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禪修的生理心理效果

禪修的生理心理效果

巨贊法師(1908~1984)

二十世紀後葉,中國有名的佛教領袖之一,同時也是佛教的有名學者。他曾主編獅子吼月刊,創辦佛教學院等,並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副院長等職。

禪修的生理心理效果

巨贊法師|文

1

禪定是人類心理、

生理上可能有的一種微妙現象

禪修,指禪定的修習而言,包括的項目很多,範圍很廣。唐窺基法師著《瑜伽師地論略纂》卷五,說有七種不同的名稱。

第一種是「三摩呬多」,義為「等引」,謂離棄了昏沉、掉舉兩處妨礙禪修的病態以後,心意平等,能夠引發功德,包括一切有心定和無心定。

第二種是「三摩地」,義為「等持」,以前譯作「三昧」,通攝一切有心定位中的心一境性。第三種是「三摩缽底」,義為「等至」,即一切有心無心諸定位中所有的定體。第四種為「馱衍那」,就是通常所說的「禪」,其實正確的意譯應為「靜慮」,通有心無心、有漏無漏、染與不染,而一般經論上都只就色地有心的清凈功德稱為靜虛。第五種「質多翳迦阿羯羅多」,即「一心境性」,舊雲「一心」,以等持為體。第六種「奢摩他」,義為「寂止」。第七種「現法樂住」,則是單就四種靜虛的根本說的。

這裡面所說的「心意平等」、「心一境性」,都是在禪修的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心理現象。

「有心」VS「無心」

「有心」、「無心」也是心理現象,而是就總的情況說的。例如「靜慮」這一個名詞,就是說明靜定之中還有思慮的心理活動,所以屬於有心位。無心睡眠(即無夢的熟睡)、無心悶絕、無想定、滅盡定等,或者心理的活動不顯著,或者已經把心理活動壓伏下去,所以屬於無心位。

但有人說,無心睡眠和無心悶絕不能包括在無心位中,因為還有第七識和第八識,只有無想定和滅盡定才是真正的「無心」,因為在這兩種定中,「行與心遠」、「諸心心法滅」,這說明禪修入定可能達到滅卻心理活動的一種現象。

「有漏」VS「無漏」

「有漏無漏」、「染與不染」,是就禪修的性質說的,如為名利恭敬而修禪定是「染污」或「雜污」的,也是「有漏」的;為追求真理、解決宇宙人生方面的問題而修禪定,則不是「染污」的,可能成為「無漏」。

「色地」一名詞,說明禪修的範圍,因為佛教把世間分為三大區域,第一是欲界,第二色界,第三無色界。欲界有欲界的禪定,色界和無色界也各有其與環境相適應的禪定。我們這個人間屬於欲界範圍之內,而能發生上地(或上界,即色界、無色界)的定,大乘經典如《大般若經》卷第五百九十一,還鼓勵大家多修欲界定而不要貪著色界定和無色定。因為修欲界定生欲界,能夠很快地圓滿「一切智智」,而貪著色界定和無色界定,上生色界或無色界,就沒有這樣的功德。這是大乘教理的特點,此地不談。

「世間」VS「出世間」

隋智者大師在其所著的《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一書中,根據「世間」、「出世間」兩種方向,又把禪修分為四大類:

一、世間禪相——四禪、四無量、無想定、四無色定。

二、亦世間亦出世間禪相——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觀。

三、出世間禪相,又分為四種:

甲、觀——觀壞法(九想、八念、十想)、觀不壞法(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

乙、煉——九次第定。

丙、熏——獅子奮迅三昧。

丁、修——超越三昧。

四、非世間非出世間禪相——法華三昧、般若三昧等。

智者大師這樣分類,雖然還有可以商量之處,但他指出禪定有使修習者趨向於「出世間」的作用,則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認為,具有爭執、曖昧、耽嗜、可毀壞、可對治等性質的是「世間法」,與此相反的是「出世間法」。

