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開東:百年清華只教給我們一句話——學會輸

王開東:百年清華只教給我們一句話——學會輸

周末,看了《無分西東》。可惜錯過了開頭。

網上買好票,到了電影院,兩次取票發現都是空號。

售票員過來一看,告訴我們,你們來錯了,是另外一家萬達。巴掌大的地方,竟然有兩個萬達廣場,都怪我不夠細心。

時間很緊了,想要光速趕過去。要命的是,周末人太多,路旁邊停滿了車,道路只能單行,我們不得不在裡面兜兜轉轉。好容易殺出重圍趕到影院,電影已經開始好幾分鐘了。

沒看到開頭,我以為進錯了包廂,因為張果果正在談奶粉,這和西南聯大有毛關係。後來才發現,這就是此電影最大的特色之一。

先說背景和結構。

背景是,《無問西東》是清華大學的百年校慶的命題電影。影片2011年拍攝,誰知送審沒有通過。

然後一直修修補補,最終在7年後重見天日。四大主演當初都是未婚青年,如今已經有三人結婚,有了自己的孩子。歲月也是無分西東,命運也是。

清華大學的百年校慶的電影都不能通過,這本身就是一個話題。人家校友都是些什麼人物。但看了電影后,我恍然大悟,不通過是有緣由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讓自己兒子帶頭去當空軍,血染長空,又把自己的女兒送上前線,做了一名衛生員。請問,現在的大學校長可能找出一個這樣傻的?

一個顛沛流離、經費捉襟見肘的西南聯大培養出那麼多大師,今天我們哪一所學校不是金碧輝煌,但卻有了錢學森之問,這該如何向人民交代?

當年就算困難時期,教授們待遇還是很高,生活也很有尊嚴。但今天我們時不時還聽到老師討要欠薪,今夕何夕,這多麼違和?

當初的大師有近百人,熠熠生輝,彪炳史冊。現在的大師大都裝神弄鬼,有的成了算命先生,幫人家取取名字。這多麼可悲?何以淪落至此?

再看結構:因為要描述清華百年,當然結構複雜,但清華有信心表達,自己的百年,其實就是中國的百年。美國的一個阿甘還能夠串聯起美國歷史,為什麼清華大學不可以?

電影由四個故事組成:

1920年,20年代,吳嶺瀾(陳楚生)的故事;

1940年,西南聯大,沈光耀(王力宏)的故事;

1960年,文革時期,陳 鵬(黃曉明)、王敏佳(章子怡)和李想的故事;

2011年,現代,張果果(張 震)的故事;

從1920年至2011年,正好構成了百年歷史,電影講述了清華百年四代畢業生的青春故事。

其中有兩個人物很重要,一個是吳嶺瀾,他既是清華學子,又是西南聯大老師。他一個人橫穿了第一第二片段,這不僅是一種銜接,更重要的還是清華精神的一種傳承。

是他把清華老校長梅貽琦的精神薪火相傳,不是聰明人都要讀實科,學習擅長的想學的,聽從自己的內心;

他也把自己從迷茫到覺醒的人生故事分享下去。泰戈爾喚醒了他,思考探索生命的意義並不羞恥,太多人想的是生存的現實,而非生存的意義,不僅是自己生存的意義,還有給世界文明貢獻了什麼。比如陳納德的飛虎隊對中國的救援,還有那個殘疾的傳教士對孩子們的關愛。

吳嶺瀾是一個憑空塑造的人物,但他是清華之火。他不應該是某一個人,而是一大批清華人,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的真正傳人。

在跑警報中,沈光耀不想跑,在煮媽媽送的蓮子。吳嶺瀾說,哪有學生不走,老師就走的道理?

最終沈光耀也到山裡躲避去了。等他回來時,整個鍋爐房已經被炸毀了。如果自己不跑警報,這次就會死去。還有與自己關係極好的那個小男孩也被炸死。生命如此脆弱,任何時候都能夠死,那何妨為國而死?這也是他選擇投筆從戎的一個重要原因。

