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觀點看宗教
從心理學角度看宗教
「宗教」是世界的一部分,最近我的一位朋友送我了一本《聖經》,並帶我去了教會,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很多有有趣的現象。結合之前閱讀的宗教文獻,現在用理學的角度去解讀宗教。
我並沒有宗教信仰,但很多朋友,包括我個人非常喜愛的心理諮詢師同仁,都是虔誠的信仰者。因此,對可能發生的分歧希望可以友好的討論。
下面會以基督教為背景進行探討,其中也會稍微涉及到其他的宗教。
本文大綱:
Day1:宗教的積極作用
Day2:宗教的陰影
Day3:宗教自身的矛盾
Day4:宗教在中國的傳播方式
Day5:人們為什麼會信仰宗教
Day6:宗教與科學
Day7:宗教為何存在 何時消亡
1
Day 宗教的積極作用
宗教的積極作用之一就是借上帝之口,完成對人類之間規則的建立。
比如對婚姻規則的建立:
《聖經》(哥林多前書6:18)
你們要逃避淫行。人所犯的,無論什麼罪,都在身子之外,惟有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子。
(希伯來書13:4)
婚姻,人人都當尊重,床也不可污穢;因為苟合行淫的人,神必要審判。
比如對食物、衣物、皮膚、產婦、房屋的潔凈的要求,在利未紀11-15中就有相關的要求。
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是以權利或是法律規定上述事情,產生的效果一定沒有宗教信仰帶來的執行力更強,甚至會招致反感,而產生相反的效果。而利用信仰,用神的旨意來完成對上述規則的建立效果要強大許多,對人有更大的威懾力。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千個人也有一千個《聖經》,似乎每個信徒都把自己內心的某一方面投射到宗教的教義中。
企業家在宗教中看到了管理法則,把管理變成一種信仰是最高端的操作,我們可以看看世界500強的企業中,他們的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的法則—和宗教的信仰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把管理,把企業文化變成了一種信仰,這種力量是巨大的,能驅使員工帶來更大的效益。
宗教的另一個積極的作用就是在某些方面可以起到類似於心理療愈額作用。
如果從精神分析角度來看,我個人認為,宗教也屬於一種心理防禦,在面對人生的種種挫折,磨難、痛苦的時候。通過信仰宗教,似乎可以找到解決方法。但在我看來,只是一種緩兵之計,並不是 最有效的方法,但並不否認他的效果。
比如《金剛經》中: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在面對巨大的壓力或是痛苦襲來的時候,看到了這句話,並感悟這句話,當然可以緩解心中的憂慮。他讓人學會了能更「系統」的看待問題,這是宗教積極的一面。但宗教本身也有矛盾之處,這個之後會提到。
如果讓人們直接面對潛意識的種種會怎樣,就好比如果奇異的夢在現實的生活中發生,產生相關的「幻視」和「幻聽」。這個人會立即被診斷為精神分裂,送到該去的地方。
但宗教會對這種種的幻想進行解讀,有的幻象還被稱之為神啟。當年默罕默德據說得到了真主安拉的啟示彙編成《古蘭經》,他當初就是看到了種種的幻象,把這些稱之為神啟(也有一些說法是穆罕默德患有顳葉癲癇)。還有很多人有宗教體驗的經歷,通過打坐或誦讀經文。
包括一些由心理原因導致的軀體癥狀,通過宗教神奇的禱告亦可緩解。這更為宗教增添了神秘色彩。
而一些基督教的信徒,會聽到「上帝」和他們的對話,並按照上帝的旨意去行事。
還有一些關於宗教的夢。我的一個來訪者,做過一個關於佛教方面的夢境:
