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漫漫燒機路 膠捲篇(下)

漫漫燒機路 膠捲篇(下)

本文作者:火烈鳥攝影師阿迪rd23

下篇

上回說到,我要聊一聊我用過的膠片機。

我的第一台膠片機是奧林巴斯的om10。最初對膠片機完全是無知懵懂的狀態,就跟著學長(還是同一個學長)買了一台一樣的型號開始踏入膠片的坑。剛拿到膠片機也是處於一個摸索的狀態,拍出了一些亂七八糟的片子。不過因為那時候沒有找到合適的沖掃店,導致我最後拿到的掃描電子版顏色都很糟糕,也一度讓我對膠片失去了興趣。

但OM10還是有它的優點的,延續了OM1的復古機身設計,顏值討喜。(但還是OM1更好看)帶測光和光圈優先,使用方便。價格很便宜,800左右就能收到成色很好的。

推薦指數:★★☆

一個偶然的機會,通過萬象一篇關於美能達Autocord的毒帖,我跨進了120中畫幅膠片的坑,也在網上找到了靠譜的沖掃店,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膠片的味道。

Autocord 是美能達公司基於祿來雙反所設計的一款日系經典120雙反相機,前前後後改動升級了好幾個版本,但是基本的機身結構和鏡頭設計是沒有變的。雙反的隱蔽性取景方式和鏡間快門帶來的無比安靜輕巧的快門聲能讓你在街拍的時候相當的低調。只是由於沒有測光(註:Autocord後期也有帶測光的版本)和與實物相反的取景,我並沒有拿來太多的拍易動的孩子。

但是拿一個測光表,漫步在街頭,低頭小心的取景和對焦,也是一件非常有儀式感和情懷的事情。

Autocord是我很推崇的一款120膠片機,已經推薦給了不少的朋友。他比起祿來的雙反要便宜不少。比起其他日系的的雙反,他的做工和鏡頭又更勝一籌。一款性價比極高的120入門機器。

推薦指數:★★★☆

(用好了和祿來差距沒想像那麼大)

入了膠片坑之後,就發現膠片機真是一個巨大的寶庫。先不說拍照,很多相機的外形和設計就讓人著迷。而且受到數碼時代的衝擊,很多當年的老機器,現在的價格也都變得很親民,於是我接連入手了幾台便宜的膠片機。

首先是佳能ql17 giii 旁軸相機,這是一台小巧的不可換鏡頭135膠片旁軸。配了40 1.7的大光圈鏡頭,帶測光,有自動光圈模式,也就是快門優先。在國內一篇大火的旁軸器材介紹的文章里,QL17 GIII成為了「七劍」之首。足見他在日系小旁軸相機里的地位。

no拿著QL17GIII流口水

我買這款機型也是因為它的顏值,而小巧的體積也十分方便我攜帶,40mm的焦段也比較萬能,適用於多種題材。不過唯一遺憾的是我這台機器的黃斑有點老化變淡了,對焦的時候不是很容易看清,但如果碰到黃斑清晰的機器,就別猶豫,趕緊下手吧!

推薦指數:★★★☆

(一定要找黃斑清晰的)

買了Autocord之後,我加了一個中畫幅膠片機的群,群主對美能達和勃朗尼卡都特別推薦,我也是從那時候慢慢知道了勃朗尼卡,碧浪,碧浪之家,Bronica這些都是同一個品牌。他也有另一個好記的外號——「窮人的哈蘇」。

有多便宜呢,我在ebay淘了一台帶測光,帶A檔,6×6畫幅的EC-TL,才花了2000出頭的價格。而到手的時候收到那麼大一「坨」機器,真的是覺得賺大了!

