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激素治療-臨床指南與個體化選擇
GIF
終身學習的路上,有你有我
GIF
———————————————————
———————————————————
1
月
21
日
GIF
周
日
Dr. M帶您學習國內會議
IBD激素使用:臨床指南與個體化選擇
高 翔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2018山東腸病國際論壇,暨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炎症性腸病臨床焦點研討會,與2018年1月6日在山東濟南召開。此次會議專門針對IBD治療中糖皮質激素的使用展開深入的探討,國內眾多IBD領域的專家參加了此次會議。
來自廣州中山六院的高翔教授,在會議中做了一個精彩的報告,題目為:IBD激素治療-臨床指南與個體化選擇。高教授詳盡介紹了中外臨床指南對於糖皮質激素治療IBD的描述,同時對激素個體化治療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理論充分聯繫實際,非常實用。
下面請看Dr.M為您整理的聽課筆記
會議內容提要(點擊回看)
1855年Thomas Addison確定了腎上腺以及某些相關功能障礙的後果,1935年第一個商品化的糖皮質激素(可的松)上市,1948年糖皮質激素首次被用於一例29歲的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並獲得意想不到的臨床療效。
由於人們逐漸認識到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多方面的作用,逐漸將其應用到更廣泛的臨床領域, 而且不斷研發出新的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的用法用量
小量(
中量(7.5 mg-30 mg/日 )強的松/甲潑尼龍 癥狀較輕
大量(>30 mg/日)強的松/甲潑尼龍 疾病活動期
使用頻率:早晨一次服 / 隔日給 / 每周3-5日間歇給 / 必要時每日分次給。
作用部位:全身或局部。
注意事項:正確使用可發揮療效,濫用會帶來危害。
糖皮質激素的劑量與療效和副作用的關係
用法
療效
副作用
小劑量 每日一次
+
+
中劑量 隔日
++
++
中或大劑量 每日一次
++
++
分次給/日
+++
+++
靜脈衝擊
++++
++++
糖皮質激素長期治療的副作用
Cushing』s;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骨質疏鬆症;水/鈉瀦留;男性化;嚴重CNS疾患;消化道疾患;細菌感染 ;病毒感染;腎上腺分泌不足;生長延緩;骨質疏鬆;白內障;動脈硬化。
糖皮質激素在風濕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
針對不同疾病採用不同劑量;逐漸減葯,防止反跳。病情平穩後應用維持量維持,因人而異尋找最低的維持量,以避免醫源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或不全。
強烈的應激反應,必要時加藥。激素用量過大,不易減撤的患者應及早聯合用藥(免疫抑製劑)。應低鈉/高鉀飲食,補蛋白質。補充維生素VitD2 5,000U及補鈣。預防感染。
糖皮質激素在IBD中的臨床應用
用於誘導治療:激素是第一個證實對急性CD有效的藥物。1979年發表於Gastroenterology的文章指出, CDAI在150-450的活動期患者,使用潑尼松,0.5-0.75 mg/kg/天,76%患者在第8周能取得緩解。
急性CD的激素用量:美國, 潑尼松30-40mg /天,16周緩解率61%;歐洲,潑尼松60 mg /天,6周緩解率為83%;法國,潑尼松1/mg/kg/天,7周緩解率為92%。
使用激素無法達到粘膜癒合。法國的研究結果顯示,7周緩解率為92%,僅29%患者達到完全粘膜癒合。
激素治療1年後的結果:
規範激素在IBD的臨床應用
即使在生物製劑時代,激素在IBD中的使用率仍很廣泛。減少激素相關不良反應,規範激素劑量、減量過程及用藥時間不容忽視。
中國指南:
