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歐洲古典油畫技術美的文化形式因素
古典油畫技法始自公元14世紀,主要指歐洲15、16世紀尼德蘭和義大利的油畫技法[1]。技術是人類在利用和改造自然過程中形成的經驗、知識和技能[2]。在古典油畫中,技術指其材料、形式和精神等因素。技術美指技術領域裡存在的美,是美的本質的直接展現。油畫技術美的形式是指作品的造型、色彩、素描等技術手段和審美價值。
古典油畫寫實造型體系的技術美
西方油畫自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承襲古希臘的寫實美學傳統,並結合自然科學建立起透視解剖、明暗法則、色彩規律等寫實技法理論,我們謂之「西方寫實油畫」。
其實寫實油畫並不僅僅是對事物作表象上的再現,而是在展現畫家對寫實語言與描繪對象的理解,是一種思維方式,只有運用這種思維方式才能真正地做好寫實,畫出「實」的內容和「實」的情趣。同時,這也是一種整體的思維方式,是藝術家明確的藝術追求與科學理解、切實感受的渾然統一,它不僅包含了比例、空間、構成等要素,還有最重要的、貫穿於藝術家整個生命的精神格調,它是一種思想和信念,是從嚴謹的科學性出發並高於其上的,對科學性的理解。所以傑作是高尚的精神格調和卓越的藝術技巧的統一體。
對於寫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識,但是「實」不僅僅等於「細」,細有頭,而實無限,而且表象上的實也要和精神上的實結合地恰到好處。歷代大師很多都採用寫實手法,但是他們各有自己表達「實」的方式,並形成完美的風格。比如倫勃朗的思想情感就不能用達·芬奇的「實」來表現,卡拉瓦喬的氣質就不能以提香的「實」來代替。所以精神和技巧是要渾然一體的,否則畫面就會不協調,失去整體的藝術效果。
古典油畫以「實」的具體面貌出現,但畫面中的整體結構如色塊比例、黑白分布等抽象因素都被巧妙地隱藏了,而這些,正是古典繪畫深厚傳統的精華,也是決定古典油畫完整性的重要部分,需要我們特別地加以關注和研究。
古典油畫明暗素描體系的技術美
西方古典寫實油畫的特徵之一是講究明暗調子,藉此在二維平面上顯示物體的三維立體感。西歐中世紀繪畫的明暗表現不太成熟。明暗法在文藝復興盛期才達到成熟,達·芬奇對此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認為既然客觀世界中的物體受光照以明暗方式顯現形象,那麼繪畫也應以明暗表現為主,他使用圓球體受光變化的原理,首創明暗漸進法,即物體上由明到暗的過渡是連續漸變的,沒有截然的分界。
明暗畫法既包括通過描繪客觀事物的光影關係和固有色深淺,來表現體積感和質感,也包括主觀處理的黑白關係,如卡拉瓦喬是畫面明暗處理卓越的大師,他作品中的明暗不僅體現了客觀的光影關係,而且很好地形成了畫面的幾何構成,將偶然的光照效果與必然的畫面構成完美結合,表達了形體和結構;而且,他常通過光影關係對細節作概括處理,讓細部隱藏起來,因為瑣碎的細節會削弱畫面的整體感。因此明暗畫法是一種重要的素描能力,它使畫家通過刻畫適度的明暗關係來解決表現明度、質感、畫面結構等問題,所以凡是明暗素描基礎紮實的畫家都能自如地把握形體,並使色彩表現適度到位,較好地達到寫實描繪的目的。
古典油畫固有色體系的技術美
固有色,是指一個物體不同於另一個物體的特有色彩,即一個物體在完全脫離其環境影響下的色彩。在繪畫實踐中,固有色是指畫家描繪時僅注重對象色彩的明暗深淺變化,而忽視環境色彩對所繪事物色彩影響的畫法。嚴格地說,在19世紀60年代法國印象派產生之前的油畫色彩都屬於固有色體系,如中世紀的畫家用固有色作畫,而且因為尚未掌握透視法則和明暗規律,畫面形象是平面化的;14世紀義大利畫家喬托開始把寫實風格和明暗遠近法結合起來,邁出了寫實繪畫的關鍵性一步;16世紀的達·芬奇以獨特的明暗畫法創造了二維畫面上的立體感。但是在認識色彩方面,他們多少都把暗部理解為僅僅是光線變暗而不存在色彩,即暗部色彩是亮部色彩的簡單變深。
其實,古典寫實油畫的固有色體系與之描繪技法密不可分,當時的主要技法是透明罩染技法,就是先畫單色素描,然後在其上層層罩染,即採用透明單色多次薄塗,通過顏色的重疊得到複色,表現了單純、飽和的物體固有色彩;而印象派畫家則是直接調和多種顏料,並以小色點的交織來得到複色,捕捉和表現豐富多變的條件色彩。就技術性而言,採用罩色媒介與透明純色的技法稱為「間接畫法」,作畫程序複雜、速度緩慢,但穩定性好,歷經幾百年色彩依然如新;而調和並置色彩的畫法稱為「直接畫法」,作畫簡便,可以暢快地表達畫家的即時情感,但使用此法不慎容易造成顏料之間的化學反應等不良後果,有些作品未經百年就已變色龜裂,損壞嚴重。
綜上所述,古典油畫歷經數百年的傳承,在造型、素描和色彩等方面形成了成熟的體系,其再現真實的表現力是其他材料技法所無法企及的,是世界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科技進步、攝影技術高度發達的圖像時代,人們反而更加註重手工操作能力而越來越親睞古典寫實風格的油畫,所以它也越來越成為精英藝術而長盛不衰。
TAG:雞哥愛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