世間法必定是「有漏」的,出世間法必定是「無漏」的,所以世間禪又稱有漏禪,出世間禪又稱無漏禪(余類推)。有漏禪,不依境作觀,引伸智慧,也不針對著煩惱,發揮斷治的作用;但無漏禪卻能引伸智慧,斷治煩惱,改變世間法的曖昧、耽嗜等性質而為無曖昧、無耽嗜的出世間法,因此有「非禪不智」、「由定生慧」的說法。

亦世間亦出世間禪可能發生的作用,介於二者之間;非世間非出世間禪的性質,其實也是無漏的,應該屬於無漏禪,不過因為它所引伸的「中道」觀慧,超過小乘人所執著的無漏法,所以另立一類。

禪定是人類心理、生理上可能有的一種現象,它可能發生的作用也很微妙,所以古代印度的各種宗教都注重禪修,佛教自亦不能例外。如無著菩薩的《六門教授習定論》云:「由習定故能獲世間諸福,以及殊勝圓滿之果。」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卷一亦云:「若欲具足一切諸佛法藏,唯禪為最,如得珠玉,眾寶皆護。」這說明無論是印度或中國的佛教大師,對於禪修,都是懷著很大的希望的。

2

「定難」

妨礙禪修的身體、心理因素

不過就普通的生理學和心理學來說,禪修中的生理和心理現象不屬於「常態」,要在生理或心理方面不斷加上功力才能逐漸得到,得到了如不加以鞏固也很容易退失。如《成實論》卷十四《定難品》說,身有冷熱等病或疲極失眠,心有憂、嫉等煩惱,都是「定難」,妨礙禪修。又,用功的時候過於緊張,或者意志不集中,也是「定難」。

此外還有粗喜定難、怖畏定難、顛倒定難、不取相定難、不樂定難等等,都是說明禪修不是很簡單的事情,要有充分的準備才能有所成就,因此《摩訶止觀》卷四有二十五方便的說法。

3

禪修前後應該準備的事項

二十五方便都是禪修前後應該準備的事項,即具五緣(持戒清凈、衣食具足、閑居靜處、息諸緣務、得善知識),呵五欲(色、聲、香、味、觸),棄五蓋(貪慾、嗔恚、睡眠、掉悔、疑),調五事(調食、調眠、調身、調息、調心),行五法(欲、精進、念、巧慧、一心)。

這無非是要禪修者在安靜的環境和正常的生活中,放下一切不必要的攀緣和雜念,以便集中精神,用調身、調息、調心的方法,進行不斷的修習。否則,物質上、精神上毫無準備,禪修是不可能有成就的。

調身:禪修中的身體姿勢

調身,就是在禪修的時候調整身體的姿勢,佛教通常主張結跏趺坐。如《大智度論》卷七云:「問曰:多有坐法,佛何以故唯用結跏趺坐?答曰:諸坐法中結跏趺坐最安隱、不疲極。此是坐禪人坐法,攝持手足,心亦不散。」《禪秘要法經》卷上也說:「沙門法者,應當靜處結跏趺坐,齊整衣服,正身端坐,左手著右手上,閉目以舌拄齶,定心令住,不使分散。」

這裡所說的都非常簡單,而在智者大師的《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上說得比較詳細,大約可以分為下列六項:

一、安坐處。在比較硬的床或方凳上,鋪上軟墊子,當臀部坐著的地方,要墊高一些,務使入坐之後,兩股前後平正,否則容易發麻或發痛。

二、正腳。兩腿盤膝而坐,稱為跏趺,有雙盤和單盤兩種方式。雙盤先用左腿加於右腿之上,然後再用右腿加於左腿之上,兩膝緊壓軟墊,全身自然端直,各骨節間也略有舒適之感。年齡比較大的人雙盤而坐如有困難,可以採取單盤坐法。單盤或用左腿加於右腿之上,或用右腿加於左腿之上,都可隨人的習慣而定,不拘一格。又實在不能盤膝的人,可以兩腿交叉而坐,女人還可以把兩膝相壘而坐,都比垂腳而坐為安穩。

