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到2,簽名鞋進化史現役篇(2)——PG VS HARDEN
想了解更多球鞋潮流?
趕緊關注我們
這一期我們暫時從勇士的專題
換到全新的剛剛發布了
第二代球鞋的兩位巨星身上
看了這麼多球星簽名球鞋的發展,最新的科技和設計風格會為簽名球鞋帶去怎樣的進化?這麼多年之後,球鞋圈的這兩個冤家又會怎麼回應來自對方的挑戰的?
NBA的巨星分為兩種,一種是帶著光環進入聯盟,早早簽下大合同,運動品牌在第一時間就開始打造屬於他的簽名球鞋系列。第二種需要自己不斷的努力,從有潛力到最終爆發,需要時間的見證,這部分的球星只有真正爆發之後才會有可能擁有自己的簽名款式。
這一期的兩名巨星,Paul George 和James Harden都是通過努力才獲得自己簽名球鞋的代表。
Harden 更是被德國巨頭挖至旗下才得到了如此的重視,簽名球鞋和球員職業生涯中的起起伏伏很像,Harden 的全面爆發也是轉投火箭之後的結果。
去年Nike發布了全新的PG系列,很久都沒有新球員加入的籃球鞋市場突然增加了一些活力,而更重要的是反擊Adidas帶來的壓力,自從搶來了James Harden 之後,Adidas對於這個市場似乎信心滿滿,全新的Harden Vol 1從宣傳,預熱,設計,科技,口碑都獲得了不錯的反響。
LeBron,KD,Kobe這三個曾經的主打系列都太久遠了,出了十幾年的系列對於新成長起來的一代有點太老舊了。Paul George就是最新鮮的血液,而且自帶了很多可以講的故事。
而且兩個人的系列也正好剛剛公布的全新的第二代,也可以讓我們窺視品牌對於全新系列的打造方向和手法。
Paul George – PG系列
【Nike PG1】
Nike 知道現代球鞋發展上,故事對於簽名球鞋的重要性。PG1 來源自Paul George 的傷病和鳳凰涅槃。前幾期的時候,我們談到Penny Hardaway,談到Vince Carter,談到Tracy McGrady,談到傷病對於球員來帶的影響,談到一種可惜,如果不是因為傷病,也許他們對取得更輝煌的成就,會在歷史上更加的耀眼。
Paul George的傷病卻讓他成就了更強大的自己。我們看著他慢慢變得偉大,看著他對抗LeBron James,看著他傳聞中的簽名球鞋一點點推遲,看著他遭遇傷病在正要閃耀的時刻,不過這一次傷病沒能奪走這位新星,反而給予了他更出色的機會。
幸好這一次George回來了,帶著幾乎沒人能相信的更全面的自己。幸好這一次我們不是見證另一個天賦球員的迷失,要不然失去不僅僅是Nike PG1一雙簽名球鞋,失去的是又一個可能成為佳話的系列,失去的是無數人的偶像。
這一次,我們面對傷病,面對困惑,都有了全新的解答,只要你夠堅強,終會涅槃重生。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推遲的原因,PG1獲得了更多的時間,可以雕琢,可以通過人們的審美做出改變。而結果就是設計師Tony Hardman設計了這雙平靜優雅的籃球鞋。
前兩年開始,籃球鞋有了全新的設計標準和語言。缺少了競爭之後,一段時間裡面籃球鞋的市場都是Nike一家獨大,新的科技將籃球鞋從即能壓馬路又能運動的Air Jordan時代進化到似乎只能去籃球場打球的專業系列。開始了塑料鞋,針織鞋,不注重設計,只注重性能的一個時代。這段時間裡,Adidas更是除了跟隨,毫無見解。
幾年的等待之後,人們終於無法忍受了,Nike球鞋越來越貴,設計越來越差,銷量開始下降。Adidas終於找到新技術,找到新的代言人,一切充滿了威脅。
簽名球鞋中一個全新的方向就是回歸,這也是很多人覺得籃球鞋設計復興的一個原因。回歸的是傳統的材質和一些設計元素,披著各種科技外衣的塑料和編織,很多都是摸上去或者看上去都缺少了質感。皮質,麂皮這種自帶質感和華麗氣息的材質一直都符合人們的審美。
另一個回歸就是增加裝飾性元素,綁帶和鞋帶扣這種看似多餘的元素反而給予球鞋增加了一種美感。看到PG1的時候,總會讓我想到Air Yeezy 2的設計語言。
材質的拼接,後跟動物紋路的加入,前掌的綁帶和鞋帶扣。一切不能只在乎實戰性能,這種既能打球,又能壓馬路的設計才是大眾期待的。NMD的成功給了那種為了特殊用途製造特別球鞋的商業策略一記響亮的耳光,這種跑鞋追求的就是多用途,跑步,出街,上班,旅行,探索,不用不斷的換鞋。
PG1另一個為設計讓路的策略就是技術上面的簡單。前掌Zoom Air氣墊單元和上一期介紹的Melo M3一樣,在科技上簡單但是為一般人提供了足夠的緩震性能,可以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球鞋的設計和製作中。
Nike PG1走了低幫的路線,其實有點出乎意料,曾經遭遇重傷的Paul George 不應該更注重球鞋的保護性?
