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多年後,獵奇只為停留在精神的軌跡

多年後,獵奇只為停留在精神的軌跡

記得從前有人說過:「男要讀王小波,女讀周國平。」基本上,我在書城閑逛的過程中,是鄭重的將王小波的書穩穩地放置在原處,而後再未曾翻閱過。喜歡他的人,對他大有褒獎,而不懂他的人,譬如我,只能收回自己誠心,朝另一領空飛去,自由駕馭馳騁。

雖說在前者的結語中誤入隊列,栽了跟頭,但在後者中,還是穩穩的拿回了信念。畢竟,周國平的書,帶給人許多精神領域,假想以及真實的靜與平和。那些淡定中,洋洋洒洒出竅的文字,如他所作的書名一般,《安靜》走在《各自的朝聖路》。

兩年前,通過網路視頻,聽了幾期周國平老師的講座,言談之間,匪有所思,很多簡單言語,入進心扉,而後對他的作品更是欲罷不能的熱愛,狂愛,深愛。

每當在夜深人靜時,總會不由得從書架上取下那幾部著作,隨意翻頁,隨意閱讀,在塵埃落地時,在花開兩岸邊,一分一秒,由時間自由划過邊際。雲祥影朵,寂靜之間,閃爍著光影星輝。

很難說,自己是抱著讀文的樂趣,將那一本本厚實的紙張逐頁翻完,畢竟,不曾到達的年輕的經歷,還是易被束縛在那些所謂的「感同身受」的決判與體悟中。縱是良久深思,神思,慎思,也不全懂那些個究竟,是在講著怎樣殷切繁雜的心聲

他在迷茫中給出肯定答案,光亮處,只得自己獨身前往開採生機。譬如行於迷霧中,雖歷著萬水千山,卻終不見永恆負累的路途,迷迭花香,楓舞櫻飛。

當我整理思想,準備落筆寫下一些自認為好的語段時,發現,整本的書籍已經做滿了標註,而,每一根劃線的背後,掩藏著對它無盡期許與沉默寡言的慨嘆。自然,也是決不允許自己用隨意的方式,零縷散漫的處理那些被譽為經典的經典句段。

不過,還是在沉默中,暫時的壓抑了潛意識,但在意識的選擇中,從前隱忍的內容已在光速之外,百秒衝刺般,自揮發著它爆破與突現的凜冽。自然,這靜定後的言語,是在用力梳理後,以自問自答的方式,在內心,與己為伍。

我想,我大致是可以理解那些言語背後最想表達的喟嘆。朝聖的心路歷程,他不斷不斷強調《與世界建立的精神關係》,以守望者的心,記錄《在沉默中面對》,縱時光遠去,世本無路,也不能輕易忘卻回家的路,畢竟現實中《人人都是孤兒》,而《愛的反義詞》不是孤獨。

所以,得出這樣明確不需爭執的結論,也一再表明那些經過深思熟慮後的結語:「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愛和孤獨其實是同一種情感,它們如影隨形,不可分離…現實的人間之愛不可能根除心靈對於孤獨的體驗,在兩個不懂品味孤獨之美的人之間,愛必流於瑣屑和平庸」。

這是他精神的偉大之處,稜角清晰,立意明確,在情感上互相保全,各成其就。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