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混亂:如何成為失控時代的掌控者

混亂:如何成為失控時代的掌控者

【導讀】崇尚秩序,熱愛整潔,偏愛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對大部分人來說,就像一種根植於內心的本能,因為這通常意味著情勢盡在掌控。受這種「本能」驅使,我們從來沒有質疑過秩序帶給我們的好處,以及混亂帶給我們的麻煩。

心理學家丹尼爾·基爾申鮑姆(DanielKirschenbaum) 、勞拉·漢弗萊(LauraHumphrey)以及謝爾登·馬利特(Sheldon Malett)

找來了一組大學生學習一個短期課程,課程目標是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技巧。學生們被隨機分成三組。第一組是控制組(對照組) ,研究人員只告訴了他們一些非常簡單的時間管理技巧,比如每半小時至一個半小時就休息5~10分鐘。第二組和第三組是實驗組。研究人員不僅告訴了他們時間管理的技巧,還給他們講了具體如何操作。研究人員告訴第二組以月為單位制訂學習計劃和目標,告訴第三組以天為單位制訂學習計劃和目標。研究人員預測,試驗組的表現應該比控制組更好,在兩個控制組中,第三組的表現又會勝過第二組。

實驗結果推翻了三位心理學家的預設。第三組的表現最糟糕。一開始,第三組學生每周學習20個小時,但到後期減少到了8小時。控制組的表現也沒好到哪裡去,雖然學生的學習更連貫,但學習時間從每周15小時減到了10小時。第二組表現最好,他們以月為單位制訂學習計劃,每周學習25個小時,到課程末期學習時間還略有增長。可以看到,第二組的學習時間是第三組的兩倍。

實驗結束後,研究人員繼續跟蹤了一年,發現學生的成績表明實驗發現的三種趨勢依然在延續:第二組學生成績最好,控制組的學生原地踏步,而第三組學生成績繼續下滑。

為什麼會這樣?研究人員提供了兩種解釋。第一,每天制訂學習計劃太花時間和精力,大部分學生放棄這種做法是遲早的事。

第二,一旦學生沒跟上日程表的進度,他們就會對自己感到失望,學習動力也沒了。這兩種解釋聽上去都挺合理。

這裡引出了另一個問題:為什麼每天制訂計劃的學生總是跟不上進度呢?

天有不測風雲。今天你感冒了,明天水管工要來修水管,後天有朋友突然要來你所在的城市。一個太過具體的日程表是容不下這些突發情況的。所以,計劃要寬鬆一點,留些餘地給突如其來的麻煩,也留些餘地給突如其來的機會。

很多讀者熱衷「斷舍離」的生活方式,迷戀整理術的方法技巧,秩序讓生活更舒適高效;還有的讀者執著鑽研自控力、專註力、刻意練習、思維導圖,試圖建立一種思考和學習習慣上的秩序。

2014年,倫敦地鐵工人爆發了一次大罷工,導致全城270個地鐵站關閉了171個,大部分乘客都使用了跟平時不一樣的乘車路線上班。有意思的是,罷工結束之後,並不是所有人都恢復了原有的上班路線。大約有5%的乘客繼續留在了新發現的路線上!換句話說,因為這次罷工的震動,反而給了這些人一個發現更好路線的機會。蒂姆把這種震動叫作「任意的震動」(arbitrary shock) ——沒有精心布局,沒有特定方向,就這麼隨機地、簡單粗暴地給你震動一下。這對你來說可能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新機會。

人們常說專註才能帶來高效,我們應該盡量迴避讓自己分心的人和事。美國梅奧醫學中心的心理學家阿密特·蘇德(Amit Sood) 博士建議我們關掉電視,退出電子郵箱,做一些注意力訓練去鍛煉大腦。心理健康網站PsychCentral上有一篇文章也給出了類似建議:盡量不受外界干擾。天哪,他們也不看看自己的網站,一水兒的贊助商鏈接,什麼去皺霜、兩性健康、保險,全是讓網友分心的事。

為了避免分心,有些人求助於哌甲酯(即「利他林」) ,這是一種中樞興奮葯,據說可以使服藥者集中注意力。

為了保持專註,科學作家卡羅琳·威廉姆斯(Caroline Williams)甚至不惜親自前往波士頓,在哈佛大學和波士頓大學附屬的一個注意力與認知實驗室讓人用電磁脈衝「戳」自己的左額前葉,就為了治好某個神經學家診斷的「注意力缺失綜合征」。

哈佛大學謝利·卡森(Shelly Carson)的研究小組對該校部分學生過濾干擾源的能力進行了測試。比如,你正在一家吵鬧的餐館和別人交談,如果你能夠輕而易舉地忽略周圍的雜訊,將注意力放在自己正在進行的談話上,那說明你的抗干擾能力很強。實驗結果顯示,一些受試者抗干擾能力很弱,他們總是被周圍的聲音和景象打擾。

不少人認為抗干擾能力弱是一個缺點,但事實上,這部分學生恰恰具有更強的創造力。當研究人員將目光放在那些較早表現出創意天賦的學生,結果發現他們有的已經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有的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有的已經製作了優秀的舞台劇,引來全國媒體爭相報道;有的手握專利發明。這部分學生總共25人,其中22人過濾干擾源的能力偏弱。和伊諾一樣,他們就是很容易分心,很容易受到「無關」之事的干擾。但是,誰能肯定這些無關之事就是真的無關呢?

本文源自《混亂:如何成為失控時代的掌控者》

需要本書電子版的朋友

在我的公眾號:奧丁彌米爾回復:008即可得到下載地址!

這個世界的雜亂無章,無法測量、不協調,即興,缺憾,不連貫,粗糙,凌亂,隨意,模稜兩可,曖昧不明,麻煩,變化多端,甚至骯髒……它們,也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人們總是喜歡整齊,總覺得有序比混亂好,總是從有序中獲得好處,卻忽略了無序帶給我們的益處。作者認為,有序、整齊意味著過分僵硬、脆弱和無創意。這本書揭示了響應能力、應變能力和創造力比以往更大的價值,這些價值與無序有著很多內在聯繫,甚至可以說正是來自無序和混亂。作者的理論對個人和企業尋求創意前沿有許多潛在的益處,對社會的發展影響深遠。

照本宣科的演講只會讓現場聽眾昏昏欲睡;

遭遇到魯莽的對手,再謹慎的指揮官也會不知所措;

偶然的分神可能就在不經意間給作家帶來靈感;

為了達到量化目標,人們反而會制定有悖常理的激勵措施;

整潔的辦公室讓員工感到無奈和厭倦;

唱反調的人貌似偏離了團隊和諧,其實獨具慧眼;

最後完成更多工作的,是不整理收件箱的那個員工;

當我們對在線問卷視而不見時,反而找到了靈魂伴侶;

不少人認為抗干擾能力弱是一個缺點,但事實上,這部分人恰恰具有更強的創造力。

需要本書電子版的朋友

在我的公眾號:奧丁彌米爾回復:008即可得到下載地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讀四本書 的精彩文章:

TAG:月讀四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