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單身的人總是遇不到真愛,而已婚的卻很容易?
文|北北笑
在知乎看到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單身的人,總愁遇不到真愛。而已婚的人,卻總能遇到真愛。
有人說,因為大家都喜歡隨隨便便結婚,婚後再認認真真尋找真愛。也有人說,很多人結婚是為了向父母向世人交代,自己是個正常人。證明完了以後,就開始了自己尋找真愛的旅程了。
我身邊好幾個單身朋友,30歲之前還談過幾次戀愛,30歲以後幾乎再也沒見他們談過戀愛。跨年夜那天,其中一位好朋友說自己越來越擅長一個人生活,身邊突然多個人反而不習慣,已婚的幾個朋友哈哈大笑。
其實我是理解他的,單身不是錯,也不是罪過,我想,單身的我們只是沒有弄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想要的是什麼。對真愛沒有標準,對另一半沒有標準,所以總感覺遇不到真愛,即使遇到了好像又留不住。
相信一見鍾情的朋友,總是很容易被對方的外貌吸引,覺得這是真愛,當真正在一起後,可能又覺得價值觀一致才是真愛。真愛的標準一直在變,身邊的人也一直在變。
我表弟去年的時候很喜歡一個女孩,他每天在家只要一有空,就跟我們描述這個女孩,最美最清新的詞兒都被他用遍了。大概四個月後,家裡聽不見這個姑娘的名字了,問他原因,不喜歡了。為什麼不喜歡了?她把齊腰長發剪到脖子了,不好看了,不文藝小清新了。啊,他曾經的真愛,剪了個頭髮,就不愛了。
每一年的網路熱點,微博熱搜,總是少不了「出軌」這個話題,從沒消停過。這讓我們覺得已婚的人好像很容易再次遇見真愛,已婚的人也覺得自己當初好像愛錯了人,甚至悔不當初。
一開始我認為是距離在作怪,因為我們經常說距離產生美,意思就是離我們遠的東西,才可能是美的東西。
但後來我發現也不對,距離好像並不是判定美與丑的關鍵。丑的人就算跑到紐約,跟你隔著一萬多公里,你也還是覺得他丑。辦公室里相隔不到五米的美女同事,你覺得怎麼看都不膩,人家就是一直那麼美。
朱光潛先生寫過一本書,叫《談美》。在這本書中我找到了答案:真正產生美的,不是物理上的距離,而是和你實用性的距離。也就是脫離我們的現實用途,才叫美。
人們對暫時用不到,脫離實用性的資源,有一種感應的能力,能讓它不脫離自己的視野,保持誘惑,作為備用資源,這就是最原始的美感。比如感情中的備胎,沒有人會排斥備胎,甚至希望備胎越多越好。
已婚的人,兩個人每天生活在一起,互相見證了彼此最真實也最不修邊幅的樣子,再加上各種生活瑣事,今天誰拖地明天誰洗碗...這個時候身邊如果出現一個善解人意,並且長得還不錯的人,難免會移情別戀。
《我的前半生》裡面陳俊生和凌玲就是很好的例子,難道他們之間就是真愛嗎?並不見得。很多時候,拿真愛說事的人,往往是在給自己的出軌找借口罷了。
已婚的人,對真愛的要求會降低,因為已經見過對方的太多不完美,能接受的已經選擇接受了,剩下的需求也就沒那麼多了。如果剛好遇到那麼一個人,跟自己的期望吻合,便是完美。
而單身的人對真愛沒有具體的標準,或者是要求太多太亂,亂到自己都不知道另一半該是什麼樣的人,也就總覺得遇不到真愛。比如我吧,我曾經就很希望未來的另一半是個變形金剛,無所不能,我不會的對方都會,我不想做的對方都願意去做。
後來我才明白,這根本不是所謂的真愛,而是我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想像出來的「愛」,只是為了滿足自己,這是一種很自私的愛。
末
希望單身的我們都能學會接受不完美,因為這世上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也沒有兩個人是完全嚴絲合縫合得來的。愛自己的同時,學會愛別人,學會欣賞別人身上好的特質。
畢竟欣賞一個人的特質,比欣賞一個人要靠譜。
朋友曾經說,反正這輩子跟誰結婚都會後悔,還不如砸在一個人手裡。
希望婚後人士都能努力挖掘對方身上的好,用談戀愛的方式過日子,把現任變成真愛,而不是變成前任。
END
TAG: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