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簡史:24個關鍵詞,講盡兩宋風雲
1、陳橋兵變
唐末五代,天下大亂,兵強馬壯者,自立為王、為帝。短短五十餘年間(907—960),更替五個王朝;中原王朝鞭長莫及之處,割據政權林立。後周顯德七年(960)正月初一,傳言契丹和北漢聯兵南下,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率軍北上抵禦,兵至陳橋驛,眾將嘩變,擁立趙匡胤為帝。趙宋王朝自此誕生。
2、平定割據
趙宋立國,周邊尚有荊湖、後蜀、南漢、南唐、北漢諸割據政權。宋太祖趙匡胤與宰相趙普定下方略:先南後北,依次平定割據,統一天下。之後,太祖、太宗兄弟,相繼收復荊湖、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之分裂與戰亂狀態。但亦有史家認為,先南後北的統一戰略,平定了割據,卻錯失了收復燕雲的時機。
3、杯酒釋兵權
唐朝安史之戰,唐末藩鎮割據,五代兵變頻仍,原因在於中央權威下降,兵驕將傲,軍閥得以擁兵自重。宋太祖立國後,於建隆二年(961)七月初九宴請石守信、高懷德等禁軍高級將領,席間勸其交出兵權,在杯盞交錯、談笑風生間,和平地化解了自殘唐五代以來一大遺患,史稱「杯酒釋兵權」。
4、科舉取士
太祖之弟趙光義繼位後,於太平興國二年(977)舉行科舉考試,錄取進士109人、諸科207人,另有191人考試未及格但「賜及第」,共取士507人。此前,儘管也有科考,但每榜取士不過十數人。太平興國二年的科舉,宣告一個全面通過科舉取士的時代自此來臨。太宗武功不及乃兄,卻完成了從「武功開國」到「文治天下」的轉型。
5、宋遼之戰
宋朝與遼國接壤,宋朝欲收復五代時失去的中原故土——燕雲十六州,遼國也有意揮鞭南下、經略中國,故,兩國時有征戰。從宋太宗第一次北伐,到「澶淵之盟」簽訂,宋遼之間比較大的戰爭,少說已發生過十數次,雙方各有勝敗。大體來說,宋朝的北伐固然都無功而返,遼國的南侵也基本上都遭到挫折。
6、澶淵之盟
景德元年(1004)閏九月,遼國再次揮兵南下;十一月,真宗御駕親征。在澶州前線,宋人用弩箭射殺遼軍統軍蕭撻凜,在戰場得利的情況下,同意跟遼人議和,最後達成「澶淵之盟」,宋遼約為兄弟之邦,和平相處,宋朝願每年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資助遼國,不過通過邊境貿易,這筆錢實際上又流回宋人之手。
7、泰山封禪
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一生做了兩件大事,一是簽訂澶淵之盟,實現宋遼一百餘年的和平;二是於大中祥符元年(1008)至泰山封禪。真宗封禪泰山,有其苦心,他是庸常的守成之君,缺乏太祖、太宗那樣的「克里斯瑪」權威,所以需要通過封禪泰山的儀式,讓上天為他的皇位加冕,以增進君主的權威。
8、宋夏之戰
景祐五年(1038),李元昊脫宋自立,自稱皇帝,建國號「大夏」,自此引發宋夏之戰的征戰。宋朝在戰場上失利,但雙方的整體實力不可同日而語,特別是宋朝的經濟實力,遠非西夏可比。當西夏拒絕臣服於宋王朝、或者挑釁宋王朝時,宋廷便對西夏實行經濟制裁:關閉榷場、停止互市,最後居然能夠迫使西夏就範。
9、慶曆新政
