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成不了李小龍,可以成為生活的藝術家
微信讀書
《生活的藝術家》
——李小龍
文鄉鴻 圖網路
落葉飄零
風和雨愉快地嬉戲
窗外的一片微黃的葉子
絕望地依附在枝丫上
我摘下葉子
給了它一個家
把它放在了書里
如果不是親自讀到,真不敢相信那個功夫巨星,有一顆如此細膩的詩意的心。
再欣賞以下一段摘錄,以領略李小龍思想里的辯證與智慧:
謙遜並不是放棄自傲,而是用一種自傲替代另一種自傲。
是否存在發自內心或者出於天性的忍讓,這一點很令人懷疑。忍讓需要在思想上下工夫,也需要自制。同樣,仁愛的行為也很少有不經過深思熟慮的。因此,它們有些是虛偽的、有些是矯揉造作和虛情假意的,這與我們的慾望和自私形成的制約很有關係。我們應該謹防那些認為沒有必要裝作善良和行為端正的人。這些連一些表面上的掩飾都不肯去做的人,往往是最墮落,最殘酷無情的人。表面的掩飾通常是通向真誠的必不可少的一步,它是真誠情緒溢出和固化的一種形式。
- 1 -
讀了這本書後,你就會知道李小龍不單是一個武術家、動作巨星,還是一個能研究哲學、能寫散文詩歌、有著弘揚中華武術與追求實現自我的信仰的藝術家。
《生活的藝術家》,主要通過對李小龍的日記、書信和生活感情等文字精心編著,真實地記錄了「功夫巨星」李小龍一生的生活和思想。它給你呈現的不只是一個戰無不勝的功夫之王,還是一個熟諳柏拉圖與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運用老莊「無為」的道家思想去詮釋功夫真諦的思索者。
李小龍不僅僅是一個武功高手,還有著哲學家、心理學家、作家、詩人、藝術家、演員等多重身份。而在這裡,我只想談談功夫與哲學對李小龍一生的影響。
功夫、哲學,是李小龍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主題。假若李小龍只學了功夫,沒有在美國的大學裡研讀哲學,或許他就達不到後來的武學成就,也創立不出「截拳道」——攔截拳頭之道。反過來,假若李小龍研讀了哲學,卻未曾修習功夫、未曾領悟功夫「以無形為有形」的真諦,那他也就未必深受老莊的道學思想所影響、所引導。
可以這麼說,他那些對功夫的深刻理解、以及對人生的明了洞見,那些泉涌而出的智慧,都是功夫與哲學在他身上積極作用的結果。
初觸哲學之時,李小龍原本是更熱衷於向西方哲學探尋功夫之道,他認為這樣的話,可以換一個角度去審視中國功夫。但在外走了一遭之後,他還是回到了老莊道學這裡。水,是老莊道學中的核心意象。「水處下而不息」、「水無定形而容萬物」、「水無利齒而能吞噬一切」,天下之柔莫若水,天下之剛亦莫若水也。
水的處下、水的無形、水的破壞力、水的以柔克剛,我們大都知道,但也幾乎只停留在知道層面而已。李小龍卻從中參悟了功夫不在「抗」,而在「避」;不在一招一式,而在無招無式。而這些理解都是他後來創立「截拳道」的雛形思想。
讓我們根據演義里小說中的那些武學泰斗、俠之大者的記憶,試著在腦海中呈現出一代宗師該有的風采,看能否從中看見李小龍的影跡,能否看見李小龍立於水邊,參悟著「水」的學問。
中國功夫的修鍊向來就是自我的修鍊,是「人的修行」。武學的旨意,並不在追求一招一式的殺人技,而是在強身健體的同時鍛造習武者的身心,追求「無我、無心、無物」的空無境界。這恰與老莊道學相契合,與哲學中關於「意志」與「表象」的辯論相關聯。而又恰好這三種東西都在小龍的腦子裡,在那顆自信而熱愛思考的頭顱里碰撞、生出火花。正是這些,成就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李小龍!
他並沒有沉溺在由「好萊塢巨星」「功夫之王」等聲譽名望堆砌起來的喧囂浮華的名利中,而是始終葆有寧靜的心境,有著明確的人生追求——在生活的每個層面都力求完美,渴望成為一個生活的藝術家。
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我相信,他不但會成為武學上一代承前啟後的開山宗師,更會成為他在不同場合里對不同人無數次談及的「生活的藝術家」!這毋庸置疑。
- 2 -
那怎樣才是李小龍所追求的「生活的藝術家」呢?或者說,所謂的「生活的藝術家」該怎麼去理解呢?
書中有這麼一段論述:
李小龍明確地表達了他對人生的追求:「習武是我的個人選擇,演員是我的職業。雖然我在生活中主要扮演的是這兩個角色,但我最希望的是能實現自我,成為一個生活的藝術家。」而李小龍所說的「生活的藝術家」,是指一個個體的成長過程,即一個人通過運用自己的獨立判斷,成為一個在身體上、心理上以及精神上完整的人。
由是,所謂「生活的藝術家」,就是一個在身體上、心理上以及精神上都獨立完整的人!
身體上的獨立完整,就是強身健體、潔身自好。自幼習武,終成一代武學泰斗,卻未曾耀武揚威、恃強凌弱,他在身體上自然是獨立完整的。
心理上的獨立完整,就是思想端正、獨立思索。熱衷在武學與哲學的探尋中,始終思考著功夫的真諦,而又在對「水」的格物致知中葆有一份寧靜的心境,他在心理上自然也是獨立完整的。
精神上的獨立完整,就是解放自我、實現自我。截拳道,名為「攔截拳頭之道」,實乃「走向自我解放之道」,放下一切招式套路,不拘泥於任何規則法則;他在力爭自我上進的同時,卻又無爭於世,只求實現自我;他在精神上更是獨立完整的。
身體上的獨立完整是錦上添花,心理上的獨立完整是舉足輕重,精神上的獨立完整是不可或缺。
總有人身有所困,甚至身有殘缺,無法在身體上保持獨立完整。但若他能在心理上、精神上保持獨立完整,思想端正、獨立思索,解放自我、實現自我,那我也認為他就是一個生活的藝術家。
而要解放自我、實現自我,就不能囚禁自我。用李小龍的話來說就是:
「一旦你有了圓心,就一定會有周長。在周長之內,以圓心為中心活動,你就成為奴隸。」
不要為自我設定中心,不要自我設限,生命才會有很多可能,人才能走更遠的路、看更遼闊的風景。
而無論選擇了什麼樣的職業、身份,只不過是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但只要人在路上、路在腳下,目的地、共同的目的地,都該是成為一名「生活的藝術家」。
有人會拐錯路口,有人會死在途上,也總有人會抵達。雖不是所有人都會抵達,但每個人都該是——在路上。
只要在路上,就算成不了李小龍(事實上也不必要成為另一個李小龍),卻有機會成為一名生活的藝術家。
- End -
留言扯乎?
你眼中的李小龍,是怎樣的存在?
TAG:亂吃八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