機器的設計是模仿哈蘇的模塊化設計,主要分為鏡頭,機身,後背三個部分,其他的還有像取景器,手柄,對焦屏等附件可以更換。模塊化的好處是可以在一次拍攝過程中滿足不同的需求。比如有兩個後背,一個後背裝黑白卷,一個後背裝彩色卷,還是不同感光度的,根據光線不同可以隨時切換。就不用非得拍完一卷再去換膠捲了,機動性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不過這台EC-TL真的還是有點沉,再加上按快門時反光板震動的聲音太大,拿出去街拍真的是有點太招搖了。導致我也很少拿著他上街。不過75mm 2.8的大光圈效果還是不錯,我還是拍出了幾張非常喜歡的照片。

指數:★★★

(要是快門聲音再小一點就好了)

相比數碼時代的相機,膠片機的種類和款式要豐富得多太多。在漫長的膠捲攝影長河裡,留下了無數讓人心動的品牌和型號,讓我沉溺而無法自拔。在尋尋覓覓的過程中,雖然遇見了不少好機器,但心中一直惦記著的,還是那個135相機的"鼻祖"——徠卡。

今年一月份的時候,在eBay上閑逛,看上一台正在競價中的徠卡M3,本來只是抱著競價試一試的心態去出價,結果在輸入490美元的時候不小心輸入成4900的價格,於是毫無懸念的一路領先,最終以610刀的價格成交。好在價格還是比國內便宜,為了減小被稅幾率,寄給了在美國的同學再轉寄回來。然後在eBay的一個日本賣家那購入了一隻Leica summicron 50 2 DR的鏡頭,讓賣家寫了一個較低的申報價值,果真這兩單都沒有被稅(二手膠片機的稅率是30%)。

然後這個機身和鏡頭的組合在第一次試拍結束後就給了我很大的驚喜。徠卡機身紮實的做工,極佳的手感,和優秀的成像效果讓我頓時著迷而無法自拔。就算不拍照的時候,把它握在手裡,也是一件極具把玩性的工藝品。

我買的這台M3是60年代的產物,跟父親年紀一般大。當年設計M3的時候,為了消除靜電,徠卡採用了雙撥的過片方式,也就是過一張底片加給快門上弦需要兩次撥動過片扳手。雖然不如單撥的效率高,但也還挺值得玩味,也增加了一些操作感。不過這個設計在後續的機型里就都沒有了,只有M3的早期型號才有。

M3的取景器很大很明亮,是0.92的放大倍率,後續的M2是0.72,數碼的M9是0.68。這麼大的取景器,配合50mm的標頭來使用,獲得了跟人眼視覺接近的視野,也就是如果右眼取景,左眼同時張開,基本上左右眼看到的景象是差不多的。明亮寬大的取景器使用起來非常的舒服。看完這個取景器再回到5D3之類的取景器,才會覺得怎麼小了這麼多。

不過這麼大的取景倍率導致M3在配比50mm更廣鏡頭的時候,就沒有了取景的線框。比如使用35mm的鏡頭,在取景器里看到的只是實際成像的一部分。因此需要通過外置35mm取景器或者在鏡頭上戴上一個用於校正取景視野的「眼鏡」。當時徠卡就專門為M3設計了幾款帶眼鏡的35mm鏡頭,比如大名鼎鼎的「八枚玉」。

M3是全機械的結構,不需要電池,當然也沒有測光系統,只能通過外部測光表來進行測光。徠卡為M3專門設計了一款機頂測光表MR,造型非常復古,而且可以和快門轉盤進行聯動,可惜也是由於年代久遠,測光時準時差,有時候還得需要再確認一下。

M3以及後續的M系膠片相機都採用了橫走式的布簾快門,這種設計相比金屬的快門更加的安靜,也不易變形,保存得當的話,非常的可靠耐用。但這種快門只能做到1/1000s的最高快門速度。如果白天在室外使用大光圈鏡頭,就還得需要灰鏡來減曝光了。

總而言之,M3拍照是一個非常享受,無比沉溺的過程。

推薦指數:★★★★★

(雖然沒有測光系統,但考慮它出生年代,五星推薦)