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在位期間,國家承平日久,難免弊病叢生,外有西夏挑釁,內有冗官冗政,財用不足。慶曆三年(1043),仁宗起用范仲淹、富弼、韓琦為執政,推行新政。不過很快范仲淹便離開權力中樞,後人多以此認為,「慶曆新政」失敗了,但實際上,新政並沒有明確的廢止時間,部分舉措也在推行。
10、嘉祐盛治
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雖非無弊,但總的來說,這四十年間,可謂政治清明,社會安定,商業繁榮,百姓富足,文化昌盛,足號「盛治」。宋人說:「慶曆、嘉祐之治,為本朝甚盛之時,遠過漢唐。」明人說:「慶曆、嘉祐之治,號為太平。」明末王夫之對宋朝評價不高,也不得不承認:「仁宗之稱盛治,至於今而聞者羨之。……宜其治之盛也。」
11、熙寧變法
仁宗去世後,繼位的宋英宗只是一個過渡性的君主,在位只有五年。他的兒子宋神宗卻是有為之君,即位未久,便於熙寧二年(1069)厲行變法。變法由王安石主持,是一聲涵蓋了行政、社會與經濟領域的一攬子改革。其是非得失,歷來頗多爭議。在我看來,熙寧變法的實質,便是試圖以政府之力,將宋朝建成一個更具近代性質的國家。
12、元祐更化
神宗英年早逝,年幼的哲宗繼位,由高太后垂簾聽政。高太后同情保守派,起用司馬光等舊黨,廢罷新法,史稱「元祐更化」。熙寧新法在推行過程中,確實出現了種種問題,授予反對派口實;但保守派上台,完全廢棄新法,斥逐新黨,雖說事出有因,卻推動了北宋末黨爭往極端化發展。
13、海上之盟
政和年間,收復燕雲故土心切的北宋第八位君主宋徽宗,遣使泛海赴金,與金人訂立滅遼復燕的盟約,史稱「海上之盟」。宣和五年(1123),宋王朝借金人之手,收復燕雲,實現了自太祖立國以來,列祖列宗念茲在茲的夢想。徽宗洋洋得意,命人制「復燕雲碑」,立在燕山府延壽寺,宣示自己的不世功業。
14、靖康之變
在聯金滅遼的過程中,宋朝將軍力疲弱、兵不能戰的致命問題暴露在金人眼皮底下,也激發了金兵揮鞭南下的野心。宣和七年(1125),金人大舉而下,圍困開封,但無功而返;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人再次兵臨開封城下,並於次年扣押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掠奪了大批金銀而去,並扶植了偽一個傀儡政府:偽楚。北宋滅亡。
15、建炎南渡
金兵圍困開封城之際,康王趙構僥倖逃過此劫。靖康二年(1127)五月初一,趙構在宋朝的南京(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是為宋高宗),改元建炎。偽楚的張邦昌派人獻上傳國璽,表示歸政於趙宋。隨後,宋高宗一路南退,渡淮河、長江至越州、杭州,顛沛流離,一度流亡海外。最後才在杭州站穩腳跟,定杭州為「行在」。
16、紹興和議
南宋與金國交戰多年,宋收復不了中原,金也平不了江南,雙方只好停戰議和。紹興十一年(1141),兩國達成和議。跟從前的「澶淵之盟」相比,「紹興和議」無疑是屈辱性的:宋割讓岳飛收復的唐州、鄧州,以淮水—大散關為界,並每年向金進貢銀廿五萬兩,絹廿五萬匹,還向金國稱臣。不過和議的達成,也給了南宋生息休養之機,隨後金國放宋徽宗靈柩、高宗生母韋氏歸宋。
17、隆興和議
宋王朝第十一位皇帝、南宋第二任皇帝宋孝宗即位後,欲收復中原,起用老將張浚,發起「隆興北伐」,但在符離被金軍擊潰。兩國再次議和。第二次和約,南宋略爭回一點面子:對金不再稱臣,改稱叔侄;「歲貢」改稱「歲幣」,數額減為每年銀絹各二十萬兩匹。因隆興和議達成的和約在乾道元年(1165)正式生效,故又稱「乾道之盟」。
