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晚年談不抵抗丟東北:沒有人給我下命令,是我自己的決定
原標題:張學良晚年談不抵抗丟東北:沒有人給我下命令,是我自己的決定
張學良是中國近代極具爭議性的歷史人物,他的很多舉動和決定都直接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東北易幟完成祖國統一,西安事變實現全面抗日。但人們最津津樂道的事,也是張學良最受人詬病的地方則是他奉行「不抵抗政策」,導致東北淪陷敵寇之手。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一夜之間,瀋陽失守,四個月後,東北淪陷。而這一切,少帥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難辭其咎。一時間,舉國憤慨,張學良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被冠以「千古罪人」的罵名。
那麼,作為東北之主,張學良到底為什麼要奉行「不抵抗政策」,把家鄉國土拱手讓給殺父仇人日本呢?
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歷史書、不同的歷史學者給出了不同答案,但也都是有很大主觀性的片面之詞。那我們不妨聽聽張學良自己是怎麼說的。張學良晚年接受採訪時被問及這個問題,他毫不迴避,給出了正面答案。
張學良說:「愛護我的人說不抵抗是中央政府給我下的命令,其實不是的,我這個人向來不推卸責任,我自己做的事我自己承認,不抵抗是我自己的主意,沒有任何人給我下過命令。」
至於選擇「不抵抗」的原因,張學良坦言是自己判斷失誤,也是他一個人的錯。當時他自知打不過日本,也知道日本蓄意挑釁就是希望中國抵抗,以便名正言順開啟侵華惡行。所以張學良不抵抗是為了在打不過的前提下獲得道德上的正義性。但令他沒想到的是,即便是他不抵抗,做一個乖寶寶,日本還是無恥地選擇了繼續侵略。他的「不抵抗」不但沒能讓日本的陰謀落空,反而讓日本不損一兵一卒輕易拿下東北。
其實後來的西安事變與之前的東北淪陷也有很大的關係,張學良因為「不抵抗」丟東北被國人痛罵,他一直背負著沉重的思想負擔。日本人殺他父親,奪他國土,這樣的國讎家恨讓年輕的張學良做夢都想著報仇雪恨。所以他不惜兵諫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正如宋美齡所言,張學良西安事變不要錢,不要地盤,他只要犧牲。因為他急於抗日,急於報仇,急於雪恥,也急於擺脫「千古罪人」罵名,急於成為「民族英雄」。
不論是不抵抗丟東北,還是西安事變後被幽禁54年,張學良晚年說他對自己做過的所有事從不後悔,因為作為一個軍人,從小父親就教育他,自己做的事,後果必須自己承擔。這也是西安事變時,張學良拒絕周總理和楊虎城的建議,執意要親自護送蔣介石回南京的原因,或生或死,或槍斃或監禁,他要自己去面對。
對於歷史,對於中國,張學良做出過卓越貢獻,也犯下過彌天大錯,這就是一個歷史人物的複雜性,或贊或罵,都是後世之人的自由,或褒或貶,也都是他應該承受的評價。
TAG:小白兔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