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化認識,致力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深化認識,致力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12月2日,我和張老師來到上海參加「關注學習經歷,落實核心素養」全國第十屆兩岸小學語文精品課堂教學研討會,上海這座經濟和文化都領導潮流的大都市,時時熏陶著我們,我們聆聽專家的講座,觀摩了十三節名師的閱讀課,對如何落實語文核心素養有了更深入的領悟,對自己的教學實踐幫助很大。

首先,我們聆聽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小學語文教研員、上海市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育委員會秘書長薛峰專家做的講座《關注學習經歷,落實核心素養》。他闡述了語文核心素養是語言的建構與運用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思維能力發展,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文化傳承與理解能力。語言素養是一種綜合素養,是學生在對祖國語言文字感性體驗和理性認識都達到一定水平,聽說讀寫等語言能力都得到長足發展,通過廣泛閱讀和其他途徑使自己的文化積澱達到較為豐厚的程度之後,各種因素融會貫通而形成的。

薛峰專家講了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經歷,他說課程即經驗,是學習過程中必須做的「事」,包括獲得知識、思維方法、心理感受等。學生要掌握閱讀技能,如猜測詞義、概括大意、理解細節、理解文章結構、預測、推斷、略讀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閱讀策略,如整體感的形成,形成邊讀邊思的習慣,形成問題意識,形成「調動--聯繫」的意識,表述語言的整飭,讀寫的轉換等。其中問題意識的形成最重要,要求學生讀熟課文,引發學生回憶,在閱讀過程中曾經想過一些什麼問題,產生過一些什麼疑問,可以讓學生將這些「問題」和「疑問」記錄下來,組織學生交流,教師板書學生主要的問題和疑問,並作梳理和歸納,教師根據學生的問題以及學習目標,尋找教學突破口,組織相應的教學,對於學生可能瑣碎的問題,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作整體的思考,對於「大而泛」的問題,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分解問題作具體的思考,教師應及時梳理學生所思考問題的角度,提示學生思考問題的基本方向。

薛峰專家提出學生的學習要體現「學」與「習」的過程,「學」是正確的模仿,學習典式、法則,「習」是反覆的實踐,自主實踐活動,學生沉浸到文本中去,調動已知,喚醒體驗,感受未知或新知。

之後一節節各具特色的展示課,充分體現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浙江省杭州市名師湯佳綺老師展示的是一年級閱讀課《青蛙寫詩》。一開始學生看著黑板上貼的漂亮的圖片講故事,湯老師相機教學生認識、書寫「雨」字,引導學生從字形上發現雨點,請來小魔棒分析字形,教學細緻、紮實,有趣味性。識字方法多樣,聯繫舊知及生活經驗識字,藉助圖片識字,字源字理識字,復現識字,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識字效果突出。在教寫「寫」這個字時,湯老師聯繫熟字「字」,學生髮現寶蓋頭變得光禿禿了,就叫禿寶蓋,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記住了禿寶蓋,也記住了「寫字」這個詞語。理解課文時,學生看圖聯繫生活說為什麼蝌蚪可以做逗號,水泡可以做句號,一串水珠可以做省略號,一年級的小朋友說:「蝌蚪的大腦袋圓圓的,尾巴細長細長的,就像小逗號。」他們表述得清楚、流暢,展示了優秀的觀察、思維能力和語言功底。指導朗讀課文時,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學生爭著戴上頭飾,把角色要說的話記牢了,積累了語言。接著又是一個吸引學生的教學環節,運用標點自創小詩,學生先在青蛙寫的小詩中圈出句號和逗號,然後拍手作節拍讀出青蛙寫的這首詩的節奏,最後一個個同學創作了一首首不同節奏的小詩,聽著「呱呱,呱呱,呱呱呱」的讀詩聲,聽課的人笑了,孩子們也不由得樂不可支。教學環節充滿趣味,一次次把學生帶入佳境,在樂學中語文基礎知識學得紮實,思維、表達能力得到了提升。

蘇州大學實驗學校校長、蘇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文學博士、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後陳國安展示的是三年級的《夸父逐日》。不僅引導學生自己讀懂了課文,熟讀之後講述這個故事,而且引領學生自己把古文和現代文對應起來,超教材地學懂了古文,還把《山海經》這部古典名著推介給了學生,更突出之處是激發學生想像對夸父說一段話,老師舉例說出一首詩:你不是想去追逐太陽,你去長跑,今天我們學著你的樣子,與時間賽跑,與自己賽跑。學生用8分鐘把想對夸父說的5、6句話寫下來,然後交流,學生的想像真豐富,一個同學說:「夸父,你想把太陽抓住,讓他停在天上,不跑得鬧心。」 一個同學說:「夸父啊,你為了發明電燈,愛迪生被你感動了,發明了電燈。」孩子們敢想、善說。

蘇州市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王琪展示了六年級閱讀課《大自然的文字》。他用學術性資料和課文的科學小品文作比較,啟發學生髮現科學小品文的寫作方法,之後運用學到的方法介紹一種大自然的文字。

台灣來的兩位專家都善用小組活動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續寫結尾,小組活動的內容很清晰,有四個板塊,一是說說我的想法,二是聽聽同學的想法,三是讀讀作者的想法,四是寫寫我的收穫。小練筆之後,學習結尾的寫法,相同的想法有哪些不同的表達方式?給讀者怎樣的感覺?指導寫作效果明顯。

專家的課總能高屋建瓴,把學生帶上一個更高的台階,充分體現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他們淵博的學識領著學生走進一本本名著,說出獨到的言論,寫出不凡的文章。我們也要沿著專家引領的方向,致力於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傘背雨滴 的精彩文章:

暢遊祖國小導遊(4)

TAG:傘背雨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