我是一個35mm焦段的忠實擁護者,但由於M3沒有35線框,我手裡的福倫達VM35mm 1.2的鏡頭要想在M3上完美使用就需要另置取景器。雖然也可以湊合用,但是還會覺得有些許不便。於是我就想再配一個帶測光,又有35mm線框的機身,這樣2個機身,一個35頭,一個50頭就正好了。選來選去,當然M6是最佳選擇。不過還是因為價格的原因,先選擇了一台福倫達BESSA R2來過渡一下。

BESSA R2在我手裡使用的時間不是很長,不過這個機器外形我還是蠻喜歡的,和我的R-D1幾乎一樣。RD-1其實就是按照福倫達BESSA R系列的外形來設計的,也不知道給沒給版權費。在這吐槽一下福倫達的飾皮太容易翹邊了,幾乎是通病,徠卡的飾皮幾十年都很少翹邊,但福倫達R系的這個問題基本都會遇到。解決辦法就是自己重新再貼新的。

R2較M6的優勢在於更快的最高快門速度1/2000s,但縱走鋼片快門的設計帶來了更大的快門聲音,不過在我感受下來,這個聲音還是比單反的聲音小太多了。

只是福倫達BESSA的基線較短,可能在對焦精度上比不過長基線的徠卡M系,但從我出片的幾捲來看,似乎也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關鍵是他便宜啊,2000左右就可以買到一款M口的帶測光的機身,簡直沒有比這個更高性價比的了。如果想玩M系統的鏡頭,那福倫達BESSA這個系列真的可以考慮考慮。

不過我總是惦記更好的,在一個機緣巧合的機會,收了一台價格還不錯的M6,於是就把R2便宜出掉了。

推薦指數:★★★☆

(入門M系統的高性價比選擇)

M6在我手裡其實沒有呆太長時間,但和M3給我的感受類似,德國人做工真是太棒了,光過片按快門就能把玩一個上午。而且M6的測光也很准,對拍攝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要不是最後入了M9,我想我也不會出掉它。

可以說M6應該是徠卡的膠片機里最為經典的一款了,雖然沒有A檔,但是M6比M7還是要便宜幾千塊。在我使用的過程中也沒有覺得這是太大的問題。而且M6在沒有電池的情況下各檔快門仍可以工作,只是沒有測光而已。從市場的反饋來看,M6也比M7擁有更多的簇擁。

推薦指數:★★★★★ (

配合35mm鏡頭使用,完美)

M系膠片機說到這裡,順便也把M9拉出來聊兩句吧,M9雖然不是膠片機,但當初我堅持要找一台M9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那塊1800w像素的CCD感測器。

在上篇里,我曾經提到過一個我很喜歡的數碼機器,愛普生R-D1。迷戀它的原因很大程度就是因為它也是用了一塊CCD的感測器。關於CCD和CMOS孰優孰劣的爭論太多,也有人說堅持CCD是一種玄學,是一種故步自封。但我不得不承認,CCD的低感畫質,那是相當的優秀。而相比R-D1的610w像素APSC畫幅,M9是全畫幅1800w像素,這樣在實際使用中還是方便了太多。

R-D1的直出很爛,但M9的直出則相當給我驚喜,幾乎不用後期過多的調整,直出的顏色就非常毒了。導致我現在基本都不用M9的raw文件。

以上均為直出jpg,後期只做了曝光,白平衡,裁剪的微調。M9在弱光下會有好看的藍調陰影,在強光下色彩鮮艷而明亮。

下面這幾張則是因為逆光拍攝,需要提亮暗部,而選用了raw文件來後期調整。暗部提亮之後也沒有出現特別明顯的噪點。

M9的缺點,也基本上就是CCD的缺點。高感不行,一般我也就用到ISO800。然後M9還有一個最為嚴重的問題,就是徠卡在生產這一批CCD機器的時候,早期的CCD幾乎大幾率的都會出現感測器脫膜或者開裂的問題,為此徠卡召回了所有的M9,一度可以免費為M9,M9P,ME等機型更換CCD,但在今年8月份已經停止免費服務了,再更換就要付出相當昂貴的代價。因此選擇M9,一定要找換過CCD的機器。另外需要吐槽的就是那塊顯示屏,如果不放大圖像,你看到的預覽照片就是一張打過碼的圖。

