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華風骨,亦是青年風骨

清華風骨,亦是青年風骨

朋友圈再一次被一部電影刷屏:《無問西東》。這部時隔五年才搬上大熒幕的電影,票房和口碑一路走高。通過幾代清華人的故事,將清華風骨展現在大眾面前,真可謂清華「招生宣傳大片」。

不得不說,影片確實拍出了清華的風骨。記得前兩年去北京出差,特意去清華走了一圈,那「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石就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強」與「德」的辯證關係,老祖宗早就研究透徹了。人不能甘於弱小,需時刻自強精進,唯有自強方可生生不息,但也不能不涵養德性,唯有厚德才可承托萬物。

清華風骨,又何嘗不是青年風骨呢?

吳嶺瀾:心定,方知前方路途

影片中吳嶺瀾的故事,發生在二十年代。中國正處在積貧積弱的時候,「實業救國」的浪潮方興未艾。「最優秀的人都讀實科」,當時社會上的普遍觀念是這樣的,也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學霸」吳嶺瀾走進清華,選擇了實科,死不放手。就好像高考填志願了,大家都在想哪個專業學出去之後更好找工作。然而現實給了他迎頭痛擊,他的文科成績相當優秀,實科卻差的要死,導致他一度陷入了迷茫,身處困境之中無法自拔,思索自己求學的意義。他就像一個在沙漠里迷路的苦行僧,不知道該怎樣面對看不到未來,進退維谷的困局。

其實,放眼當下,很多青年學生都會有這樣的困惑。我學這個專業到底是為什麼,今後我該何去何從。所以很多大學在想新生入學的時候都會讓他們思考三句話:今天我為什麼讀大學?我該怎樣度過大學時光?大學畢業後我該做什麼?

幫助吳嶺瀾走出困局的有兩件事。

第一件事情,是吳嶺瀾和梅貽琦的對話。作為清華「第一輔導員」,被後世清華人尊稱為「永遠的校長」,梅貽琦面對這樣一個「心理問題」學生,循循善誘,告訴他,忙碌的踏實並不真實,而是「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說白了,就是要想一想,到底什麼才是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聲音。是跟隨大流,淹沒在時間的塵埃里,還是把握真實,探尋屬於自己的道路?

第二件事情,泰戈爾訪華。當泰戈爾來到清華大學給學生做演講時,身邊皆是當時中國最優秀的泰斗巨擘。王國維、梁啟超、梁思成、徐志摩、林徽因……他們一個個都氣定神閑,自由自信,穩如泰山。泰戈爾給學生講詩歌,講生命的意義,引導學生進行無止境的思索。不論賦有怎樣的盛名與成就,對生命的探索永遠是最有意義,也是最光榮的。

於是那種羞恥感逐漸消失,吳嶺瀾終於抓住了內心最真實的東西,轉去學文。在西遷路上,他給學生們講詩歌,講泰戈爾,傳遞著寶貴的精神與人生經驗。

青年正處在人生的上升階段,正是探索人生之路的重要時期。自己的路究竟該怎樣走,哪一條路才是最適合自己的,是必須去思考的問題。是跟隨別人的行動,投身到社會風行的大潮中,還是安穩的地守住自己,堅定自己的信念,遵循最真實的想法。

心定,方知前方路途。給自己找一個支點,再去壯大撬動地球的力量。

沈光耀:責任,何懼後會無期

我的同事說,看了王力宏的沈光耀,流了不止一次淚水,這個角色根本就是他!

沈光耀的故事,發生在三十年代。日寇橫行,屠我同胞,屍橫遍野,家國淪陷。為了躲避日寇,中國歷史上最特殊卻也是最好的大學——西南聯大——誕生了。

作為一名富家子弟,沈光耀幾乎無所不能,幾乎什麼都能做好。不得不說,家庭的教育真的很重要。家裡人對他的要求也很簡單,不求大富大貴,聲名顯赫,只需擁有簡單平靜的人生,不要被功名利祿迷了眼。

簡單平靜的人生,這是現在很多人想要的生活。在和平年代,擁有這樣的人生並不是難事。然而,在戰爭年代,課堂也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了。雨點打在鐵皮屋頂上,如同子彈掃射,教室里根本聽不清老師在說什麼。還要時不時防備敵人的空襲,一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險。

目睹了無數血的教訓,沈光耀毅然選擇了從軍,哪怕家裡人反對,這也是當年無數愛國青年的真實寫照。從1919年開始,青年學生就肩負起了救亡圖存的責任,將青春的熱血灑在歷史的天空中。將自身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結合,為國家大義犧牲自我,在那個年代,無數青年為了後世,選擇了一條後會無期的道路。

「這個世界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內心發出的真誠,正義,無畏和同情。」因著這一句話,沈光耀駕駛飛機,總要特意冒著風險為饑寒交迫的孩子們空投食物,成為孩子們的「晃晃」。他本沒有義務這麼多,他就算不做也沒有人會職責他。他的本職工作就是擊退敵人,保家衛國。然而,他的本心告訴他,他應該這麼做。從軍為了什麼?為了國家,為了將來,而孩子們就是國家的將來。真誠、正義、無畏、同情……當所有的字眼彙集在一起,便是責任。

再回到清華西遷這件事情。為何不惜千辛萬苦,翻山越嶺,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也要把老師、學生、書籍保留下來?為何頂著炮火,冒著危險還要在簡陋的教室里傳授知識?因為知識、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不被滅絕的根本,將知識與文化保留下來,也就是對民族負責!大學之大,從不在於面積之大,而在於學問之大,在於視野之大,在於責任之大!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我們並非只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時代烙印、家國大義、熱血情懷都深深流淌在血脈、印在靈魂里」。