球鞋的性能和價位自然沒有太多的槽點,更重要的是這雙球鞋開創了一個新的起點,全新的代言人,全新的回歸之路。
【Nike PG2】
從步行者的領袖,到雷霆三巨頭,Paul George面對的是全新的挑戰,一段時間裡面其實你會看到雷霆的掙扎,三位巨並沒有能夠融合在一起,Paul George 也有很多比賽並沒能打出自己的能力。掙扎應該是這個賽季他需要面對的,你會看到那個表現搶眼的小前鋒,你也會看到全場迷失的巨星。
如果這個賽季無法打出好的成績,那麼雷霆該何去何從,Paul George和Carmelo Anthony該怎麼辦,都會成為一種疑問。暫時看來一切還很順利,我們迎來了Paul George的第二款簽名球鞋。但是第一眼看過去,滿滿的失望。
完全找不到上一代的那種平靜優雅的氣質,反而有種團隊球鞋的平凡感。
設計師還是Tony Hardman,這也是Nike慣用的方式,一名球員的簽名球鞋由一名設計師一直負責,可以從很多方面更全名的了解球員的需求和設計的方向。剛剛說過了上一代的球鞋其實Tony幾年前就已經做好了,而直到George回歸從傷病中回歸才真正的發布。其實這也在側面上給予了設計師更多的時間去塑造更完美的球鞋。
而這個系列的第二代球鞋似乎有點太過於倉促了,設計手稿上面描繪出了其中的進化和優勢,更多的是在為了性能改變,更厚的Zoom緩震,更容易穿脫,更好的抓地力,動態的鎖定系統。
首發配色和Playstation合作,也算是傳統了,能發光的鞋舌只為這個配色特別打造,並不算是全系列的設計中。新的設計語言從曾經的那種凸顯時尚,回歸設計的一種本源變了味道。
側面的動態翅膀是球鞋最大的改變,去掉了上一代標誌性的綁帶,換上新的鎖定模式看上去也並不是創造性的,這個動態翅膀和Nike Kyrie 3 有著異曲同工的效果。相似性就把球鞋的設計感從注重時尚轉向了注重性能。
上一代球鞋備受好評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自然材質的回歸,皮質的質感和奢華感無法代替。全新的第二代減少了這種設計感,更多的使用了科技面料,而皮革的加入似乎只是為了和第一代有一種關聯。或者也是因為這一代的後跟設計和上一代幾乎一樣,同樣的設計風格在生產中更容易實現。我們不知道這是設計師的風格還是Nike為了商業利益所產生的結果。至少看上去並不特別,也沒有曾經的時尚感。
裝飾性元素的缺失,自然材質的缺失,球鞋沒能繼承第一代球鞋所打造的全新風格。一切又回到了實戰的氛圍中。那種結合了實戰和時尚的款式似乎又要等待了。
Nike 這種品牌永遠有著自己的小算盤,字母哥GiannisAntetokounmpo已經鎖定了自己發展之路,而且Nike也在為這個系列投入更多的資源。字母哥更年輕,沒有遭遇過傷病,而且是雄鹿未來的建隊基石,同時也是小前鋒,這在Nike的陣容中出現了一些同質化競爭的勢頭。LeBron,KD,PG都是前鋒,字母哥的加入更像是搶奪自己人的市場份額。到時候最容易也最有可能出現變化的就是剛剛才建立的PG系列。
James Harden – Harden Vol系列
【Adidas Harden Vol.1】
自從拿到Boost科技開始,Adidas在設計上的功力似乎突然進步了,不僅僅因為休閑球鞋變為了炙手可熱的搶購單品,Yeezy捧為聖物,更是將這種變化代入了籃球鞋的系列中。從塑料鞋,輕便,舒適,專業性成為籃球鞋標籤的時代開始,Adidas就沒有過什麼出彩的作品。
一直都在跟隨,市場上面需要什麼,這邊就拿出什麼樣的類似作品。直到Boost緩震成為Adidas的終極殺器,順勢搶下James Harden,最終讓設計感重新回歸到了大眾的視野里。
James Harden 也是那種需要時間爆發的球員,在雷霆扶持Kevin Durant 和Russell Westbrook的時代里,第六人的身份和僅有的部分時間讓Harden展現了自己的能力,但是沒有人能猜到這位球員的極限到底在哪,很多人都覺得他會成為下一個Manu Ginóbili,輔佐雷霆走上冠軍之路。而且現在看來如此強大的雷霆在當年並沒有打出應該有的成績,而Harden也比Manu更富野心,出走火箭,間接導致了之後雷霆解體。
