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寶寶之間的約定
女兒在十二月底參加完研究生考試,回到家裡,我們就多了一個做飯的人。孩子做飯很細心,菜做得很地道。接近期末考,我很忙;臨近年關,在超市的妻子也很忙。女兒連續做了幾頓飯,口中雖然沒有抱怨,但臉上有些不快的神色。
「女兒和爸爸誰做飯?今天誰洗碗?」妻子每當看我或者孩子做飯就會打趣我們。因為當初我和寶寶有個約定:做飯的人不用洗碗,洗碗的人不用做飯。
從小,為了培養孩子的勞動及學習生活習慣,我不斷和孩子有一些簡單的約定:孩子很小的時候,有時感冒了,就給她喂葯。苦味的葯不好吃,就告訴她吃完葯,給個糖果。
生活有苦有甜,良藥苦口利於病。先苦後甜會覺得甜味更甜。孩子暫時是不會懂得的,也許長大就明白了。
一歲多孩子就會自己摁收錄機和電視機按鈕。慢慢愛上看動畫片 ,甚至小小的時候就可以和大人一起看世俗電視劇,有的時候比大人更投入。同事們談論的時候,我的女兒會指出誰和誰是什麼關係,引得大家一陣感嘆。
有一次記得,看到一個鏡頭:大灰狼搶走了小貓盤子里的魚,孩子淚水刷刷留下腮邊。有幾分像我,有一份悲憫情懷。
四歲多,鄉村沒有幼兒園,我們就只好把孩子放到拖枝完小幼兒班。孩子太小,校長潘老師不收。岳父去求情,很多的人幫著求情。好說歹說,送進學校了。小小的個頭,大大的書包,看著一步一步歪歪斜斜走去讀書,放學回來挺心疼的。
中學在永春河南部山包上,完小在北邊山頭,張老師很關心年幼的孩子,牽著她走下陡坡到大村街道,目送孩子回來。很多時候,孩子走到家小腿包酸痛,我們在睡覺前給孩子按摩。
在路上,我鼓勵孩子,約好走到幾步遠幫她背書包,就像小時候叫她走多遠背她走一樣。有時爬山也一樣,鼓勵孩子走到某地或多少步之後,再背背她。
親人的關愛是必不可少的,但有些路以後必須自己走下去。完成父親的約定會得到相應幫助或者好處,就如作業必須首先完成,再去看心愛的電視節目。經得住誘惑,才能培養寧靜專一的品質。合理規劃,積少成多,每天進步一點點,你就不斷強大了。
我們很少用金錢物質獎勵孩子。作為父母言傳身教,做好躬親示範。為了教孩子專心做作業,我和妻子關閉電視,哪怕多精彩的節目吸引我們。營造溫馨的家庭氣氛,給孩子一個和諧的成長環境。
等孩子慢慢長大,看著我們很辛苦,她很懂事。有時,為了培養勞動能力,帶著孩子去地里,大人背玉米或者土豆,也給孩子一個小背簍,在她背回家後,給予鼓勵。
假期培養孩子自理能力,教她簡單洗洗襪子,刷刷鞋子,做點飯菜。從簡單的蛋炒飯開始,教會煮電飯煲,孩子不會燒火,就在電磁爐上面炒菜。
為了顯示父女的公平分工,共同勞動,發揚民主精神。我和女兒會用石頭剪子布決定誰該煮飯做菜,誰該洗碗涮盤子。我們之間的約定就是上文所說的,洗碗的不用做飯,做飯的一般不洗碗。特殊情況除外。
現在孩子大了,快大學畢業了。可是我們父女之間還永遠保持著這份不成文的約定。甚至有的時候妻子做飯,我和孩子就分開:一人涮洗,另外一人清洗,收拾到櫥櫃裡面,拖地。有分工,有協作,心理相對覺得平衡。
陪著孩子一起做事情,會增進親情。動手在前面,指使孩子做一些事情,她也不會更多的反感。親子閱讀、親子勞動、親子爬山,各位家長的陪伴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說一百句空洞的話語,不如一個簡單的行為。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