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宋為什麼這麼孱弱

兩宋為什麼這麼孱弱

兩宋歷史上分為:北宋與南宋,均為趙姓江山,建國三百餘年間,有過北宋神宗年間經濟總量佔全世界GDP百分之八十的輝煌,也有過徽宗、欽宗二聖被金國俘虜剋死他鄉的悲劇,有過包拯這樣名垂青史的清官,也有過秦檜這種賣主求榮的佞臣,有過傀儡皇帝張邦昌、劉豫,也有過忠肝義膽的一代名將岳飛、韓世忠,公元一二七九年,宋氏江山走到了盡頭,當陸秀夫背著年僅六歲的趙昺投海殉國後,漢人統治的中原又一次陷入了自五胡亂華之後的黑暗。

1、重文輕武

經濟如此強盛的兩宋為什麼會如此孱弱?

自宋開國之後,重文輕武是國家的大方針策略,太祖皇帝深知黃袍加身的危險性,處心積慮的謀劃的了著名的「杯酒釋兵權」,將兵權牢牢的攥在自己的手中,那個時候他就知道「槍杆子出政權」這個道理,用各種榮華富貴來拉攏武將,使開國功臣沉迷於享樂,因此宋立國之後,功臣大多得到了善終,這於明朝是一個鮮明的對比,為了不再複製唐末節度使藩鎮的割據,太祖搞起了皇家禁軍這套軍事策略,國之精銳均編入禁軍,從起初的二十萬,到仁宗年間的八十萬,因此水滸傳中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林衝起碼官職不是施老先生的杜撰,這套建軍思路早期為鞏固統治是非常有利的,因為軍隊由皇帝直接領導,他的目的是鞏固皇帝不被自己人篡權,而在保衛邊疆、抵禦外敵上,大宋的皇帝並沒有想那麼多,因為區區歲幣便可保邊疆幾十年的太平,錢能解決的事情,那都不是問題,直接造成了宋朝軍隊的孱弱,禁軍長期無戰事,疏於訓練,腐化嚴重,根本不堪一擊,澶淵之後,仁宗對西夏的用兵驗證了太祖皇帝這套建軍思想是行不通的,神宗年間王工安石曾經施法改革軍事,且有些許效果,但整個國家這種「重文輕武」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無法挽回,這是兩宋孱弱的主要原因。

2、思想的腐化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經濟的過分強盛,造成統治階級過分的自信和對異族野心的過低估計。對比歐洲中世紀黑暗的統治,華夏大地的北宋子民早就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社會的最底層的農民都擁有豐富的生活資料,科技、文化、醫學的高度發展,人民生活充滿了幸福感,縱觀世界歷史,任何封建王朝都無法企及,加上宋朝以薪養廉的官員政策,促使了宋朝官員的清廉,官逼民反的衝突甚為少見,統治階級很好的管理著這個頂峰期間擁有世界GDP百分之八十的國家,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風平浪靜。

3、宋時代的終結

時間來到了宋徽宗執政的時期,經濟依舊十分發達,金國的崛起讓趙佶看到了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希望,聯金抗遼看起來如此的完美,重文輕武的一百多年來,宋朝軍隊戰鬥力早已是喪失殆盡,舉棋不定的外交政策(一會兒聯金抗遼,一會兒聯遼抗金),宋徽宗重用佞臣、殘酷的政治手段,加劇這個富庶的國家,彈指間滅亡,徽宗草草退位,也無法挽回徽欽二聖被擄走的命運,剋死他鄉也成為中國古代史上最為悲催的二位皇帝,廉王趙構雖說最終拉起一隻隊伍退至臨安,中興四將的數載努力,保住了半壁江山,然天下大勢已定,雖立國百餘年,卻只能俯首陳臣、苟延殘喘的存在著,最終難逃被蒙古鐵騎蕩平的命運,陸秀夫背著趙昺崖山投海,標誌著兩宋這個中國歷史上最發達的封建國家徹底的退出了歷史舞台。

有道是:崖山之後無華夏,或許這就是宿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濤的窩 的精彩文章:

澶淵之盟,兩宋時期最後的遮羞布

TAG:大濤的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