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千禧世代的完美主義:嚴以律己,嚴以待人

千禧世代的完美主義:嚴以律己,嚴以待人

千禧世代的完美主義:嚴以律己,嚴以待人
Credit: 銳景創意


完美主義正在興起,但這並不是個好消息。英國巴斯大學的Thomas Curran和約克聖約翰大學的Andrew Hill發現,相較於以前的人,如今的大學生更渴望方方面面達到完美,這最終可能會損害他們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研究團隊將完美主義定義為:對成就的非理性渴望,對自己和他人過分吹毛求疵。這種不切實際的高期望會造成緊張和壓力;從長遠角度看,這將大大損害人們的健康和幸福。

他們採用「多維度完美主義量表」,收集了164個人的數據,以及1989-2016年的41,641份數據——調查對象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的大學生。他們探究了三種類型的完美主義:自我導向型(對完美的非理性渴望)、社會要求型(他人給予過多期望)、他人導向型(對他人施加不切實際的標準)。


結果發現,當代大學生的完美主義傾向顯著高於過去的大學生——無論哪種類型。在1989-2016年期間,自我導向型完美主義增長了10%,社會要求型完美主義增長了33%,他人導向型完美主義增長了16%。也就是說,無論對自己還是他人,當代大學生都有著更高的期望。如今,為滿足社會期望,年輕人競爭激烈、力求成功。他們覺得,只有完美才能帶來安全感和價值感。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社交媒體。原始數據顯示,社交媒體將年輕人置於永恆的攀比中,最終導致他們對自己不滿意——包括身材、生活方式等各個方面,因為人們會在社交媒體上造假。由於無法達到(不切實際的)標準,人們變得更加獨來獨往——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很失敗。當然,這只是個假說。


當代大學生的完美主義還表現在:他們更渴望取得完美績點,並和同齡人進行比較;他們更渴望掙錢;他們更渴望獲得良好教育(學歷);他們更容易設定很高的職業目標……

如今,學校鼓勵學生彼此競爭,提升社會階層和經濟階層。1976年,只有半數左右的高三學生希望取得大學(college)學位;到了2008年,比例增長到80%。然而,實際取得學位的人數比例的增長速度沒有跟上。在1976-2000年期間,期望取得學位和實際取得學位之間的人數比例差翻了一倍,並且依然在持續增長。


研究人員稱,完美主義可能會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相較於十年前,在學生群體中,抑鬱症和焦慮症的患病率、自殺率均有所增加。


本文譯自 zmescience,由譯者 Rare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鳥類殺手」腺果藤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