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2017年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揭曉 阿里雲飛天首獲特等獎

2017年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揭曉 阿里雲飛天首獲特等獎

近日,中國電子學會正式公布了2017年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 阿里雲主導的「飛天雲操作系統核心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這是該獎項設立15年來首次頒發的特等獎。

中國電子學會成立於1962年,是中國科協一級學術團體,歷史悠久、影響廣泛,50年多來持續推動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每年評選一次,選由院士領銜專家組評定,主要獎勵在電子信息領域科學研究、技術創新與開發、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和實現產業化方面取得卓著成績或者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要求技術創新性突出,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顯著,推動行業科技進步作用明顯。

「阿里雲是一家以技術為驅動力的商業化公司,正是由於我們過去9年不計成本的投入自主研發飛天操作系統,才造就了今天市場上的競爭優勢。飛天獲得電子學會科技進步獎首個特等獎,意味著阿里雲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方面取得的成功獲得權威專家們的認可和鼓勵。」 阿里雲首席架構師唐洪表示。

飛天(Apsara)操作系統是由阿里雲自主研發、服務全球的超大規模通用計算操作系統。它可以將遍布全球的百萬級伺服器連成一台超級計算機,提供。2018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當天,飛天再創世界紀錄,實現了每秒32.5萬筆交易峰值,每秒25.6萬筆支付峰值。

事實上,飛天所代表的雲計算新技術,與數據新能源為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帶來的產業變革才剛剛開始。不止電商,通過飛天,阿里雲以在線公共服務的方式為社會經濟提供計算資源、互聯網範式和數據智能,支撐包括生產製造、金融、物流等各行各業在內的全社會雙11。

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阿里雲總裁胡曉明介紹:「阿里巴巴在18年的發展過程中沉澱了強大的技術基礎,今天也在把這樣的技術能力通過飛天,通過阿里雲的公共雲服務,推向市場,不僅為城市大腦服務,也為中小企業和創業者服務。

當新能源、新技術、新零售、新金融和新製造逐漸彙集成一個基於互聯網的新經濟體,飛天的使命是把阿里巴巴積累18年的技術與商業能力,包括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能力服務客戶,用互聯網和數據智能的範式去武裝各行各業行業,為線上線下互動、供應鏈互動等做好鋪墊。

2017年,11月15日,基於飛天操作系統的ET城市大腦成功入選了國家科技部公布的首批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名單。除了城市大腦,阿里雲ET大腦還在工業、醫療、環境方面構建開放平台,打造人工智慧與重大產業結合的跨界開放生態體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虹軟開放視覺人工智慧引擎 以AI賦能行業創新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