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習練太極拳有感

習練太極拳有感

自2012年5月份,我從部隊轉業到地方工作,常年生活在部隊,身心疲憊,想過一種安靜平和,有規律的生活,每天晨練、上班、下班、照顧家人。2012年7月份,一個偶然的機會遇到我的恩師,從此與太極拳結下不解之緣。

初習太極拳,我與很多初學者有著相同的經歷,費解、迷茫、不知所措、難以理解。只是我很幸運,恩師手把手不厭其煩教授,耗心費力,不斷的鼓勵,讓我這個愚鈍學生,初窺太極拳一點皮毛。願與大家共享。

太極拳究竟怎麼學?太極拳博大精深,它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涉獵古典哲學、現代自然科學、中醫經絡學、心理學和生理學。是道家幾千年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多少代人卧薪嘗膽,披星戴月苦修的成果。其理論紛繁複雜,古典理論與現代理論紛呈,百家陳雜。因此,我們要習練太極拳,就要化繁為簡,從一而始。在跟隨恩師習練太極拳過程中,身形的凝練逐步讓我重視,視為「一」。楊氏太極拳老譜:「身形腰頂豈可無?缺一何必費功夫!腰頂窮研生不已,身形順我自伸舒。舍此真理終何極?十年數載亦糊塗!」身形是太極拳基礎,關鍵所在。一開始,恩師教我練抖樁。不得不說一句,非常適合我,它能讓我在動中找到一份安靜,一份祥和,這是我的幸運。在練習抖樁過程中,我不斷感知自己的身體,控制自己的骨骼,平衡自己的身心。讓雙腳與大地親和,讓雙腿筋骨強健,並建立自己的骨骼結構,逐步形成這樣的理念:放鬆身心,自然承重,天崩於前,捨我其誰也。這一份心境是我習練太極拳窮極一生的追求,是我窺陰陽之變的基礎。「二」由「一」生。

習練太極拳的過程,是修鍊的過程,也是我們悟道的過程。如何悟道?何為悟道?王陽明於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驛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在龍場這既安靜又困難的環境里,王陽明結合曆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裡,他忽然有了頓悟,認為心是感應萬事萬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題。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作為太極拳練習者「悟」什麼?在習練過程中,如何按照老師講習的去做?如何協調周身骨骼、肌肉?習練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感知自己,認識自己,掌控自己的過程為「悟」。

習練太極拳貴在堅持。習練太極拳是苦修的過程,在時間的熬煉中積澱,量變為質變。記得有一年高考作文題,為看圖作文。一個人在挖井,他挖了一個又一個坑,最終精疲力盡,也未挖出一口井,一次次的放棄註定他失敗的命運。方向正確,方法得當,那麼熬煉已身,培養本源,就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初學乍練,認識膚淺,如有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太極拳竟然可以給「內臟按摩」,練完太舒服了!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