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島國,英國人為什麼沒有日本人那麼愛吃魚?
文|艾栗斯
在吃魚的文化上,東西方一度相去甚遠。
吃魚在東方是一件風雅的事情,魚羊一起成「鮮」、「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治大國如烹小鮮」、「春季吃江鮮」……等等情形不勝枚舉。從周朝起,吃魚就是上層的風尚、身份地位的象徵。
直到今天,魚肉因其優質高蛋白,也被認為常常食用可以聰慧明目,臨海而居的日本民族更是一餐不可無魚,靠海吃海的他們,食物構成中魚肉扮演了重要角色。
同樣是島國,英國比日本對魚肉的熱情要低得多。雖然有著長達11450公里的漫長海岸線,以及佔據優良漁港如布利克瑟姆帶來的歐洲第一魚類捕撈量,但直到維多利亞時代之前的英國飲食文化里,魚肉都不是主要的肉食來源,甚至是比牛羊肉低一等的食材。相比於中國「能吃天上飛的不吃地上跑的,能吃水裡游的不吃帶翅膀的」的選擇,英國人的食物鏈按照地位高低分別是:鳴禽(雞鴨)、牛羊肉,最後才到魚類,因為魚肉「營養不良」且需要吐刺的不優雅,在英國魚肉一度被認為是下等人才會食用。
天主教認為魚肉不算肉,所以每周五的齋戒日就是「吃魚日」。莎士比亞時期也曾廣泛認為魚肉「營養不良」,多吃無益。在莎翁的名著《亨利四世》中就有:「這種不苟言笑的孩子從來不會有什麼出息……他們平常吃的無非是些魚類,所以他們都害著一種貧血症。」歐洲王室曾經流行吃一種外形恐怖的「七鰓鰻」,但「七鰓鰻」細究起來其實都不屬於魚類。
直到今天,英國的人均魚肉攝入量仍遠遠低於日本。東南部寬闊平原的肥沃耕地與溫帶海洋性氣候吹拂過的優良牧場,都為英國本土的畜牧養殖提供了充足的餘地,也給英國人的餐桌帶來了更多的選擇。並且英國吃魚都喜歡吃魚排,把魚頭尾去除、剔除骨刺再進行烹飪,吐魚刺這種事情對他們來說難度太大。
不過食物的選擇很多時候並不來自於個人口味,過去的時間裡,地理與宗教為人們做出過選擇,在進入現代社會以後,科技發展與社會形態演變交織出的路徑,又將人們的口味選擇帶往新的方向。
比如說18世紀拖船漁網的發明,使得英國海上大捕撈的漁業產量飆升,魚類這種廉價的食材首先餵飽了沿海地區民眾的肚子。到了十九世紀英國鐵路發展狂飆猛進的時代,鐵皮蒸汽穿過英格蘭的寧靜鄉間,將新鮮魚肉運輸到全國範圍,尤其是人口爆髮式增長的新興城市,那裡有數以萬計被工業化浪潮衝擊著進入工廠的勞工階級。對他們來說,新鮮又便宜的魚肉是其補充蛋白質性價比最高的選擇——或者說,是鐵路開啟的新紀元、城市和人口的博弈為他們做出的選擇。
為了魚肉出口的紅利,以及養活更多的人口。從1944年到1976年的二十多年,英國不惜多次發動海軍進行「鱈魚之戰」。
1944年是冰島共和國剛剛成立的日子,對於這個新成立的國家來說,附近海域里豐富的鱈魚捕撈量是其賴以生存的主要資源(漁業資源一度佔到冰島出口資源的70-80%),但早在15世紀,這裡就是歐洲各國漁民豐收的狂歡地,英國人在其中分到的「蛋糕」數一數二。
1893年時,統治冰島的丹麥人就曾向英國政府提出索賠,認為英國人發明出的拖網漁船造成的過量捕撈,嚴重傷害了他們的漁業利益。從二十世紀起,英國的拖網漁船浩浩蕩蕩每日在冰島海域打撈得不亦樂乎,截止二戰以前,英國人在冰島水域的捕魚量就已經達到他們在其他海域捕魚總量的兩倍以上,1952年的捕撈量更是達到了142萬噸,大有掏空冰島生存資本的趨勢。英國和冰島圍繞「鱈魚」的一系列爭端就此展開。二戰之後,冰島先後於1958年、1971年和1975年單方面宣布擴大禁漁區到4海里、12海里,以致最後的200海里。為了爭奪民眾的口糧、寶貴的漁業資源,雙方都派出艦隊開進了冰島海域,英國最多一次曾派出17艘驅逐艦和19艘護衛艦在內的50艘戰艦,海戰幾乎一觸即發,最後在美國和北約的勸說下英國才不爽地承認了冰島的禁漁區權利。
為了吃魚,英國的很多漁民在二戰中成為了民族英雄。
二戰期間,希特勒部隊在英國周圍水域布置了許多致命的水雷,為了維持正常的捕魚活動及海域進出,英國政府不得不號召大量漁民把水雷找出來(格林姆斯比成了英國最重要的掃雷地區)。掃雷的方式是採用專門的掃雷艦,艦上有種鋸齒形的金屬掃線,當它靠近水雷時,會切斷掛著水雷的金屬線,水雷迅速浮出水面,被炮火擊中後再沉下去。
二戰中有超過6萬名漁民被徵召去掃雷,清掃了超過一萬六千枚水雷,因此喪生的人達到一萬四千五百人,二百五十多艘英勇船隻在當值時被擊沉,換來的是安全的漁業捕撈海域。直到今天,一個由退役的拖網漁船打造成的博物館,還專門講述著這段往事。
※「黑暗料理」?英國人不服!他們說我們還有國菜「炸魚薯條」!
TAG:亞歐研究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