三、解寬衣帶。衣帶不宜太緊,太緊妨礙調息;也不宜太松,太松衣服容易脫落而著涼。

四、安手。以左手置右手掌上,貼於小腹之前,頓置小腿上。或以一手輕握他手四指,兩拇指結成交叉之形;或以左手握右手,右手握左手也都可以。頓置的地方可以在腹下,也可以在腹上,不必一定。但通常都是用的第一種方式。

五、正身。先把身體和兩手挺動七八次,然後端坐,胸部微向前俯,使心窩降下,臀部宜向後稍微凸出,使脊骨不曲不聳。

六、正頭頸、眼、舌等。鼻與臍相對,則頭頸自然下偏不斜,不低不昂,端直而坐。然後閉口(或在閉口之前,開口吐出濁氣一次到三次),舌抵上齶,輕閉眼,才使斷外光(或微開眼),總以「不寬不急」為度。

息即呼吸,調息就是把呼吸調柔入細,引短令長的意思。後漢安世高譯《大安般守意經》卷上云:「息有四事:一為風,二為氣,三為息,四為喘。有聲為風,無聲為氣,出入為息,氣出入不盡為喘也。」後來智者大師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里解釋道:「坐時鼻中息出入,覺有聲是風相;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是喘相;坐時息雖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是氣相;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穩,情抱悅豫是息相。」又說:「守風則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則定。」所以風、氣、喘,都不是呼吸調柔的相狀,應該逐漸改進,達到「不澀不滑」的標準。

4

調心:如何與調息結合在一起

調心,主要是調伏亂想,使注意力集中而腦筋得到充分的休息,通常和調息結合在一起修習。

西晉竺法護譯《修行道地經》卷五云:「數息守意(按:即調息、調心的舊譯)有四事……一謂數息,二謂相隨,三謂止、觀,四謂還、凈。」這就是調伏心息的六種方法,後來稱為「六妙門」。

「數息」即當呼吸的時候,繫心在記數上,或以吸氣為一,呼氣為二;或以第一次的呼吸為一,第二次的呼吸為二。這樣從一數到十,又再從頭數起,有時還可以從一數到一百,或者逆數,能夠祛除昏沉、掉舉(即雜念紛紜)兩種毛病,初步做到「不沉不浮是心調相」的程度。

數息熟純,心相漸細,就不用數息而一心依隨呼吸出入,攝心緣息,稱之為「隨」。隨息純熟之後,不隨呼吸出入而凝寂其心為「止」。「觀」是觀察微細的出入息相,「還」又反觀觀察的心,「凈」則不起妄想分別。六妙門注重在調心,如果還不能用以克服昏沉的毛病,則可繫心緣中(兩目齊平處的中間)、眉間、額上、鼻端或頂及心處。如果雜念紛紜,無法制止,還可以繫心臍中。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守竅」,也是一種集中注意力調伏心息的有效方法。

5

靜坐時對身心的保健效果

在靜坐的時候,身、息及心三事調適,除了可以達到禪定的境界之外,還能夠治病和保健,這又有九種說法。

一、繫心臍中像豆子那麼大,能治諸病,也能發生諸禪。因為息從臍出,還入至臍;又人托胎的時候,帶系在臍,是腸胃的根源。

二、上氣胸滿、兩肋痛、背膂急、肩井痛、心熱懊痛、煩不能食、心瘇、臍下冷、上熱下冷、陰陽不和、氣嗽十二種病,可以用止心丹田的方法治療。因為「丹田是氣海,能銷吞萬病」。如果止心丹田仍覺痛切的話,可以移心三里穴(在膝蓋下三寸,脛骨左右各一寸的地方);如還不能止,則可以移心兩腳大拇指甲的橫文上,以愈為度。