吳嶺瀾救了沈光耀,沈光耀參加飛虎隊,成為一名空軍。他在執行任務的間隙,經常空投一些食物救助山村飢餓的男孩。

這些男孩之中就有將來的陳鵬,這個小山村裡的男孩,通過華羅庚數學競賽,進入北京振華中學讀書,與王敏佳和李想成為好同學。

李想虧欠了王敏佳之後,在支邊的過程中,把食物和水源讓給了一對夫妻。這對夫妻每年都上墳,他們有一個兒子,同樣是清華畢業生,這就是張果果。四個故事因此串聯在一起。

另一個人是現代的張震飾演的張果果。講述人必須選擇張震,因為紀念是我們在紀念,回憶也是後來者在回憶,一切歷史都要聚焦在當代人身上才有其價值。

這部電影始於張震對嬰兒的問話:「如果提前知道你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

結束於張震對嬰兒的寄語祝願。「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張震的戲顯得很單薄,輕飄飄的,好在最後還是找回了清華精神。但這正是清華要啟發我們思考的。在今天一個到處都是精緻利已主義的時代,名校作為鎮國重器,名校的畢業生該如何唱起離歌,走向社會?

男人的書生意氣,不是贏,而是選擇輸。

誰的青春不迷茫?沒有真實的人生積澱,誰敢說無分西東?吳嶺瀾、沈光耀、王敏佳、陳鵬、李想、張果果,幾個年輕人青春勃發,但很快就陷入迷茫,痛苦得不能自拔。迷茫是他們人生的必修課,覺醒更是。

吳嶺瀾剛考入清華大學,簡直意氣風發,雄心勃勃。很快考試成績張榜公布,他的物理分數墊底。因為文科幾乎都是滿分,所以學校建議他換到文科。這讓吳嶺瀾迷失了方向。

當年正是強調實業救國,所以吳嶺瀾選擇了工科。但現在卻被調換到文科,這讓他極為難受。於是他找到了校長梅貽琦。

梅貽琦指導他要聽從內心真實的呼喚,他說:「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卻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什麼是真實?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這就是真實。」

這對吳嶺瀾是一次重要的教育。但思想的轉變談何容易?直到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泰戈爾訪華,在清華大學發表演講,才真正促成了吳嶺瀾思想的轉變。

在西南聯大的課堂中,吳嶺瀾這樣和學生回憶自己的人生裂變:

「世界對你,無意義無目的,卻又充滿隨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誰知,也許就在這悶熱令人疲倦的正午,那個陌生人,提著滿籃奇妙的貨物,路過你的門前,他響亮地叫賣著,你就會從朦朧中驚醒,走出房門,迎接命運的安排。」

當我在你們這個年紀,有段時間,我遠離人群,獨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應該怎樣度過?

某日,我偶然去圖書館,聽到泰戈爾的演講,而陪同在泰戈爾身邊的人(梁思成、林徽因、梁啟超、梅貽琦、王國維、徐志摩),這些人站在那裡,自信而篤定,那種從容讓我十分羨慕。

而泰戈爾,正在講「對自己的真實」有多麼重要,那一刻,我從思索生命意義的羞恥感中,釋放出來。原來這些卓越的人物,也認為花時間思考這些,談論這些,是重要的。

今天,我把泰戈爾的詩介紹給你們,希望你們在今後的歲月里,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其實更關鍵的是泰戈爾本身的說服力,泰戈爾就是文科,文科照樣可以產生強大的影響力,丘吉爾說過,寧可失去50個印度,也不能失去一個莎士比亞。

西南聯大時期的沈光耀,他會在靜坐聽雨中打開窗戶,作為富家公子哥,他卻對窮苦的孩子深懷好感,他本來就是為了求學,一個清華土木工工程系的高材生,最後何以不管不顧母親的告誡,投筆從戎?

關於跑警報,汪曾祺在《跑警報》中寫到:

「聯大同學也有不跑警報的,據我所知,就有兩人。

一個是女同學,姓羅。一有警報,她就洗頭。別人都走了,鍋爐房的熱水沒人用,她可以敞開來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

另一個是一位廣東同學,姓鄭。他愛吃蓮子。一有警報,他就用一個大漱口缸到鍋爐火口上去煮蓮子。警報解除了,他的蓮子也爛了。有一次日本飛機炸了聯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彈,這位鄭老兄聽著炸彈乒乒乓乓在不遠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圖書館旁的鍋爐上神色不動地攪和他的冰糖蓮子。」

煮蓮子的細節肯定來自這位鄭兄。而且母親送來的蓮子,還有「憐子」之說。哪個母親不愛戀自己的孩子?哪個母親捨得自己的孩子去送死?