18、三朝內禪
南宋前期的皇位繼承有一特點:以內禪的方式傳位。紹興三十二年(1162),高宗將皇位禪讓給養子趙昚,是為宋孝宗,從此宋朝皇祚又回到宋太祖一脈;淳熙十六年(1189),孝宗禪讓於光宗。但宋光宗是一名不成器的皇帝,又患病無法理政,知樞密院事趙汝愚聯合太皇太后,於紹熙五年(1194),以光宗批有「歷事歲久,念欲退閑」八字為由,迫使皇帝退位,由光宗之子、嘉王趙擴繼位,是為宋寧宗。
19、慶元黨禁
宋寧宗朝,外戚韓侂胄專權,罷黜朱熹,貶斥趙汝愚,打壓同情趙汝愚的道學門徒,並將道學定為「偽學」,加以禁絕,凡韓侂胄所不喜之人,都可以被列為「偽學逆黨」。因其時年號為慶元,史稱「慶元黨禁」。直至嘉泰二年(1202),朱熹已逝世,韓侂胄才弛偽學之禁。史家認為,「慶元黨禁」使得「南宋乾道、淳熙年間的學術繁榮一去而不復返」。
20、開禧北伐
權相韓侂胄是主戰派,崇岳飛而貶秦檜,在他主持下,追封岳飛為鄂王,改秦檜謚號為「謬丑」。開禧二年(1206),韓相發動北伐,但諸路大軍均以失敗告終。次年,韓侂胄在上朝途中被將士挾持,殺死於玉津園。主和派的史彌遠執掌大權,於是宋金罷兵議和,於嘉定元年(1208)訂立「嘉定和約」。
21、端平更化
南宋第五位皇帝宋理宗於紹定六年(1233)親政,改元「端平」,並展開一系列新政,包括罷黜權相史彌遠的餘黨、任用清正守法的杜范為相、平反理學、起用真德秀、整頓財政、澄清吏治,政局為之一新。時人稱「端平更化」為「小元祐」。宋理宗與宋仁宗是兩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但理宗終未能恢復仁宗之治。
22、端平入洛
恰如北宋末,金國在遼國的背後崛起,宋朝聯金滅遼,引狼拒虎;南宋後期,蒙古軍團也在金國背後崛起,南宋重蹈覆轍,聯蒙滅金,端平元年(1234),宋師收復故土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和南京應天府,史稱「端平入洛」。但入洛的軍事行動,打破了脆弱的宋蒙聯盟,從此南宋與蒙元進入直接的軍事對峙。
23、襄陽之戰
自宋蒙進入戰爭狀態之後,襄陽是兩軍爭奪的門戶。端平二年(1235),蒙古兵分三路攻宋,中路大軍兵鋒直指襄陽。宋蒙襄陽第一次大戰,宋軍大敗,襄陽失守;嘉熙三年(1239),宋將孟珙克服襄陽,旋又棄守;淳祐十一年(1251),李曾伯再次收復襄陽;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元軍再次大舉進攻襄陽,大軍圍城之下,襄陽守將呂文煥於咸淳九年(1273)投降。襄陽城的失守,意味著南宋的防線全線崩潰。
24、崖山海戰
元軍破襄陽城之下,直逼南宋臨安。德祐二年(1276),南宋第七任皇帝、五歲的恭帝投降。但此時南宋尚未滅亡,因為恭帝的哥哥益王趙昰、弟弟衛王趙昺在大臣的保護下,順利逃出臨安城,一路流亡南下。趙昰在福州被擁立為帝,改元景炎,是為宋端宗。但兩年後,端宗便病逝了。宋臣又擁立趙昺為帝,改元祥興。祥興二年(1279),宋師在崖山海面展開最後的大戰,全軍覆滅,大宋王朝宣告滅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這位軍統特工與戴笠齊名,為了陞官,他娶一位品行不端的女子為妻
TAG:搜狐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