全身作用激素相當於潑尼松0.75-1mg/kg/天,達到癥狀緩解開始逐漸減量,每周減5mg,減至20mg/天時每周減2.5mg至停用,快速減量會導致早期複發。
布地奈德3mg tid,一般在8-12周臨床緩解後改為3mg bid,延長療程可延長療效,但超過6-9月再無維持療效。
ECCO指南(歐洲):
布地奈德:用於輕-中度活動、病變局限於回盲部、回末的CD。
全身作用激素:用於5-ASA效果不佳的輕度活動UC;中重度活動UC;中重度活動性,病變局限於回盲部、回末CD;病變廣泛的活動性CD。
盡量減少激素使用,提高無激素緩解率。
義大利指南:
重度UC,靜脈激素是急性重度UC患者的主要治療方式。激素類型和劑量沒有統一的規範。使用甲潑尼松(0.75-1mg/kg每天)和可的松(100mg qid)是等效的。不同注射方式(連續輸注或泵入)是等效的。
重度CD,推薦的劑量為甲潑尼松0.75-1mg/kg/天或等量。每天最大的劑量為60-80mg。
激素足量最長使用2周。當出現應答時,應轉化為口服激素,48mg/天甲潑尼松或等量。
推薦在8-12周內,每周減量4-8mg直到完全減停。
IBD患者激素的個體化治療
靜脈激素使用的臨床經驗:每日用量不必超過60mg,每天一次給葯,通常在5~7天產生應答,大約60%患者對靜脈激素完全應答,產生應答後逐漸減量,5mg/wk~2wk,全療程3~4個月。
通過兩個病例探討激素使用的個體化給葯:
病例1 :
40歲男性,主訴:反覆排粘液血便9年,確診UC,左半結腸病變。
2008-2011,疾病輕中度活動,使用5-ASA,可緩解,但每年發作2-3次。
2011-2012,疾病輕中度活動,全身及局部激素治療,可臨床緩解,但激素依賴。加用硫唑嘌呤(AZA),因白細胞減低停葯。
2012-2014,中重度活動,每年發作1-2次,藥物效果不佳或不耐受。拒絕手術,使用類克可獲得部分臨床緩解,但發生肺部感染。使用阿達木無效。使用甲氨蝶呤出現胃腸道不能耐受。使用環孢素出現胃腸道反應、乏力,不能耐受。期間進行了2輪激素治療,2014年2月開始再次足量激素治療。
2014年至今,2014年2月開始激素逐漸減量,至美卓樂6-8mg維持至今,嘗試加用他克莫司、反應停均無效或因不良反應不能耐受。激素治療期間補充鈣及維生素D,輕度骨密度減低,未發生嚴重感染。
從這個病例,可以從特殊人群小劑量長期激素維持的可行性角度,總結一些個體化治療的經驗。
病例2:
27歲女性,主訴反覆腹痛8年余,確診CD。2-4處小腸病變,無併發症。
2009-2013,腹痛,半年左右發作1次,未治療。
2013-2015,確診CD,輕中度活動。激素依賴,減量至美卓樂4mg癥狀再發;阿達木治療半年,不能達無激素緩解。加用硫唑嘌呤(AZA)。
2014.10因備孕自行停用AZA。腸內營養2周效果不佳。
2015-2016,2015.2開始再次激素治療,減量過程中加用甲氨蝶呤,激素減量至2片開始出現腹痛。2015.8再次加用足量激素治療,加用AZA;2015.10懷孕要求停用AZA。激素2片+口服部分腸內營養維持至足月分娩期間補充鈣及維生素D,檢測骨密度正常。
2016.10-2016.11 沙利度胺治療。
2016.11 要求妊娠,停用沙利度胺,要求2粒激素維持治療。
從這個病例,可以從妊娠期小劑量激素維持治療的角度,總結一些個體化治療的經驗
妊娠前及妊娠期患者激素的應用:
(1)妊娠前無重要臟器損害,病情穩定1年或1年以上,細胞毒免疫抑製劑停葯半年,激素僅用潑尼松≤10mg/d維持時不影響妊娠
(2)妊娠期間應慎用激素,應用最低有效劑量,最好潑尼松<20mg/d。
如出現病情活動時,重度危及生命則需立即終止妊娠
如病情評估後仍可繼續妊娠,則酌情加大激素劑量(潑尼松≤30mg/d),建議使用潑尼松,潑尼松龍、甲潑尼龍,不推薦使用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
妊娠3個月內使用激素可能增加胎兒唇齶裂風險,因此不推薦妊娠3個月內使用中高劑量激素。
長期使用激素進行治療的患者,在分娩時應使用應激劑量。
(本文內容基於學術會議個人聽課筆記,不代表講課專家觀點,僅供個人學習交流)
本周精彩內容提要(點擊回看)
關注
IBD
學術情報官
TAG:IBD學術情報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