首先是美國教官的演講激勵了自己:「這個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與同情。」

其次是吳嶺瀾救了自己,開始讓他覺得生命無常,一定要讓自己的生命有意義。

最後是小男孩以及大量無辜人的慘死,使他覺得一個男人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尤其是跳出三界外的和尚,還冒著生命危險在五華山掛起了紅球。

這個細節也來自《跑警報》:「現在有預行警報,五華山掛了三個紅球!可不!抬頭望南一看,五華山果然掛起了三個很大的紅球。五華山是昆明的制高 點,紅球掛出,全市皆見。」

我相信這是給沈光耀最大的刺激,連和尚都起來擔負責任了,一個清華的畢業生,怎麼可以退縮?這是男人的責任,也是清華畢業生的使命和光榮。沈光耀的轉變合情合理。

沈光耀的原型為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學生沈崇誨,他比沈光耀更加悲壯。1932年,沈崇誨投筆從戎,考取中央航校三期,1937年8月19日,他在空戰中放棄跳傘逃生,駕駛飛機撞擊日本旗艦犧牲,年僅27歲。

王敏佳最初的錯誤,只是因為虛榮撒了一個小謊,然後她的煩惱就是在兩個優秀的男人中選一個。但命運卻最終把她拋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陳鵬這個理工男,無問西東,只問盛放,只問深情,只問初心。作為一個孤兒,他放棄了去國家需要的九所,要和自己心愛的女人在一起。他說,現在不行了,「我有人要照顧。」

照顧王敏佳成了他人生最大的選擇,為了追求這個姑娘,陳鵬似乎一直在跑,跑成了他生命的一種狀態。

這個痴情的理工男,一直在奔跑。從第一次奔跑著去找王敏佳,看到所有的護士都戴著口罩在配藥,於是就觀察她的印章,發現了她的印章缺了一角,然後給她雕刻一個印章。

給王敏佳送印章過程中,又在奔跑,結果印章掉了,被很多雙腳踩過……如果印章代表著陳鵬的一顆真心,那麼,這是不是預示著真心被很多人踐踏?

第三次是王敏佳問陳鵬什麼是核,陳鵬拉起王敏佳繞著清華園奔跑。告訴她,只要跑起來,運動起來,達到足夠的加速度,哪怕你是一個微小的原子,也能爆發出核變的威力。

但在王敏佳差一點慘死毀容之後,這個男人一下子成熟起來,表現就是他不再奔跑,而是慢慢走。他偽裝了王敏佳的空墳,連李想也沒有告知。只告誡他:「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他自己把王敏佳帶到自己的鄉村,希望她在那裡平靜的養傷。他會給她寫信,儘管寄不出來,但會一封一封的寫。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任何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也不能躲過最後的風暴。

他告訴她:「你別怕,我就是那個給你托底的人,我會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掉得有多深,我都會在下面給你托著。我最怕的是,掉的時候你把我推開,不讓我給你托著。」

李想則是一個懦夫,膽小鬼。他極喜愛王敏佳。他和王敏佳一起炮製了保護老師的信,但他最後卻不能勇敢站出來承認,讓王敏佳替自己背鍋,只因為自己已經成為支邊對象,是又紅又專的積極分子。

一個名叫理想的人,恰恰因為自己的理想,而丟掉了梅貽琦先生所說的真實。好在李想不是清華畢業生。

最後就是張果果,身處爾虞我詐的職場,「贏」是張果果的職業習慣。他的口頭禪是你猜。為了贏,他總是見招拆招,先發制人。

影片中,張果果陷入一場爾虞我詐的職場商戰之中,不是自己的決策,自己卻被迫承擔責任。與此同時,他好心救助的一個四胞胎家庭也令他陷入困境。本來作為商業計劃的一部分,張果果向四胞胎家人承諾在同「億萬奶粉」合作後,為其爭取手術費用。

但「億萬奶粉」合作失敗後,商家不可能再出這筆費用。他害怕這家賴上他,於是開始躲避這一家,不接他家的電話。

他也不願意每年陪著父母去給一個陌生的叔叔上墳。直到父母告訴他「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這句話,他們救命恩人的這句話的內涵,他被震撼了。