她走到一個屋子裡,看到裡面有一個和尚,應是方丈的樣子,身後跟著兩個小和尚,用手一推,把一個「妖怪」關到一個籠子里。
這位女士是一個小學都沒有畢業的人,之前沒有接觸過任何的宗教。當時她正在經歷人生一段痛苦的回憶當中,就在這件事解決的時候,她做了這個夢。
如果上述案例沒有宗教的「解釋」會怎樣?很顯然會引起人或他們身邊的人極大的恐慌,上幾個世紀的很多宗教的驅魔儀式,就是用來解決這個恐慌的。
有趣的是,他們更多解決的不是當事人的恐慌,而是「被魔鬼附體的人」他們身邊人的恐慌。就像我們現在看某些恐怖片,當看到一些驅魔儀式時,自己內心的恐懼也會減少一些。
某些「儀式」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他們給人一種心理暗示。從另一個層面講當潛意識的種種內容衝到意識層面時,那未經包裝的,不被意識層面接受的種種幻象的確會讓人「瘋掉」。
宗教用教義、故事、宗教人物、天上的神以及儀式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點,並給這些提供了宗教式的解釋,成為了人面對精神世界的種種「原型」。當然,這些原型也可以通過神話故事、藝術作品體現出來。
宗教在意識、潛意識以及集體無意識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
2
Day 宗教的陰影
從耶路撒冷的眾多流血事件,到因信仰不同引起的各種流血衝突。擁有愛的善良信徒們,對待異教徒比魔鬼都殘忍。不管這些事件是因為歷史原因,還是政治家們的權術,或是宗教本身因素。宗教顯然成為了這些事件的催化劑。
可能有人要說,是人的問題,宗教本身沒有錯。但我們要看到,宗教的「初衷」或是教義里傳播的內容,與這些信徒的行為之間有時候出現了截然相反的兩個方向。一隻手握住上帝的愛,另一隻手舉起了屠刀。
而且宗教本身傳播的方式,對信徒的種種要求,本身就很耐人尋味。以基督教為例,要求信徒把自己交給上帝,自己的任何想法,任何的行為都是在上帝的監督之下。所遭受的任何挫折,是上帝給予你考驗。並且這些挫折信徒們自己無法解決,只能禱告上帝,讓仁慈的父幫助你。
這在心理學角度,無疑是徹底否定了一個人的「自我功能」,如果認同的上述的信念,一個人勢必會產生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他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挫折的耐受性等等都會遭到徹底的打擊。
到最後真的只能用禱告,用信仰上帝的方式去解決這種無力感,以及挫折後帶來的羞恥感。讓無所不能的上帝賜給他們力量或智慧。
宗教的另一個陰影就是利用負罪感和恐懼來控制信徒,任何對「上帝」懷疑,違背上帝的要求和旨意。都是一種罪過,在死後無法到達天國,不僅無法享受到天國的種種美好,還要到地獄去曾受痛苦。
而且在活著的時候,身體上或是生活以及事業上都會因為懷疑上帝收到種種磨難,他們稱之為上帝給你的「環境」,這裡的「環境」是指生活的打擊、事業的挫折或是身體的傷病等等。
只有順從上帝才能得到種種好處,包括死後的好處,至於為什麼要拿死亡做文章,在最後一個章節會講到。製造權威的目的是為了達到順從。讓信徒們對這個權威頂禮膜拜,對這個權威的要求言聽計從,不管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
宗教一方面讓人的精神世界變的虛弱,另一方面把人的這種虛弱通過宗教的種種教義、儀式等方式填充,用這些支撐起人的精神世界,如此一來,信徒們真的無法離開宗教。因為離開意味著精神世界的坍塌。但最初讓信徒虛弱的就是宗教。
3
宗教自身的矛盾
從某種角度將,「大愛」的宗教是依靠痛苦和恐懼生存的。
人們信仰宗教的原因之一就是無法解決自己的痛苦,或是對未知的恐懼。想要解除某種恐懼的方法之一就是去了解它們,而解釋它們是第一步。宗教為了應對痛苦和恐懼而生,也因為痛苦和恐懼發展壯大。
曾經有一個人問過禪師:「佛教最終會怎樣」?
