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支代表隊」:清華培養拔尖人才的「原創秘笈」

「三支代表隊」:清華培養拔尖人才的「原創秘笈」

原標題:「三支代表隊」:清華培養拔尖人才的「原創秘笈」



(清華大學舞蹈隊的新疆舞。左為水利工程系1959級學生、時任清華舞蹈隊政治輔導員兼團支部副書記胡錦濤,右為無線電系1963級學生蘇文漪。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摘要:清華「三支代表隊」人才輩出,還有些牛人竟然同時是「三支代表隊」成員。水5班的胡錦濤在校期間就是其中一位,既是政治輔導員,又學習成績優異,還曾任清華舞蹈隊團支部副書記。


所謂業務代表隊,是指重視在業務學習上拔尖、有特長的人才,也叫科學登山隊。


20世紀60年代初,蔣南翔要求教務處從全校一萬多名學生中,選拔幾個學習最優秀、有特長的學生,制訂單獨的教學計劃,配備指導教師加強學習指導,多指定一些參考書。由於他們是萬里挑一,學校稱為「萬字型大小」學生。這批學習尖子很多成長為高尖工業和科技領域的中堅力量,如今很多院士、學科帶頭人都曾是科學登山隊的隊員。


蔣南翔十分重視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的統一,要求學生既要打好紮實的理論基礎,也要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夠分析和解決問題。1962年,他與研究生座談會時說:「我們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乾糧),知識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要給學生獵槍,使他們在荒山野嶺中,沒有食物也不會餓死。」這個「給乾糧,更要給獵槍」的生動比喻,和「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對學習尖子堅持因材施教。張孝文說:「他最大的人格魅力是愛惜人才,愛護青年。」滕藤回憶,蔣南翔校長知道他對搞科學有特殊的偏愛,當國家提出要發展高科技時,1957年就派把他到蘇聯列寧格勒工藝學院進修,從此他與我國的原子能技術結緣。


1962級土木建築系學生徐錫安回憶:「為了加快培養部分能在業務上攻關的骨幹,1963年學校從二年級起抽調了少數有學習潛力的同學,單獨組織部分課程的教學。有的直接用外文教材,我們年級抽調了4個人,我也在其中,全校一共抽調了500人。」徐曾任新華社黨組副書記、副社長。


1965級電機系學生胡東成回憶,高等數學課允許學生不上課,我和幾個同學後來就不去上課了,主要靠自學、討論和做老師布置的習題;大一時通過了一次專門考試,如同大三學生通過外語統考,於是學校為我們單獨組織課外小組進行培養;參加了英語口語組,由後來擔任外語系主任的口語專家吳古華老師負責指導;1966年四五月,英語口語組學生在二教舉行彙報會,用英語或俄語進行演講,為電影配音,蔣南翔親臨現場觀看並予以鼓勵。(胡東成《往事的啟示——從我的學生經歷看蔣南翔教育思想體系》)胡1970年畢業後留校,曾任清華副校長。


所謂文體代表隊,是指重視有文藝、體育特長的優秀人才。


院校調整後,清華已成一所工科大學,文科整建制被調出,然而音樂室保存下來。這是蔣南翔的決策。在一所工科大學裡設有一個音樂室,這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在全國高校都是唯一的。

1958年,清華成立文工團。清華原藝教中心主任鄭小筠回憶,蔣校長「鼓勵我們,要把清華大學學生文工團,辦成業餘文藝團體中一流水平」;「親自請來了老藝術家、青年藝術劇院的吳雪院長,觀看並指導我們自編自演的《清華園的早晨》,請來了《青年一代》的劇作者,指導我們的演出」。


蔣南翔從方向到政策、從隊伍到水平,對清華文工團關懷備至。文工團每次總結聯歡,他會來參加,不僅現場致詞提要求,還會拿起二胡演奏一段「光明行」或「二泉映月」等;他親手為文工團自編的節目改台詞、改歌名;為學生的詩集題詞「時代的心聲」作為鼓勵;要求合唱隊員向梁美珍、郭蘭英學習,要求話劇隊員男的學習刁光覃、女的學習朱琳;批准購買大量樂器,其中有一台大三角鋼琴。多少年後,他還記得陳陳、劉西拉、吳亭莉等清華舞台活躍分子的名字、專業乃至家庭組成。(鄭小筠《學習南翔校長的教育思想 堅持全面發展的方向》)


