆書法比較火爆,我就去參加全國硬筆書法大賽,那時候經常獲獎。學校都作為榮譽對外宣傳。學校把我作為培養對象,留校實習。在實習的那段時間裡,學校里的檔案基本都是我做的,加班加點。我用了加班費買了自行車,基本生活費也都是自己解決的。在工作之餘也和市裡的書法家經常交流。通過交流,開闊了視野。

我最早創作一幅完整的作品是在快畢業的時候,我用歐體寫了一幅《蘭亭序》並裝裱在了宿舍。這幅字後來被我校友收藏了。前兩年,我還意外的從網上搜到了這幅字。我通過一個朋友打電話問,才知道這個緣由。當時還寫過一副對聯,也被同學收藏了。當然了,現在來看這兩幅字很稚嫩了,但也代表我那個時間段的書法水準。對於我是有紀念價值的。

許蒙:朱老師,從你剛剛講述的與書法結緣的過程來看,您的少年和青年時期老師給了您很大的鼓勵,這是你最終走上專業書法道路很重要的原因。的確,引路人很重要,我喜歡文學也和青少年時期的老師有關。老師的鼓勵對興趣的形成是很重要的。請問朱老師,你有收過徒弟嗎?

朱志剛:正如三國時諸葛亮在《誡子書》所說:「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98年前到2008年我參加工作以後就很少有寫字了,一是時間少了,二是沒有學校的氛圍,後來當看到有的同學已經是中國書協會員,這對我觸動很大,後來我就到中國書協去學習,大開了眼界,沒想到我到09年全國單項展我就獲獎了,所以說學習很重要。我這幾年單項展、國展、蘭亭獎獲獎後,外面培訓機構也請我辦了好幾個輔導班,包括「國展訓練營」,在安徽滁州、湖南長沙、連雲港等地都辦過培訓班。當然了,是人家開的班,請我過去講課的。在湖南瀏陽授課期間,參加學習的學員中有在國展中獲獎和入展。其中有個學員,是寫小楷的。我看過他的作品後,建議他把小楷中加入碑的元素,很快他就獲獎了。還有好幾個例子,指點是很重要的。

許蒙:你最初學習的是歐陽詢的《九成宮》,儘管你現在主要創作的書法形式是魏碑,但也能看到歐體的影子。你後來又臨習了哪些經典碑帖呢?

朱志剛:《九成宮》是初唐時期的歐陽詢所作,後來我又陸續臨習了和他同時代的書法家的楷書。想從他們的作品中尋找初唐時代楷書共性的東西,初唐楷書四大家,我臨習了三家。主要學歐,旁及虞世南和褚遂良。比如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當時我的父母在天津工作,我也在天津生活。朋友向我引薦了一位天津當地的書法家,在他的推薦下我又學習了褚遂良的《倪寬贊》。這個過程大概有一年左右,然後開始轉到魏碑,因為唐楷是從魏碑演變而來的,所以要向上找源頭,當時我年齡二十歲左右。

許蒙:我工作之餘也和一些書法家有過交流,他們說最初學習書法的時候對碑帖的選擇是很重要的。

朱志剛:是的,有些書法愛好者來問我,學什麼貼。遇到這樣的問題,我的建議是你先去看貼,選擇自己喜歡的,比如你想學小楷,小楷里也有很多種選擇,有秀美的,也有古樸的。根據自己的愛好去選帖,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就如同女孩子嫁人一樣,選對象要選自己喜歡的,這樣才能長相廝守。你一開始就不喜歡,何談堅持下去呢?

許蒙:是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朱老師的這個比喻很有意思。但是學習書法大多數情況下不會「自一而終」,一個碑帖臨到一定程度就想換帖了。我最近在臨習顏真卿的《多寶塔》,我的選貼方法就是按照興趣去選擇。《多寶塔》給我的感覺莊重大方,很喜歡。請問朱老師,我練習到什麼樣的火候就可以換帖了呢?

朱志剛:(微笑)當然不是鼓勵換對象啊,婚姻還是要自一而終的。只是用這種方式去類比。其實這個問題肯定是因人、因意、因目標不同而異的。比如說有些書法家,本身的底子就非常紮實,只是意在廣取博涉,不在意於專精於此一帖,那麼往往淺嘗輒止也是有的,主要是通過大量的風格的嘗試和切換,來找到自己想要的那個能突出風格的「點」,不在於將這一帖學到有多像。比如說新入門,選了某個唐楷或漢隸,這是打底子的當然不能囫圇吞棗走馬觀花,否則根基不穩,以後什麼帖都難以沉浸進去,這樣對於個人的書法路不好的。所以,這種情況是要深入吃透,儘可能學像,至少要通過這種帖將控筆能力練習好,才可以換帖。至於換什麼樣的帖,那要看你的目標,比如說你入門學的漢隸,又偏愛隸書,那麼當然沿著這一路風格的漢隸或簡牘都可以考慮;如果你只是以正書來築基,那麼接下來可以選的範圍就廣泛了,根據兩方面來選:1、個人興趣愛好;2、筆性。另外,是不是換臨當代名家的作品? 一般來說基礎未夯實的情況下,是不建議的,過早放棄傳統進入某條風格鮮明的路上,是不妥的; 如果已經寫得很不錯,在追求自己的風格,那麼當代書家的作品會提供很好的參考。

許蒙:我們繼續臨帖的話題,你臨的最長時間的帖子是什麼?