當沈光耀駕駛飛機與敵人同歸於盡時,青年人的責任與擔當,就像熱血一樣流出來。

不同時代的青年都有不同的責任,當下的時代,也賦予了我們不同於戰爭年代的責任。自覺承擔起責任,敢於擔當,時間才會給予我們最好的回報。

陳鵬:奉獻,哪怕默默無聞

2017年,又有很多大師永遠離開了我們,比如「兩彈元勛」任新民。其實,許多「兩彈功臣」們都只有在他們走了之後,才被年輕人所認識。在這之前,他們隱姓埋名,在茫茫的戈壁上奉獻自己的青春,就好像從未出現過。

「兩彈元勛」任新民

所以我一直認為電影里陳鵬的原型,應該是無數默默奉獻的「兩彈元勛」們。作為那個時代的高級知識分子的代表,他們以身許國,奉獻著健康與生命。他們沒想過後悔,沒想過出名,他們也從沒想過要做逃兵。

陳鵬本是清華校園裡青澀大學生,穿著短褲,背著書包,喜歡著某個女孩子。在明媚的陽光下,在寬闊的草坪上,在茂密的樹林里,他的青春在這裡一一留下印記。曾經他也是無憂無慮,一門心思讀書,但是面對社會的變革和時代的考驗,很多事情都變了。

內亂的年代,連人的情感都是亂的。要守住內心的底線,堅持內心的真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誤會,他選擇了放棄愛人,甘願投身原子彈的研製事業中。可當誤會消除,他把愛人從死神手裡拉回來的時候,他又面對一個兩難的抉擇。

一邊是國家大業,一邊是愛人,陳鵬被夾在了中間。為了國家需要,他不得不忍痛離開受傷的愛人,一頭扎進黃沙漫漫的戈壁。曾經美好的青春年華已經一去不返,那些無憂無慮的陽光也變換成戈壁上寒冷的星辰。當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後,他就好像從地底下鑽出來的失蹤人口,滿臉滄桑,頭髮禿落。看著滿列車的人歡呼雀躍,自己卻只能強忍住內心的喜悅,還有一絲落寞,一個人走回遙遠的家。

何為「自強」?這顆原子彈就是自強的詮釋。何為「厚德」?甘願隱姓埋名,默默奉獻,就是厚德的寫照。

這個世界上,究竟有多少默默無聞的人為我們鋪平了前方的道路呢?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GIF

脫離了對國家的熱愛和憂思,割斷了對民族的情懷,逃避了對社會應有的奉獻,一心只管索取,不予付出,終究會被時代所拋棄。若是一群人如此,時代便會拋棄這一群人。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重視青年的志願服務活動?因為一個青年越具有奉獻精神,越能忍受孤獨,忍受平凡,他就越能擔當起責任。

張果果:善良,只需行你所行

看慣了張震的古裝和武俠片,再看張震的文藝片,一開始還不太習慣。

張震演故事就發生在現代,他演的角色叫張果果,清華大學畢業。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也是個好名字。

作為公司白領,他一直在掙扎與糾結。

首先是爾虞我詐的商戰,好似波詭雲譎,處處是陷阱。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特別是在商海中沉浮的人,各色各樣的競爭對手(公司內外都有),考慮事情總是比別人更多一層(心機boy?)。比如一個奶粉的廣告宣傳方案,是選擇保守的方案主打安全牌,還是選擇激進的方案,主打營養和口味牌。這確實是一個難題。在這鬥爭中,張果果逐漸被排擠、打壓。

如剛走上社會的青年一樣,在職場中總是會面臨這樣或那樣的明爭暗鬥,總會遇到挫折。自己就像一頭小綿羊一樣,隨時會被人宰割。在這樣的戰場上,究竟該如何面對?

其次是資助事件。為了打出品牌效應,張果果資助了一個四胞胎家庭。但是這四胞胎家庭就好像纏上了他,經常問他要錢,什麼都要讓他買,連孩子的名字都要讓他起。這就好像是一個無底洞,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頭。

本性善良的張果果,面對這樣的困境,開始迷茫。該繼續下去嗎?自己的善良究竟是對是錯?如果自己的善良最終帶給自己無盡的苦惱,還要不要繼續善良下去?

與之類似的,比如當路邊有個老人跌倒在馬路上,你是去扶,還是不扶?

相信很多即將走上社會的大學生,或多或少都會思考過這個問題。在社會這個 大染缸里,自己的善良到底值不值?自己的付出到底值不值?究竟是做一個心狠手辣的「強人」,還是溫軟如水的「弱者」?

影片里給出的答案是:不忘初心。

張果果選擇保持自己的善良的本心,堅決不因自己曾經被欺騙的遭遇而且欺騙他人,不以同樣的卑劣手段對人,即使有可能被敲詐,也盡己所能去行善,有始有終。

善良,是最美好的品德。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選項可供選擇,有些事情,只是出於你的原則,還有心裡最真實的聲音。

作為青年,要做到善良,既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你總是面對他人投給你的不同的目光,聽到他人在背後議論紛紛,總是在不經意間被欺騙,總是遇到挫折,像被狂風暴雨壓彎了腰而無法抬頭。但是,當心中最真實的聲音響起,你只需聽從他的指引,行你之所行。

因為這個世界上,除了名譽、金錢,還有更美好的東西值得去追求。精神上的財富,才是真正不朽的豐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芳華,但總有不變的東西在代代傳承。

清華風骨,亦是青年風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鄭老師的屋子猴 的精彩文章:

TAG:鄭老師的屋子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