「佛教最終會消失」禪師回答。
讓人們有機會贖罪的上帝,是默認罪惡存在的。
「全知全能」的上帝,在蛇引誘夏娃吃蘋果的時候,選擇了沉默。當事情已經發生,此時,耶和華才出現懲罰了蛇,以及亞當和夏娃,讓他們承受「為人」的苦難。
該隱殺了自己的兄弟亞伯,卻只是被流放,並且殺該隱的人要受到七倍的懲罰。
比如基督教宣揚愛的同時,卻又創造權威。想要獲得上帝的愛,就要尊重這唯一神,無條件的服從上帝的聲音。
4
宗教在中國的傳播方式
首先,宗教會用人們對死亡的恐懼進行傳播。死亡,是人類無法避免的話題。在幾乎所有的宗教中,都有對人死後的描述,密宗的一些文獻如《度亡經》,對人死後的幾天發生的事情有很具體的說法。
時至今日,可以說,人們並沒有徹底了解死亡,人們也非常恐懼死亡。而宗教,可以非常好的緩解人們對死後的恐懼。只要遵守他們的教義,死後就會到達天堂或是西方極樂。包括一些恐怖組織,不斷的給自殺性爆炸的極端分子洗腦,告訴他們死後就可以進入天國,更把這些人的死亡看成是一種榮譽。
其次,宗教也很好了利用人們的負罪感。在基督教中,任何對主的懷疑、沒有遵守教義的指導或是在禱告時不虔誠,都是在犯罪,是對仁慈的父最大的褻瀆,會受到懲罰。這些懲罰是或是未來軀體上的疾病、或是事業上的阻礙等等。牧師們在傳教的時候也會宣傳很多與此相關的故事。
中心思想就是:一個人不信上帝,後來不行了。死後也會下地獄。
至少在我所接觸的這幾個教會,牧師的講道方式就是這麼的簡單、粗暴。在這裡我們先不評價牧師們的溝通水平,可能是他們作為「權威」已經習慣了。
而且大部分信徒,文化水平並不高,太高深的理論反而不利於傳播。就好像李白的詩為什麼會膾炙人口,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朗朗上口,並且簡單易懂。
在宗教教義來看,我們這些不信主的人,他們稱之為「外邦人」是需要被拯救的,不然世界末日那天我們都會下地獄。這無疑是給予他們深刻的使命感。
宗教的種種儀式,比如入會前的洗禮,會給人們帶來一種歸宿感,和人們舉辦婚禮、或時加入某個團體的宣誓是一樣的。經歷過這場儀式,就是自己人了,尤其是某些原生家庭不快樂,不幸福的人,往往更喜歡這一點,他們在原生家庭沒有滿足的潛意識的願望,在宗教里可以得到很大的緩解。這也正常,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歸宿,不管是精神世界還是現實層面。
從社會層面上講,為了適應「中國市場」,很多教會把耶穌描述成了亞洲人。因為之前有過這種現象,在傳福音的時候,很多人會認為耶穌是西方的神,管不了東方。現在耶和華變成亞洲人,在我看來,這跟孫悟空是韓國人的幽默程度是一樣的。不過也可以理解,要想在發展更多的信徒,當然需要本土化。
從商業角度講,以基督教為例,應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商業模式之一,《聖經》是世界上銷量最多的書籍,第二名是毛主席語錄。就是因為這樣,教會也成為了某些人牟利的工具,據說最大的直銷組織-安利。就是以基督教的方式傳播的,想想的確很類似。
比如:教會講道、讚美,唱歌。直銷組織開會、喊口號、唱勵志歌曲;
牧師是教會的權威,通過這個權威來傳經授道,並且還有很多代表性的信徒講課,說自己信主的經歷,直銷組織也會創造權威,並也有「成功人士」講自己加入這個組織的經歷,如果你仔細聽過,兩者的話術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信徒們把人「拉」到教會信主,自然會得到福報。直銷組織把福報變成了金錢和榮譽。
信徒們是帶著上帝的愛去傳播福音,直銷組織也是帶著有愛的、偉大的事業去幫助人。
耶穌把自己的身體和寶血貢獻了出來,給信徒贖罪用。信徒們當然會感恩戴德,根據人類最原始,最樸素的互惠原則,回報給教會以虔誠的信仰和實際的供奉。
對死亡的恐懼、負罪感、使命感和歸屬感以及榮譽感和對愛的渴望,這些綜合因素加在一起,構成了基督教傳播的心理因素,上面的這些感受放到企業文化里也一樣適用,至於政治家的操作方式,不是今天討論的話題。
5
請人們為什麼會信仰宗教
一部分是因為原生家庭不幸福,也就是童年期沒有得到父母恰到好處的愛,很多家庭不僅僅沒有愛,而且還很殘忍,在孩子那幼小的心靈里印刻上了很多痛苦的回憶。這裡的案例太多,每每想到,真的感覺到孩子好像生活在地獄一般。
得到愛是每一個嬰兒的需求,在愛中長大的孩子才會有安全感,能夠很踏實的愛別人,並且有較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但現實不是童話,很多人並沒有在愛中長大的經歷,這種遺憾到了成年,宗教往往能夠成為他們的歸宿。
