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墨胡楊展現生命之美

水墨胡楊展現生命之美

「守望」——六人胡楊水墨作品展海報。

深圳商報記者 梁瑛

「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三千年的傳說,給古老的胡楊樹披上了一層傳奇的面紗。近日,「守望」——六人(鄒明、肖舜之、盧野、呂劍利、陳少林、呂德虎)胡楊水墨作品展在深圳美術館開幕,深圳觀眾可以通過六位藝術家的筆觸,感受沙漠神樹所帶來的視覺和心靈的震撼。

四個新疆人、一個桂林人和一個深圳人,此次以胡楊為主題的專題展是六位畫家近年來在新疆寫生的一次集中展示。他們多次到新疆阿克蘇沙雅和昌吉木壘胡楊林體驗生活、現場寫生,奇特的大自然給了他們深深的震撼,雖然他們各自有不同的領域,人物、山水、花鳥各具特長,面對胡楊,他們找到了一個共同點,用心畫之,和而不同。在這批作品裡我們同樣感受到一種來自藝術的震撼,許多大製作,最大的畫幅兩米四高,近十米長,大都八尺、六尺相拼組合,可以感受到藝術家作畫過程的激情澎湃。六位畫家從不同的體驗表現了各自的感受,壯美、蒼茫、剛勁、博大,既有情懷,也有生活,呈現的是一種氣勢,讓人們感受到生活與藝術相融的力量。

作為兀立於西域大漠戈壁上的英雄樹,千百年來,胡楊成為頑強不息的生命精神的象徵。這個在極度惡劣環境下生長的樹,是被文學化了的典型,而在此次畫展中,六位藝術家,從各自的生活出發,用不同的筆法,賦予了它別樣的況味。

畫展的發起人、深圳畫家鄒明曾多次到新疆寫生,每一次都要畫胡楊樹,鄒明說,他在胡楊的身上找到了一個年過六旬的人的生命體驗。他用水墨和綜合材料表現胡楊的蒼涼,「如果說一開始畫胡楊是萌於衝動與激情,而時間長了則走入情不自禁的境地,在那裡似乎可以找到自己內心世界的訴求。靜下心來去思考,生活、生命這樣平實而又肅慎的課題,在胡楊身上似乎都可找到不同的解讀。」

來自桂林的畫家肖舜之形容第一次見到胡楊林的感受,「震撼難以言表」,「那一片胡楊林在我眼中就是一片悲壯的古戰場」。他筆下的胡楊展現出生命的頑強掙扎,在作品《永恆》中,胡楊穿越了幾千年,看遍了世間的滄桑歲月,而這一株株樹開裂的枝幹,彷彿在訴說著她的不平凡經歷。猶如一雙無形的眼睛,注視人類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作為來自新疆的畫家,盧野筆下的胡楊是絢爛的,他用多彩的筆墨畫出胡楊所象徵的生命的綠色,其中一幅作品被他命名為《春》,他說:「胡楊屬於新疆,就像新疆人的倔強;胡楊是傲岸的,猶如新疆人的風骨;胡楊是蠻荒的,他絕無巧奪天工的美飾雕琢;胡楊是堅毅的,他超乎尋常的神性與偉大;胡楊是綠色的,這生命之綠延伸著人類的夢想。」

畫家呂劍利是第一次深入胡楊林實地寫生,生命的震撼與視覺衝擊注入到了從未有過的感受之中,變為一種特殊的藝術理解及表達方式,在他的作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評論家用獰厲來形容他筆下的胡楊,在呂劍利看來,胡楊「造型別緻、疏密相間,是那樣的和諧統一,不離不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株胡楊就是一個生命的輪迴;一個葉片就是一朵孤傲的蓮花。」

在軍旅畫家陳少林眼中,胡楊林總是縈繞著一首古老的歌謠,見證了人世的滄海桑田,「為了讓後來者了解這片土地的往事,胡楊樹從恐龍時代至今一直保持著原貌,將靈魂和軀體緊緊擁抱在一起,守望著一代一代的人類來這裡解密昨天,解密過去,又塵封當代。」在作品《古老的歌》中,畫家描繪了他想像中的一切,在胡楊樹下還有一群人在彈唱著古老的歌謠。胡楊樹那酷似五線譜的年輪里記錄下了歌謠的旋律。乾涸的恐龍骨架、古老車輪印痕,都給畫面增添了詭異而悲壯的氣氛。

青年畫家呂德虎更喜歡金秋過後的胡楊,「那種凄涼、悲壯、滄桑、壯闊讓我覺得更加可歌可泣!有的如戰死沙場的英雄手握寶劍屹立不倒、有的像一個舞者揮長袖在風中舞蹈、有的像雄鷹傲視蒼天、還有的像一隻雄獅護衛這片土地。」他的作品行筆如作篆籀,以積墨、潑墨、破墨、宿墨互用,虛實、繁簡、疏密的統一,渾厚華滋,興會淋漓,遒勁有力,有縱橫奇峭之趣,深得傳神之妙。

肖舜之的掙扎,鄒明的蒼涼,盧野的絢爛,陳少林的詭異,呂劍利的獰厲,呂德虎的悲愴,六位藝術家的作品猶如六面鏡子,展現出不同的心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商報 的精彩文章:

滴滴服務平台登陸台灣市場

TAG:深圳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