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孩患白血病 大連老師為其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命

女孩患白血病 大連老師為其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命

攝影/霍然

21歲的女孩馬彩蓮是阜新彰武縣人,2017年夏天,她從大連國防高級技工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不幸卻在這時降臨在了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馬彩蓮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考慮到治療風險和經濟狀況,醫生建議可進行異基因造血幹細胞微移植。就在這家人為救命幹細胞來源一籌莫展時,馬彩蓮在學校時的老師王澤晨在得知她的遭遇後主動捐獻,經過配型對比,王澤晨符合微移植條件。在與死神無數次擦肩後,1月15日、16日,馬彩蓮終於等到了難得的生命曙光,進行了造血幹細胞移植。

點贊!老師挺身而出,卻低調了一個月

馬彩蓮的父親馬維良告訴記者,一向健康的女兒,去年突然被查出白血病,家裡人大腦一片空白,「來到醫院時,都下病危通知書了。」結合馬彩蓮的病情和經濟狀況,血液科副主任孫秀麗決定為她採取微移植的方式進行治療。「常規的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需要清髓,希望供者的造血幹細胞完全代替患者的造血幹細胞發揮作用,同時殺傷腫瘤,因此配型要盡量一致。但這也會帶來較強的毒副作用和排異反應等,對馬彩蓮來說風險很高。」而微移植相當於介於造血幹細胞移植和免疫治療之間的一種新方法,希望供者幹細胞一過性植入患者體內,刺激患者免疫系統協同發揮抗腫瘤作用,提高治療效果。所以配型上,反而希望找到不相合的人,這也是馬彩蓮親屬不能捐獻的原因。雖說健康人都能夠作為供者,但在茫茫人海中找出一名不相合還願意捐獻的無關供者,也非易事。

就在一家人一籌莫展之際,王澤晨打來電話,表示自己願意捐獻。這名丹東「暖男」,2015年從大連工業大學畢業之後,成為了大連國防高級技工學校數控機床操作專業的老師,在此之前,他與馬彩蓮沒有任何交集,在學校組織的捐款中得知了女孩的困境。「能幫就盡量幫,這個年紀很可惜。」經過近一個月的準備,王澤晨在15日、16日進行了造血幹細胞採集,馬彩蓮進行了移植。而這期間,他從未跟別人說起過這件事兒,是學校領導發現他放假不回家卻住在學校,一再追問才得知他的善舉。

後續治療,仍需高昂費用

1月17日,完成了造血幹細胞採集的王澤晨來到大醫一院血液科無菌室的窗外,探望移植後的馬彩蓮,下午他就準備出院了。雖說是學校的老師,但王澤晨才比馬彩蓮大三四歲。「以後別叫老師,叫我哥哥吧!」看到女兒被王澤晨逗笑的樣子,幾天沒合眼的馬維良偷偷抹了把眼淚。

在無菌室里,馬彩蓮的精神狀態很不錯,表示自己還沒有出現不適。中午的飯菜是她媽媽親自準備的,經過護士消毒後送進了無菌室。這是女孩十多天來,在移植後再一次吃到媽媽做的飯,開心得不得了。

她告訴記者,其實家裡經濟情況並不好,以務農為生的父母供自己上學已經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了,沒想到好不容易可以自食其力了,卻得了白血病,感覺特別對不起父母。「我的父母沒有放棄我,他們想盡辦法讓我繼續治療。我十分感謝王老師,希望他身體健康,我也會堅強地活下去,不辜負他們的努力。」馬彩蓮說。

醫生介紹,微移植治療需要經過3~5個療程的序貫治療。首次治療誘導化療+微移植,達到完全緩解或最大療效後,還需進行2~4個微移植鞏固化療,一般完成需要1年。雖然總體花費低於常規移植,但也要幾十萬元。據了解,馬維良除了手頭的兩萬多元,就剩一個老房子了。

記者觀察

為什麼多數捐獻者和患者不見面?

其實,正常情況下馬彩蓮也應該在中華骨髓庫排隊,等待成功配型,但王澤晨的主動捐獻為她的成功救治節省了很多時間。只是,不是每個人都像她這麼幸運。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華骨髓庫庫容總計2421348人份,捐獻造血幹細胞7003例,患者申請查詢人數達到67458人。這意味著,絕大多數患者仍然在苦苦等待。

為什麼通常情況下,捐獻者和患者不會見面?其實,這種「雙盲」模式一定程度上是為了保護捐獻者,尊重他們的權益和意願。有時患者疾病複發,可能需要再次移植,如果捐獻者和患者認識,可能會給捐獻者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從醫學倫理或人文關懷角度,並不要求供患見面。

愛心人士如果想為這家人提供幫助

(新商報)

轉載自:新商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血病 的精彩文章:

實拍:14歲女兒獨自照顧白血病媽媽和年邁奶奶

TAG:白血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