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美國NASA衛星監控中國黃河20年:黃河入海口變化驚人

美國NASA衛星監控中國黃河20年:黃河入海口變化驚人

世界文明基本上都發源於河流,中國的華夏文明也是如此,黃河和長江兩條大河成了中國古代文明的搖籃。黃河更是被稱為「母親河」。但顧名思義,黃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地球上沉積量最多的河流。

隨著黃河流動到下游地區,水流會逐漸減慢,水中攜帶的泥沙也會緩慢的沉澱並積累起來,因此,黃河入海口也會「生長」。1989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監測了黃河在渤海入海口的樣子,衛星的自然彩色圖像顯示了,黃河含沙量巨大的河水向東南匯入渤海,黃河泥沙沉積起一片暗黃的三角洲。同時,含沙量巨大的河水與藍色的海水也產生了「涇渭分明」的奇觀。

但在20年後的2009年,當NASA衛星再一次監測這裡時,黃河三角洲發生的變化卻令人矚目。20年前,黃河還以東南彎曲的弧形注入渤海,但是20年後黃河入海口變成了一個「人」字,此前東南方向的出海口被堵住,黃河在這裡掉頭向東北方向匯入渤海。

事實上,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黃河三角洲的下游正在被改造,這是為了用來控制黃河的洪水和保護沿海地區的發展。在1996年,黃河的主河道被堵塞,迫使黃河轉向了一個新的地點。到了2009年,在入海黃河的作用下,一個新的半島已經形成,而舊的入海口半島則已經退縮了。

NASA在官網上寫道:這一段海岸線的變遷可能是因為工程師們急於實現一個新的效果——西北部的海岸線上擁有大量的油氣井,而改造這個入海半島可以給油氣田提供庇護。

除此而外,改造黃河入海口可能還改進了三角洲地區的綠化和植被覆蓋情況,比如改在生態環境和恢復三角洲地區的濕地生態。但是這一結果並不能在衛星照片中表露出來——因為1989年的衛星照片攝於2月,而2009年的衛星照則攝於6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氣象愛好者 的精彩文章:

零下50度?內蒙古迎接極寒天氣,中東部冰凍模式即將開啟!

TAG:中國氣象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