宗教在某種層面可以給予他們愛,只要他們信仰宗教,按著宗教的要求行事。就可以得到那上帝無微不至的愛,這種愛在至少表面上是無條件的愛。
在教會裡,可以看到大部分的信徒是老年人,也就是50後或60後。我曾經見過一些老年人在洗禮之後痛苦流涕,和他們溝通了解就會知道。這些人在童年期所經歷的種種,他們這代大部分人,在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匱乏感是十分嚴重的。
他們的童年,是一段十分艱難的日子。很多連飯都吃不飽,甚至有餓死兄弟姐妹的經歷。精神上的匱乏不必說,那麼多兄弟姐妹,不知道下一頓要吃什麼,他們當年唯一的目的是要活下去。父母也無暇照顧那麼多的兄弟姐妹,精神層面更是無法滿足。
童年期那巨大而痛苦的回憶,只能自己消化。我們都知道,在人越早年發生的事情,對人的影響越大。而在老年的時候,那些童年期未能得到的關愛,未能滿足的願望,刻骨銘心的痛甚至還有那些難以忍受的屈辱。沒有地方可以存放。而宗教,成為了他們可以釋放這一切的歸宿。
他們把自己的痛苦融入到更大的宗教之中,宗教給了他們很強大的支撐,宗教的教義和上帝指導給了他們方向。自己的痛苦可以和上帝訴說。或是給了他們一個嶄新的視角,自己的痛苦不過是沙漠里的一粒沙。
當然,有些人選擇了藝術、有些人選擇了心理學,還有些人把這些痛苦投射到下一代身上。
還有部分人,和宗教似乎達成了某種合作,他們並不是真正的信仰什麼,而是把宗教當成了解決自己良心不安的避難所。只要犯了錯,就進行認罪禱告,然後繼續犯錯。新聞中曾經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家人全家信主,但全家一起配合騙婚。因為可以進行贖罪禱告,所以他們沒有任何良心上的不安。
還有一部分人因為現實生活中的挫折而信仰的宗教,挫折多種多樣,包括有的家長因為初中的女兒學習不好感到巨大的恥辱,因為他是博士,他的妻子是碩士,他無法接受女兒的學習成績,因此產生的巨大的痛苦和不解。
當然還有宗教最虔誠的信仰者,正是這部分人帶給了宗教最核心的生命力。
6
宗教與科學
宗教是科學與未知之間的緩衝地帶,當我們的祖先在看到電閃雷鳴無法解釋的時候,他們只能把這個壯麗的景觀解釋為神的傑作。
二戰時期美軍的飛機因事故墜落在東南亞的一個與世隔絕原始部落里,美軍看他們衣不遮體當時處於人道考慮給他們從飛機裡帶來了一些食物,這樣這個部落的居民驚訝不已。
二十年後美國人重返部落看看他們現在的生活,居然看到部落的居民在一個長者的指揮下在祭祀著一個用樹枝編成的飛機模型。這個模型幾乎成為了這個部落的圖騰,成為了他們的上帝。
現代人可以解釋電閃雷鳴, 但我們人類還處於嬰兒期,當我們面對暗物質、量子糾纏甚至五維或更高維度的空間時。我們的心態,和我們的祖先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似乎這些東西只有上帝能夠製造出來。
如果沒有宗教的緩衝,當人類面對這些奇異的發現時,如何控制住自己的驚訝和恐懼?
我相信,在未來,人類可以解釋現在看來很神奇的事物,在想前探索的過程中,也會有更神奇的事物出現,宗教同樣的,可以起到相應的作用。
7
宗教為何存在 何時消亡
宗教因為愛的渴望、對未知的恐懼、死亡的不解而存在。至於何時消亡。我認為只要人對死亡這個終極問題一天不了解,對愛的渴望一天不消亡,只要有未知的事物存在,宗教就會存在。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的理性越來越發達。尼采說過:「上帝已死」,傳統的宗教越來越無法「感召」一個人。在近代的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中已經體現。
漫威的人物中,各種各樣的能力者、「變種人」已經可以對抗這宇宙的「創造者」,他們也是上帝的象徵。在《美國眾神》中,傳統的神因為人們不在供奉,法力漸失。而新的「神」,電視之神、電話之神、網路之神則發力無邊,傳統神的地位受到了史無前例的威脅。
在現實層面,體現在對傳統婚姻觀、友情和親情的全新理解上。從某些方面講,這是一種進步,但也會付出相應的代價。
我們的祖先把對神的敬畏投射到了樹木、山川或是電閃雷鳴之上。當今隨著人類的不斷進化,套在頭上的緊箍咒越來越松,封印即將被打開。
理性和神性都是世界的一部分。
下面附上一首應景的歌,周杰倫的《以父之名》
TAG: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