鄭小筠對蔣南翔印象最深刻的,是修改「普通勞動者」歌詞的故事。1959年,文工團創作「黨的教育方針就是好」大合唱,其中有一句歌詞是:「立志做一個普通勞動者」。蔣南翔看後說:黨要求你們做「勞動者」,是指思想上不能高人一等,瞧不起工農,要以勞動者的姿態出現,並不是國家每年花幾千元就把你們培養成掃馬路工。他建議文工團改成「有覺悟、有知識的勞動者」,或者是「又紅又專的勞動者」。


當年清華校內確實有些人認識偏頗,提倡清華應該培養普通勞動者。蔣南翔知道後糾正:不能這麼說,所謂培養普通勞動者是指要有普通勞動者的精神狀態和階級立場,而「清華大學是國家重點建設的大學,必須為國家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如果只培養出普通勞動者,那是不合適的」;青年們如果只滿足於成為普通勞動者,那就不需要上大學,更不需要上清華大學。(劉超、李越《蔣南翔與「新清華」之塑造──兼論其對宏觀教育之貢獻》)


蔣南翔首次要求文工團:你們應該每年到城裡演出一次;隨即,文工團首次去了政協禮堂演出。蔣南翔又說:你們可以到外地去交流訪問演出;隨即,副校長李壽慈率領10餘名文工團員,赴上海交流訪問演出。

據清華藝術教育中心官網,清華學生藝術團現轄軍樂隊、民樂隊、合唱隊、舞蹈隊等十二支隊伍,擁有包括留學生在內的1200名成員,「藝術水準和精神風貌,在全國高校中享有盛譽」。多次赴境外訪問演出,把音樂和友誼留在香港、日本、澳門、美國、新加坡、俄羅斯等地。


1962年,「大躍進」後患畢顯,國家經濟困難,清華逐漸恢復正常的教與學秩序。蔣南翔提議,把學生「文工團」改名為「文藝社團」。理由是「文工團」工作性質太強,對學生任務負擔會過重,為保證學生全面發展,搞好學習,還是叫「文藝社團」好。


為了演出和排練方便,蔣南翔支持對文、體優秀人才建立「兩個集體」,即一個文藝或體育集體,一個班集體。從各系抽出文藝、體育骨幹隊員各100人左右,實行集中訓練、住宿和管理,配備輔導員,還單獨按社團、代表隊建立黨團支部和團總支,加強政治思想工作。


每個文體隊員都有「兩個集體」,這種組織形式當時在其他高校沒有,也是清華首創,現在還延續這種傳統。1964年,清華學生合唱團有30多位同學,參加了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演出,蔣南翔和這些同學合影留念。2009年,清華學生藝術團103位同學應邀參與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的排演,在人民大會堂連續演出數十場,慶祝共和國六十周年華誕。

清華「三支代表隊」人才輩出,還有些牛人竟然同時是「三支代表隊」成員。水5班的胡錦濤在校期間就是其中一位,既是政治尖子,又是業務尖子,還是文體尖子。既是政治輔導員,又學習成績優異,還曾任清華舞蹈隊團支部副書記。1964年4月,他在舞蹈隊入黨。


50多年後,清華也有一位同時是「三支代表隊」的成員。2015年獲得清華研究生特等獎學金(清華研究生最高榮譽)的五位博士生中,其中一位是電子系丁文伯。他是電子系2011級本科生的帶班輔導員,所帶班級幾乎獲得清華和北京市頒發的所有集體榮譽;他的一項研究成果已被國際電聯接受成為國際標準,也是本領域若干國際頂級期刊的審稿人;他曾擔任清華腰鼓隊隊長,通過刻苦訓練,從零基礎到參加北京春晚等各類大型活動。(史宗愷《輔導員制度──有清華特徵的教育思想與實踐》)


(2017年11月13日02:23一稿,11月24日23:04修訂,【山水微言·185】。本文為「師表校魂」大學校長系列之六,「蔣南翔史評三重奏」之二紅專篇,《「大清治國」的密碼》連載第12節。史評三重奏之一青運篇已完稿,之三狂飆篇待續。)


版權聲明:「山水微言」評論均為一人原創,個人轉載請保留「山水微言」署名,機構轉載需先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水微言 的精彩文章:

清華體育代表隊的牛人們┃吳文虎、伍紹祖、陳希、施一公

TAG:山水微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