三、心緣兩腳之間,可以治癒頭痛、眼睛赤疼、唇口熱、繞鼻胞子、腹卒痛、兩耳聾、頸項強七種病。

四、經常止心在足,能治一切病。因為我們平常用腦的時候多,「氣強沖腑藏,翻破成病」。心如緣下,則五臟順而消化力增強,眾病自愈。

五、身上有病,一心止於病處,如果沒有特殊的障礙,不出三日,都能緩解。

六、不以病為意,但寂然止住,心意和悅,也能治病。

七、偏用出息,可治腫結沉重、身體枯瘠、痰陰脹滿、飲食不消、腹痛下痢等病。偏用入息,可治煎寒壯熱、支節皆痛、身體虛懸、肺悶脹急、嘔逆氣急等病。

八、吹、呼、嘻、呵、噓、呬六種息(或作氣)治五臟諸病。

九、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虛懸,滿息治枯瘠,焦息治腫滿,增長息治羸損,減壞息散諸陰膜,暖息治冷,冷息治熱,沖息治壅塞不通、癥結腫毒,持息治戰動不安,和息通治四大不和,補息補虛乏。善用此十二息,可以治眾患。

調融身、息及心的方法能夠治病保健是實在的,據唐湛然的《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八之二所說,陳朝的重要官員如毛喜、蔣添文、吳明澈等,依智者大師修習了「息法」(按:即上面所說身、心、息調融的方法),都得到健康的實益,而智者大師還慨嘆著說:「世間醫藥費財用工,又苦澀難服,多諸禁忌,將養惜命者死計將餌(按:即千方百計延醫服藥);今無一文之費,不廢半日之功,無苦口之憂,恣意飲啖,而人皆不肯行之,庸者不別貨,韻高和寡,吾甚傷之。」

6

修習「息法」的注意事項

這可能是因為「息法」需要充分的準備,又不是一二天能夠見效,一般人不大願意修習的緣故。所以在修習「息法」的時候,把應該注意的事項說明白,使修習者知所避忌而消除懷疑和顧慮,實在也有必要。這大概又有以下六項:

一、知道了「息法」能夠治病保健,還必須隨時常用,專精不息。如果一時沒有得到益處,也要不計日月,常習不廢。

二、修心的時間,最好在早晨和晚上,以得汗為度,但用功要緩急得宜。

三、靜坐如沒有節制,或倚壁柱衣服,會使人身體背脊骨節疼痛,名為注病。治法:用息從頭流向背脊,經骨節邊注下,善自調護可愈。

四、開始修習六妙門時,六門各修習幾天,如其中有一門在修習的時候特別覺得身安息調、心靜開明、始終安固的,就專用那一門,必有深利。如果發生了障礙,可以另換一門。

五、修習的時候,可能發生種種幻覺,或者身上還會感覺疼如針刺、急如繩縛、癢如蟲咬、冷如水灌、熱如火炙、重如物壓、輕似欲飛,或者心中暗閉生起惡念,或者歡喜躁動,或者憂愁悲思,或者突然發生驚恐,或者像昏醉一樣,都要置之不聞不問,否則會妨礙修習而招致退墮。

六、每次修習完畢的時候,先把身體、頭頸、肩膊及兩手稍稍搖動,再搖動兩足,再以手遍摩周身,再把手摩熱掩在兩眼上,然後用力張開,待身熱稍歇,才可以下來行走,否則會發生頭痛和骨節不爽等疾病。

心息調融(此一狀態和方法,印度文稱為「安般」,或譯作「阿那波那」)是禪修的初門,佛教經典上稱為「甘露門」,因為它可以引發許多功德。

據《瑞應經》等說,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之前就是修的安般法,後來他也常教弟子們修習。所以《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一說:「因息修禪,疾得禪定。」又說:「繫念修習阿那波那入欲界定,依欲界定得未到地,如是依未到地次第獲得初禪乃至四禪。」照上面所述的一段看來,安般法的醫療作用非常顯著,如果加深了它的進度,因而引生禪定以及心理、生理上的特殊現象,當然也是有可能的,這大概就是所謂「功德」的一部分。