朱志剛:唐楷階段是歐陽詢。臨習魏碑的時間最長。雄強,是魏碑最基本的特徵。北魏時期,北方民族的個性就很雄強,也衝擊了中原文化。當然魏碑里也有秀美的。我覺得還是要方圓兼備、兼容並蓄。

許蒙:是的,所謂字如其人,從一個人的字也多多少少可以看出這個人的性格。我們欣賞書法不僅僅是書法本身呈現的美,還有背後的文化。

朱志剛:是的,我們閱讀書法史就可以看出來。每個時期的書法共性是可以總結出來的。書法的發展是和政治、文化等一起發展的。所謂筆墨當隨時代。

許蒙:中國書法藝術發展至當代,很多書法家淪為「抄書匠」。我們似乎看不出書法之後的文化因素,或者說看到的很少。

朱志剛:書法的美,除了筆墨語言之外,還有很多文化的呈現。比如著名的《蘭亭序》,我們可以從王羲之的《蘭亭序》中讀到文章之美,再通過文章感受到當時的民俗、紹興的風貌等等等等。我們似乎穿越了,穿越到王羲之生活的時代。另外,我們還讀到了王羲之這個人。他組織「蘭亭雅集」,請了很多社會名流和朝廷高官,這背後是否有政治動機?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欣賞書法作品也帶給我們文化的啟迪。現在我們很多書法家抄古人詩詞,只能讀到他的筆墨技巧。現在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國學班,就是為了提高中國書法家的國學文化,提高書法家的文化修養,想為大家補上這一課。

許蒙:我很認同朱老師的觀點。我們繼承和發展中國書法藝術,絕不是在抄書。

朱志剛:書法不是死寫的。要用經典去改造。有些人拿著字帖在面前,還是寫著自己的自由體。這樣學習書法,就走入死胡同了。比如你學誰的字,要進入無我的狀態,全身心的走進字帖。這種無我,是為了充分吸收經典。我們提倡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巨人。比如我們可以站在王羲之的肩膀上去看米芾,或者是站在米芾的肩膀上去看王羲之,這樣你才能真正讀懂古人。

許蒙:你能具體談談如何堅持傳統和書法創新兩道關口嗎?你給你的書法風格做了怎樣的定位?

朱志剛:這個大家提的也比較多,我認為,走傳統路線,不要輕易去創新,必須要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再談創新。還是剛剛說的,你可以站在王羲之的肩膀上去改造米芾。你堅持傳統道路,走的越深,就可以更容易的「古為今用」。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你挖的足夠透,就是創新。中國書法歷史源遠流長,還有很多你沒見到的書法碑帖,在這種大的背景下,一定要繼承好,在繼承好的基礎上再談創新。

我現在書法創作以魏碑為主,行草書為輔。書法是滋養出來的。那麼,靠什麼去滋養呢,是其它書體以及你的文化修養。楷書有靜態的美,筆畫比較好掌握。學習楷書,可以從篆隸中去訓練線條,去錘鍊線條的質量,也可以從行草書中去追求靈動。把行草書的章法和節奏,矛盾關係融入楷書的創作中去。楷書要有動感,行草書要有靜氣。

許蒙:我多次在書法展上欣賞過你的書法作品,的確魏碑最多。

朱志剛:正像最開始我們聊的那樣,我喜歡魏碑。一個人做自己喜歡的事多麼幸福啊。

許蒙:你的學書座右銘是什麼?或者說你認為學習書法最重要的是什麼?

朱志剛:堅持和思考。學書法就像挖井一樣,一定要深挖。只要認準了,就要堅持,要走自已的路,不要跟風。另外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不豐富和滋養自己,書法不但是純粹的寫字藝術,而更是寫人的藝術。這就像清劉熙載《藝概》雲:「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許蒙:時間很快,我們已經聊了快兩個小時了。茶也續了好幾次。你平時喜歡喝什麼茶?

朱志剛:紅茶。

許蒙:朱老師嘗試嘗試岩茶,更有味道。我平時喝岩茶比較多。

朱志剛:你瞧,這不也是書法思想么?你喜歡岩茶就像你喜歡《多寶塔》,我喜歡紅茶就如我喜歡魏碑。都可以品出其中的美。說到底,選擇某種書法風格和個人的喜好有關。

許蒙:說的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很多書法作品和書籍搬上了互聯網平台,書法通過新媒體得到了更多人的熟知,我們市裡最近也準備舉辦網路書法展。請你聊聊信息時代對書法的影響?

朱志剛:我在媒體做了16年。見證了傳統媒體到新媒體的飛速發展。書法要筆墨當隨時代,媒體也是這樣,現在智能手機也普及了,我們可以更方便快捷的通過網路新媒體去欣賞和學習書法,我們應該感恩這個偉大的時代!

許蒙:感謝朱老師接受我的採訪,也期待下次再光臨你的工作室繼續我們今天聊的話題。

朱志剛:也謝謝你,歡迎常來做客。

(朱志剛(左)與許蒙合影於三台山朱志剛工作室)

朱志剛書法作品欣賞

識別下圖二維碼欣賞更多精彩文章

原創 溫暖 文學 文藝

歡迎在文末右下角留言

小編希望看到你們

文藝家地圖

點擊悅讀

速文藝

原創作品 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速文藝 的精彩文章:

安春紅:蘆花漠漠

TAG:速文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