高感不行,低感優異,加上雞肋的顯示屏,因此完全可以把M9當成一個膠片機來使用。

推薦指數:★★★★

(這一顆星扣在屏幕和CCD故障問題上)

聊完徠卡,我還想插播幾款在我使用過程中覺得比較有特色的機型。

先是奧林巴斯Pen F,這是一款135系統的半格單反,也是唯一的一款。Pen F先後發布了三種機型,Pen F,Pen FT,Pen FV。我手裡的是一台Pen FV,相比FT它雖然沒有測光,但是他的取景器是三款中最亮的,我可以忍受沒有測光,但卻無法忍受過暗的取景器。於是就選擇了Pen FV+40 1.4的組合。

半格,就是把一張135的底片分成了2半來拍,於是本來一卷36張的膠捲你可以拍72張了。如果用來拍一些大量記錄的東西,真的是很省錢哦。

雖然畫幅變小了,但是奧林巴斯賦予這台相機的做工和配套的鏡頭也一點不含糊。沒有機頂突出的五稜鏡,這讓Pen F小巧得不像一個單反。具體怎麼設計的,網上有很多的視頻圖片資料可以查詢。我則想分享一下我對它最感興趣的兩個點。

首先,由於是半格系統,他的取景和成像是豎幅的。對我來說,這種取景非常適合來拍攝人像。我在用數碼單反拍攝的時候,就經常用手柄來豎拍,這下就給我省下了一個步驟。

其次,由是半格系統,底片掃面成電子版之後,畫面是這個樣子的。

雖然你也可以把他切割成為單張的圖片,但我覺得這樣掃描出來的結果非常有戲劇性。我拍攝第一卷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這個事情,但出片之後發現,很多前後兩張照片放在一起之後,呈現出非常有意思的畫面。甚至可以在使用中刻意的去創造一些有趣的故事性畫面。還省得後期去拼圖了。

推薦指數:★★★☆

(72張實在是太多,感覺怎麼拍都拍不完啊)

還想說說一個機器,康泰時G2,旁軸系統里唯二能自動對焦的135膠片相機。另一個是G1。

G2的具體參數,比G1的改進點這些我都不用多說了,這個機器非常的經典,也擁有很多的粉絲。G系列的幾個自動對焦的鏡頭,素質都非常的好。如果你喜歡自動對焦的機器,那麼這個系統一定要嘗試一下。

G2的手感特別好,拿在手裡能感受到金屬涼涼的質感,分量也很紮實。機身的自動化程度非常高了,在操作上基本和用數碼單反微單的體驗沒什麼太大區別。只是它是旁軸取景,所見與所得還是有一個視差。但G2在近距離對焦的時候,也貼心的做了視差補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我最後還是出掉了G2,為什麼呢?有幾個原因,首先是這個取景器實在太小,太昏暗。雖然這個取景器就只具備取景,而不像手動機器那樣還兼顧對焦的功能,但是被M3慣壞的我還是難以接受。另外,我當時想體驗自動對焦,主要是想看看在拍娃的時候是否可以勝任。但通過使用下來,我發現很多時候,面對運動中的孩子,我還是不敢按下快門。對上焦的那瞬間和實際按下快門之間,還是有一個時間差,這讓我不敢保證焦點的準確度。所以我對上焦的照片,基本都是我有確定的把握,才拍下來的。