心息調融的深度——禪定

根據專門解釋有關禪修中各種境界的經典,如《禪秘要法經》、《坐禪三昧經》、《禪法要解》、《思惟略要法》、《達摩多羅禪經》、《五門禪經要用法》、《治禪病秘要法》、《大安般守意經》和《摩訶止觀》、《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等,可以知道,加深了心息調融的進度,心理方面會到達「泯然澄凈,怗怗安隱」的狀態,這時思想集中,毫不分散,稱為「粗住」。從「粗住」再進,心理方面「怗怗安隱」的狀態更加增強,稱為「細住」。這時因為心理方面非常安隱的關係,身體自然正直,坐久不倦,好像有什麼東西支持著似的,但偶爾有一陣陣肌肉緊張的疼痛和緊張疼痛消失以後的疲睏。這樣經過幾小時或者一二天、一二個月,心息就更加深細,會感覺自己的身體非常明凈,心理也「爽爽清涼」,沒有一絲牽掛,叫做「欲界定」。

修習欲界定到純熟的階段,可以連日不出定,也可以保持定法經年累月而「無懈無痛」,同時還能夠引發像電光一閃似的無漏慧,所以又稱為「電光定」。從這裡深入,就會發生「身心泯然虛豁」,「冏冏安隱」的現象,為「未到地定」,或名「未來禪」,因為它能引生初禪,是初禪的方便定。

未到地定的功效,有顯然超過欲界定的地方,就是「入定出定,身體溫暖,悅豫快樂,顏貌熙悅,恆少睡眠,身無苦患」,可以說,在身、心兩方面都達到了非常康健的程度,因而又引發八種「觸」。

初禪

初禪就是色界定的第一禪,有五個支分,即覺、觀、喜、樂、一心。初觸觸身,有所感受為覺,細心分別八種觸及各種功德為觀,慶昔未得而今得為喜,恬適愉快為樂,寂然靜止為一心,都是從未地定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得到了初禪,身心的快樂柔和又遠遠勝過未到的地定。《禪法要解》卷上說:「初禪快樂,內外遍身,如水漬干土,內外霑洽」,因而能夠斷伏欲界煩惱。

二禪

初禪有覺有觀,不能使禪修更為純凈,所以還應該把它捨棄掉。捨棄了覺、觀就發「中間定」,由中間定進入第二禪。第二禪的支分是內凈、喜、樂、一心。內凈就是捨棄了覺、觀之後的清寧狀態,「如水澄靜,無有風波,星月諸山,悉皆照見。」又,這裡所說的喜、樂,也和初禪的在性質上有所不同,因為初禪的喜、樂是從離欲得到的,而二禪的是從初禪的定得來的。

三禪

二禪因內凈而生大喜,因喜生樂,可能引發煩惱,要把它捨棄了才能進入三禪而身受無喜之樂。這樣的樂,從內心發,綿綿美妙,據說是「世間最樂,無有過者」。不過,又有遍身和不遍身兩種區別。遍身的樂,全身每一毛孔、每一器官都充滿著欣悅,心裏面也是「樂法內充」、「情得通悅」。不遍身由於心沉沒、不安隱、生貪著三種過失,因此三禪的支分是舍、念、智、樂、一心。舍就是舍掉喜,念與智是針對著三種過失而安立的,這樣,第三禪就獨得「樂俱禪」的名稱。

四禪

第四禪的支分是舍、念清靜、不苦不樂、一心。舍的意義是「無所依倚」,因為在第四禪中,身心的調柔安隱達到了非常高深的程度,像三禪的遍身受樂已經無此需要,可以捨棄。又,三禪的樂並不是永久的,貪著了也會成為苦患,也要捨棄。捨棄了三禪樂,「行不苦不樂受,不憶不悔」,意念清凈到極點。據說,在這時候,出入息微細得像沒有的一樣,因此第四禪又名「不動定」或「不動智慧」。得到了第四禪再進修四無色定或其他的定都很容易,所以佛教經論上又都以第四禪為根本。

禪修的層次很多,境界也各個不同,而都從調融心息入手。調融心息的效用,目前已經有了初步證明。禪修中可能發生的生理和心理現象,似乎也不是憑空虛構。這類資料記載在佛教經典里的還有很多,如果能夠通通整理出來,對於進一步認識人類生命現象的研究,似乎不無參考的價值,這裡不過是嘗鼎一臠而已。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佛去 的精彩文章:

看完您還會誤解出家人嗎?

TAG:拜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