他終於想通了,善良這件事情是一種天賦,是與生俱來的饋贈。最後他選擇了不告發自己的上司,放他一馬。繼續幫助四胞胎,選擇善良,選擇真實,選擇聽從自己的內心。

四胞胎家人找來的時候,他已經把一切事情安置妥當了,但沒想到在他一直躲著四胞胎家人的那段時間,人家不斷打電話,只是想送四支胎毛筆給他表示感謝。

我們現在回顧這幾個男人。有哪一個人不傻?他們都可以贏,而且贏得漂亮。但他們都選擇了書生意氣,選擇輸。

台灣王文慶說:「人生要努力爭取贏,但更要學會輸。」

在追求成功學的今天,教育工作者最大的贏,是教孩子如何面對輸。輸了現在,輸了自己,不代表輸了人生。

所謂的傻,就是讓自己輸,輸的是自己,是私利,把自己的私利輸了,那就是蒼生贏了,天下贏了,真理贏了。

所以,明知道想思考人生的價值很愚蠢,但吳嶺瀾就是思考了。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不但思考了,還好為人師,教給一代代學子。

明知道上戰場就是死,但怎麼忍心看著人民受苦,怎麼忍心有這個能力卻不去盡責?人家美國飛虎隊來幫助我們,人家傳教士被炸殘廢了還在幫助我們?我們自己怎麼能夠忍得住?整個國家連一張平靜的書桌都放不下了,還讀什麼書?於是投筆從戎,呼嘯著飛向藍天。

明知道清官難斷家務事,老師家的事情不該管、不能管、也管不了,但王敏佳還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就是忍不住,就是要去管。

明知道不能對抗,對抗就是死路一條,但王敏佳就是要反抗,就是要微笑,要蔑視……

明知道選擇照顧一個人就會失去所有前途,但陳鵬就是選擇輸。明知道心愛的姑娘已經被批鬥,一定要劃清界限,才能保全自己,但心愛的姑娘被侮辱被傷害,自己怎麼能夠忍受?怎麼能夠不出手相救?怎麼能夠不選擇托底?

明知道迷路之後,失去食物和水,就會死掉。但已經錯過一次的李想,不能再錯了。他牢記了陳鵬所說的「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於是把食物和水留給了他人,讓別人獲得一線生機,自己選擇死。這是救贖,不是救贖王敏佳,是救贖自己的靈魂。最後他的靈魂被雪山洗乾淨了。

明明知道上司躲在身後,但自己還是要衝上前,明明知道很可能又是農夫和蛇的故事,但還是要把四個孩子責任扛下來。

比「贏」更重要的選擇,是選擇輸,但也選擇了超越常人,選擇了屬於自己的勇敢和愛。

但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思考人生成為一件羞恥的事情?偉大和情懷成為一種裝?崇高被戲謔?犧牲被嘲弄?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我們的民族精神都到哪裡去了?

三個女人的命運,都是無望

其實最可悲的是嫁給許伯常的李淑芬。這個女人當初把許伯常當成寶,省吃儉用供他上大學。但上了大學的許伯常卻不再愛李淑芬。

他的理由是:為什麼世界都能改變,地球都能改變,就是感情不能改變呢?

許伯常是第二個忘記初心的人。他明明是在欺負李淑芬。他知道妻子離不開自己,疼自己,愛自己。自己也享受這女人的辛勞,但卻對妻子實行冷暴力。

杯子碎了,用碗喝水,仍然不用老婆的杯子喝水。碗碎了,用搪瓷缸喝水,也堅決要和老婆劃清界限。當然更加不會與她親熱,看到李淑芬赤裸著大腿,他一百個嫌棄,感覺這個女人太可憐了。

李淑芬讓許老師「把飯都吃光」,自己就著鹹菜粒,倒上一碗溫水喝下。在那個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一家人的糧票是最珍貴的,把飯都留給先生吃,但所有這一切都不能感動這個男人。

他對妻子的恨已經達到極致。包括和王敏佳什麼關係也沒有,但就是不肯澄清,讓李淑芬抓狂,往她心口上扎刀子。

說實話,我非常同情李淑芬。這個女人只是要求一個公平,要求許伯常兌現當初一個承諾。當王敏佳被打之後,她眼裡流露出了慌張,她是最後一個走的。她摸了摸王敏佳,她認為王敏佳已經死了。

她失魂落魄的走了。對於一個追求公平的人來說,李淑芬必死。一命償一命,這是李淑芬的邏輯。

我高中的數學老師,南開大學數學系高材生,文革中寫了一副對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最後被打倒,下放到農村。

可惜他干不動粗活,當地老百姓可憐他,讓他放牛。當地一個不識字的姑娘,不管不顧愛上他,他們成了家。

有一年,我們地方上修水閘,計算有問題,老是沒辦法合龍。有人想起來他,趕緊到山上去找他。他拿起一根小木棍,在泥地上三下五除二就計算出來了,給了幾個數字,很快水閘合龍,嚴絲合縫。