可能有人問了,那手動對焦豈不是更難把握?但其實,手動對焦有很多種方式去抓住某一個「決定性瞬間」。比如用徠卡M3的時候,我可以通過黃斑移動的速度,大概預判到孩子到達某個位置時,鏡頭的對焦環應該擰到什麼位置。聽起來可能有點玄乎,但我確實通過這種方式已經抓到了幾次運動中的娃了。另外,我還用陷阱對焦的方式抓拍到了孩子盪鞦韆的照片,這個後面也會說到。總之,手動對焦是在按下快門之前把所有的畫面都安排好了,按下快門只是定格下那個已經在腦海中呈現出來的瞬間。而G2以及大部分自動對焦的膠片機,都只是在按下快門之後,把那個瞬間交給機器去捕捉。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感受和看法,我也沒有全盤否定自動對焦的膠片機,至少我知道佳能EOS 1V的對焦就相當令人放心。但在不拍攝動態的時候,G2的對焦,你可以完全放心。

推薦指數:★★★☆

(取景器再大再明亮一些,我估計會保留它)

作為一名拍娃黨,我購買機器的原則基本都是圍繞著是否可以拍娃來選擇的。那拍娃膠片機哪家強?賓得67ii最風光~

為什麼是賓得67ii呢?眼平取景,和135單反一樣的操控,明亮寬大的對焦屏,A檔光圈優先,這些特性加起來,讓賓得67ii成為了很多兒童攝影師的選擇。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日本攝影師濱田英明了。感覺賓得67ii價格的節節高升,也跟他脫不了干係啊。

其實在此之前,我已經有了2台120中畫幅膠片機。就是我前文里提到的美能達AUTOCORD和勃朗尼卡EC-TL,但這兩台機器有一個共同點,都是腰平取景器。腰平取景的方式加上取景器里與實際畫面相反的成像,拍點不動的小娃還行,但孩子大了之後變得易動,就讓拍攝變得很有難度。而賓得67ii的這些特性,讓手動對焦拍娃也不是那麼困難。在掌握了磨砂屏的對焦習性之後,基本可以做到80%以上的對焦成功率。

在這分享一個如何用拍盪鞦韆的方法。先讓孩子把鞦韆盪高,迅速的構圖,並在孩子盪到最高點的時候,調整對焦點,這是個需要反覆確認的過程,估計來回蕩個3,5次,也就能把握住在那個點孩子是最清晰的,這個時候就不要再擰對焦環了,可以收一點光圈來增加景深,等孩子再一次盪到那個位置的時候,按下快門就是了,而且肯定是對上焦的。不管哪種對焦屏,都可以用這種方式去嘗試,只不過如果是磨砂屏對焦,可能更加直觀輕鬆一些。

要說這台機器的描述,網上太多的資料,不再贅述。確實很大,很沉,不過出片的效果,確實受得起他所享有的美名。個人覺得背著這個機器拍一天還是有點累,但每次回孩子太姥爺鄉下的家我都會帶上他,在小院子里拍拍,玩玩,還是挺放鬆和享受的過程。而且賓得67ii的測光非常讓人放心,用來拍反轉片一點也不用擔憂曝光是否有偏差。所以在拍娃的漫漫長路上,賓得67ii估計會陪伴我很長很長的時間。

推薦指數:★★★★★

(想玩好賓得67,先強健體魄吧)

基本上,我用過的膠片機大部分都說完了,都是一些主觀的個人感受,有些照片也拍得不怎麼樣,大家就當看個樂子吧。玩膠片的原因,最初是覺得膠片機比較有逼格,外形好看。後來又覺得拿起膠片來拍照,能讓自己靜下來琢磨構圖,推敲曝光,會更加重視每一次按下快門的時機。這其實對攝影來說是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的。然後再經過長久的熏陶,以及自己學習了沖洗膠片的過程,對膠片的情感也越來越深厚了。玩膠片,不是消費情懷,而是一種更為純粹的攝影體驗。當我拿起這些曾在上個世紀風光無限的老相機,定格即刻影像的時候,內心湧起的是對攝影的虔誠與敬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相機入魔 的精彩文章:

松下G9 DPReview測評結論

TAG:相機入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