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便血不一定是痔瘡 約九成肛腸惡性腫瘤以便血為前期癥狀
很多人都有過便血的經歷。便血是肛腸疾病一種常見癥狀,但卻隱藏著危險信號,一時疏忽可能埋下隱患。專家提醒,肛腸疾病種類多,且初期癥狀相仿,容易混淆而被忽略,若沒有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可能產生誤診、漏診,給患者帶來更多的痛苦。
37歲的李女士,間斷便血1年,生完小孩後發現肛門周圍多了圈東西,有時用手紙擦重了還出血,藥用了不少,開始癥狀有點緩解,可反反覆復,病情越來越嚴重,後檢查確診為直腸癌。
持續便血不可忽視
便血普遍不能得到人們的重視,調查研究顯示:患者大多認為「便血是上火、痔瘡所引起」,「第一次便血感到害怕,第二天便血癥狀沒有了就不再擔心」,「吃點去火藥、外用點痔瘡葯,便血得到控制就感覺萬事大吉」……大部分患者直到便血量逐次增大,疼痛影響正常生活才到醫院就診,這時誘發便血的原因不再是簡單的病症,便血的治療難度也將增大,患者將承受心理與生理上的雙重痛苦。
專家介紹,大便出血是人體各消化道出血的表現之一,可能涉及全身各器官,如果人們忽視便血,會使許多疾病失去最佳治療時機而造成終身遺憾。
多種疾病可致便血
便血是指大便時候帶血,包括單純便血、先便後血、先血後便、便血雜下、便中挾血或便後手紙帶血。便血是肛腸疾病的常見癥狀,但卻容易被大多數人所忽視。
?痔瘡:便血發生在排便過程中或便後,血色鮮紅,血與糞便不混合,出血量可大可小。
? 肛裂:血色鮮紅,滴出或手紙擦血,新鮮肛裂便後有肛門劇烈疼痛。
? 消化道疾病:大便呈柏油狀或呈黑紅色,出血部位多在上消化道;如果血色紅,則多是下消化道疾病出血。
? 直腸癌:便血呈鮮紅色,滴狀附於大便表面;晚期伴有肛門直腸下墜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數增加,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 直腸、結腸息肉:血色鮮紅,無痛,血與大便不混合。
? 潰瘍性結腸炎、痢疾:多半混有黏液或呈膿血便,並伴有下腹痛、發熱、便頻等癥狀。
? 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尿毒症以及某些少見的傳染病,便血的同時,會有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現象。
90%直腸癌初期被誤診為痔瘡
專家提醒,80%的便血是由痔瘡等肛門疾病引起,痔瘡、直腸癌最突出的相似癥狀就是便血。臨床證實,到醫院就診的「痔瘡患者」中,90%以上的直腸癌病例在初期被誤診為痔瘡,有1%-3%最終被確診為直腸癌。為防止因便血癥狀而誤診、漏診導致肛腸疾病病變,建議患者每年到正規的肛腸專科醫院做一次檢查。
預防便血:健康生活習慣是關鍵
?習慣: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勞累過度;每天早晨飲適量涼開水,吃好早餐,適度房事,房事過頻會使腸粘膜充血,加重出血癥狀。
?飲食:多食具有清腸熱、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香蕉、黑芝麻、白木耳等;忌食辛熱、油膩、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煙酒、咖啡。
?出現便血後,患者最要做的就是注意休息:安靜、舒適的環境可使病人減少精神和體力負擔,保證睡眠效果能有效的緩解病情。
?止血在臨床上要根據出血原因、部位、出血量及速度,採取不同的止血措施。肛門局部輕度出血,則以局部止血為主;大出血時,則應立即採取全身止血,並配合局部手術止血措施。
TAG: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