大隊書記一看,這是人才啊。於是提拔他到村小去教書。最後一步步做到了重點中學的老師。

好像夫妻之間沒什麼話說,但也一輩子過下來了。我老師冬天穿著單衣,夏天卻穿著棉襖,幾乎成為校園裡的一景。我們都愛他,尊敬他,不知現在他怎麼樣了。

我不評價許伯常其人,但我反對他的冷暴力。

王敏佳的特徵有三處。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她圍著一個口罩,最後毀容後,也圍著一條圍巾。

第二個就是她拖著一個長長的辮子,長辮子是少女的象徵。但被污衊為破鞋之後,長辮子就被剪掉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那個時代,女孩子最時髦的就是纏著黃手絹。王敏佳的左手上就纏著一條黃手絹,這個黃手帕意味著姑娘的純潔和未婚,意味著姑娘的不可侵犯,也意味著男女授受不親。

當王敏佳讓李想拿自己試穴位,摘掉黃手絹,李想直接肌膚相親地握住她的手。這一幕正好被陳鵬看見,所以陳鵬突然崩潰。不理解這一點,我們就不理解陳鵬為何那麼決絕的重新選擇?並且不打算告別?

當王敏佳被黃曉明拉著手奔跑,那個部位,正是纏著黃手絹的部位……王敏佳被師母掌摑之後,她回到寢室,默默的摘掉了黃手絹。那一刻,她是在和少女生涯和純潔的告別,她的內心已認定自己,不再是那個純真無邪的少女了。

長辮子表示是少女,王敏佳不斷地洗被子,那些雪白的被子,在陽光下熠熠發光,那不就是在表達少女的純潔?

演得最好的是王敏佳的撒謊,因為緊張生病,失去了被領袖接見的機會,這對一個孩子的陰影太大了。為了彌補這種缺憾,她需要不斷地炫耀,需要每年拍一張照片來強化。

越是缺什麼,就越是要強調什麼。如果王敏佳被接見了,每年拍一張照片來強化的可能反而不太大。這就是命運,這就是人生。

王敏佳偷偷寫信攻擊李淑芬,其字跡都是拓出來的,之所以被李淑芬看出來,是因為王敏佳寫作文從來都是一逗到底,而且最後都是三個感嘆號,許伯常批評過,但還是改不了。這個毛病害死了她,這就是命運。

沈光耀的媽媽好了不起,大家閨秀,聲音不大,但威嚴中有慈愛。她讓兒子跪下背誦家訓。然後循循善誘,教育兒子:

「當初你離家千里,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己,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

其實這個媽媽根本不是一個不明白事理的人,而是這個家庭再也損失不起了。沈光耀的父親病重,獨生兒子如果再有個三長兩短,那還了得。她這樣教育兒子。

「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麼是你的祖上沒經歷過的,那些只不過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還沒想好怎麼過這一生,你的命就沒了啊!」

作為一個母親,這樣做毫不過分。最後大林和小林送遺物給光耀媽媽,光耀媽媽已經戴著孝,可見其夫剛剛去世,又得到兒子的噩耗。她雖然悲痛,但卻保持平靜。

她一點點看著兒子的繪畫,只在翻到最後一句「媽媽,對不住」的時候,才泫然淚下。

這是一個有大愛的母親。抬頭我們看見匾額上題寫著「三代五將」。這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家庭。

沈光耀對得起大家,對不起小家,對得起中華,對不起媽媽。一家這麼多人是將軍,為國盡忠。讓沈光耀讀書走萬里路,為這小家保護一顆種子,這個母親沒有做錯。

相信就算在國外,沈光耀也算大兵瑞恩,一定是軍人們拚死拯救的對象,只是為了一個母親不要哭泣。

但這個母親絕對不尋常,當已經身著戎裝,準備上戰場的大林和小林要離開時,這個母親讓他們喝煮蓮茶之後再走。這是把這兩個孩子當做了自己的孩子。

這就是大愛,憐自己的兒子,也憐天下子。只有米雪演出了這個風骨和高度。

看《無問西東》,如果我們鬨笑,我們覺得尷尬,我們覺得不可思議,那不是因為他們太傻,而是因為我們太聰明了。

我深深覺得,一種高貴的感情已經離開我們肉體,也長久的離開了我們的靈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力薦 的精彩文章:

楊林柯:我選擇獨行己路

TAG:力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