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月雲起︱拿什麼拯救你——讀《復活》有感

五月雲起︱拿什麼拯救你——讀《復活》有感

拿什麼拯救你——讀《復活》有感

文/五月雲起

「嗯,看來只好這樣辦了。您自己也得生活呀。」

……

「何必算賬呢?我們的帳上帝會算的。」她說,那雙烏黑的眼睛淚光閃閃。

……

「請您原諒!」

這是卡秋莎最後對聶赫留朵夫說的話。這個生活在當時社會最底層,為活命做了妓女的女人,用她心底的善良和仁慈,救贖了那個她深愛的男人,也救贖了自己。

看列夫?托爾斯泰寫的《復活》,總體上心情還是愉悅的,雖然社會中充斥著不公、虛偽、冷漠、血腥、殺戮、和黑白顛倒是非混淆,但男女主人公的境遇和精神世界卻越來越明朗和清晰,就像在迷濛灰暗的天空里,瞥見彩虹一樣振奮人心。

書中對女主人公喀秋莎的描寫可謂惟妙惟肖,美麗的容顏,斜睨的眼睛,醉酒的媚態,少女的純真,對戀人的柔情,都活靈活現,儘管遭遇種種不幸和不公,卻依然選擇原諒和寬容,還一心為獄友們著想,託人斡旋。雖然曾經的行當為人所不恥,但誰人無過?況且骨子裡本性的良善正反襯了她的形象——妓女都能心懷慈悲,對勞苦大眾鳴不平,對於社會和法律的主宰者來說,他們又做了什麼呢?

至於聶赫留朵夫,書中的男主人公,他從最初的上流社會的窮奢極侈,到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再到後來的奔赴西伯利亞,為坐牢的犯人奔走相告,托熟人,告御狀,四處奔波。他的轉變是巨大的,雖然初衷只是為了贖罪,最終還是大徹大悟,可喜可賀。通過他的掙扎、矛盾,更體現了他的轉變,特別是精神層面的改變歷程充滿艱辛,所以才難能可貴。對於聶赫留朵夫這個人物的塑造,妙就妙在改變上,生在上流社會,耳濡目染的惡習,幾乎成了身體的一部分,能真心摒棄,無異乎割肉再塑,重生一樣,讓人為之動容。按現在的說法,就是不論他以前做過什麼錯事,一旦誠心改過,並勇於承擔責任,都是值得讚許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正是人性的魅力所在。

一個是喪失廉恥,出賣肉體的妓女,一個是虛偽冷漠,不負責任的貴族少爺,兩個看似無可救藥的人,最後都得到形象和精神的升華,讓人性走出混沌迷亂的重圍,重放光輝,作者的苦心可見一斑。

由此想到,在拜金主義盛行的當下,某些德行的退化和缺失,是不是也需要某個契機來激活和復甦?拿什麼來改變這一切?也許,拯救我們的,是努力的汗水,受傷的眼淚,心中的信仰,磨練的苦難,或者更是我們自己。

作者簡介

五月雲起,原名李鳳娟 黑龍江龍江縣人,喜愛文學,愛好攝影、讀書、旅遊。希望用文字溫暖每一個朝朝暮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夏秋冬 的精彩文章:

侯月蘭︱一封家書——寫給小哥哥的信

TAG:春夏秋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