沒人能夠想到解體之後的雷霆反而激發了每位核心球員的能力,造就了兩位常規賽MVP的強力競爭者,一位總決賽的FMVP。其中最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James Harden的迅速爆發,大鬍子並不是傳統的那種巨星球員。投射,突破,運球都不是可以拿出來當做教科書的球星。但是他打出了自己的節奏,並且快速的帶領球隊贏得了比賽。
簽下Harden之後,人們一直期待著Adidas對於這雙球鞋的打造。人們關注著Harden的爆發會不會同樣出現在他的球鞋上面。更何況那時候Harden混在Kardashian家族,和Kanye West走的很近。越來越多的傳聞Harden會和Kanye一起打造一款鞋,也許是Yeezy系列的籃球鞋款式。
Adidas對於這個系列還是非常用心的,用了充足的時間去設計,去了解Harden的喜好和品味,之後才推出了最後備受好評的Harden Vol. 1。這個時間中,我們感受到Adidas設計上面的用心,其實如果簡單打造,讓Harden快速上線,那麼其實Adidas Crazylight Boost 2016也是頗具看點。但是他們並沒有這麼做,Adidas 的 Harden Vol. 1製造了更多話題性和看點。也讓許多人看到了Adidas的創造力。
為什麼Harden的第一雙球鞋能在眾多巨星簽名鞋中變得如此突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設計上的突破,還有就是回歸。回歸這個詞我們在PG系列也提到了,其實並不是退步,而是對於設計感的尊重和突破,反而是一種進化。
像Harden這種後衛,人們認為輕便肯定是第一位的,但是我們在這雙球鞋上面看來了久違的皮質鞋頭,這種設計在質感上面無可挑剔,也和其他的籃球鞋產品出現了明顯的對比。之後是一種非對稱的鞋帶設計,豐富的設計感出乎意料,這種非對稱的結構凸顯了流線型的鞋身。
這個時代,Harden 和PG注重的都是具有時尚感的多用途球鞋。這種設計感能重新回歸到籃球鞋的領域是讓人覺得欣慰的。Harden的個人風格和球鞋都給人耳目一新的衝擊力,同時將話題性推升到新的高度。
【Adidas Harden Vol.2】
儘管Adidas還沒有官方正式發布這雙Harden Vol.2,具體的設計理念和科技還沒有最官方的註解。
僅從現在看到的圖片來看,這雙球鞋似乎也變得平庸了。那種複雜和風格化的上一代設計,在這一次的新款上面已經不見了蹤影。如果不是鞋舌上面的Harden Logo,說這是一雙團隊球鞋,估計沒有人會有意見。有人會說這樣的設計更適合實戰,科技感更濃。那設計感呢?Harden的個人風格呢?都不需要的話,那直接打造團隊系列就好了。
只能說Harden系列也走回了實戰性能的方向。難道出色的Vol.1真的和Kanye West的設計團隊有關?沒有了Kardashian的幫助,Harden失去了靈感?
一切我們都不得而知,只不過Adidas的Boost系列似乎沒有了曾經的那種創造力,從Derrick Rose系列,到James Harden,adidas沒能繼續推出讓Boost受到關注的作品。至少從設計上,一切走向了平庸。
從現在Harden的狀態上看,他的簽名鞋還會有很遠的路可以走,但是是否可以繼續做出讓人看好的設計,也許只有Harden和adidas能夠解決。
我們無法預估這兩個系列會走多遠,但是歷史上這些爆發之後才獲得簽名球鞋,一旦數據下滑失寵的例子不少,而這些球員的簽名球鞋普遍停留在5,或者6。這是歷史,也許他們能夠打破這種傳統,也許依舊走向同樣的結局。
如果他們已經成為你的偶像
那麼不要去等下一代
每一雙球鞋都可能
成為最經典的一代
你永遠看不懂品牌的策略
也許下一代更普通,更平民
或者突然沒有了下一代戰靴
※X-LAB#Nike Kyrie 4—「四」虐聯盟 實戰測評
TAG:新新球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