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帶娃過一個有年味的春節

如何帶娃過一個有年味的春節

小時候,過年對於我們那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節日。我們盼望著美味的年夜飯、放鞭炮、穿新衣、得壓歲錢這些充滿喜悅的各種新年活動,也喜歡家裡大人們為春節忙碌準備的熱鬧景象,這些都讓我們充滿溫情甜蜜的回憶。

春節是中國傳統文化里最重要的節日,辭舊迎新、一家團圓,孩子們也可以歡天喜地玩鬧。

我在四川長大,記憶中每年寒假就要回到宜賓外婆家。進入臘月,外婆會開始買肉灌香腸、做臘肉,牛肉乾,後來還創新出花生米香腸、臘排骨、豬舌等等腊味。還會蒸黃粑、糖粑。還要把紅薯切成絲,晒乾後再做成苕絲糖,也有做花生糖、米花糖的;四川大年三十晚上是吃湯圓的,所以外婆還要做湯圓的五香芝麻餡,做湯圓外皮的粉面。

外婆做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和表姐們也都要被打發著做事的,比如灌香腸的時候,我們負責拿著棉線系在外婆灌好的一節節香腸上,再拿著縫衣針,扎在肉的縫隙里,把腸衣里的氣泡擠出來。做臘肉的時候,每天給肉刷醬料,掛在晾衣架上曬太陽,晚上還得記著收回家,否則就可能被人偷走。

做黃粑、糖粑時,我們得提著泡了好幾天的米去街上米店打成米漿,再拿回家看著外婆把沉甸甸的實木大菜板壓在米漿袋上,我們就用一些工具去隔著棉布袋擠壓米漿里的水分,那時候的我們對這些活也都爭搶著去做,彷彿做香腸時誰拿針扎氣泡更快、更穩、更准,誰的功夫就更了得。

而外婆蒸糖粑、黃粑,做花生糖、苕絲糖的時候,我們就流著口水等在旁邊,黃粑一出鍋,外婆也一定先給我們幾個饞貓一人來一個;做糖則不必等到做成,整個做的過程我們都可以偷吃到各種原材料,曬紅薯乾的時候我們會抓上一把嚼嚼,炒花生米的時候我們會去碗里抓幾顆塞嘴裡。

除了準備年貨,大年三十那天外公會帶著我們去買鞭炮,這個時候,我們會眼饞那些花花綠綠的煙花,外公也會給我們買上一些,回家路上,我們都無比小心的抱著這些煙花,生怕丟了。到了除夕晚上,又捨不得拿出來放,還會在大人們放鞭炮的紙堆里翻撿沒有爆開的鞭炮,小心的撕開外面層層的紙,把火藥倒出來,再用火柴點著了,就為了聽一聲「嘶」的響聲,看一眼一燃而逝的金黃的火焰。

年夜飯對於我們,就是圍在菜板旁邊,等大人們切香腸、臘肉的時候,跟他們說:「媽媽,給我一個帽(香腸的兩端)」或者「外婆,這節香腸的尾巴給我吃吧。」而大人們總是會一邊嗔怪我們一邊把更大的一塊遞給我們。所以,其實還沒有等上桌開席,我們已經吃的七八分飽了。正式開飯時,我們饞的就是平時里不總能喝到的各種飲料了。

三十晚上磕頭說拜年話後得的紅包,我們會立刻打開看看裡面有多少錢,然後滿心歡喜的算計要拿這些錢去買那些好吃的,雖然最後可能都被媽媽收走了,但得紅包那刻依舊是無比興奮開心的。

大年初一的早上,媽媽一定會給我穿一件新的衣服。我們小時候那個年代,物資遠不如現在這樣豐富,衣服的款式上也沒有韓流、日流的影響。所以,大年初一的新衣也是非常期盼的,我還記得一個畫面,媽媽從外婆家的衣櫃里拿出一件棉服的罩衣,水藍色,比較厚,手感有些硬,前面是拉鏈,穿在太空棉的棉服上,整個一個圓乎乎的肉包子,帶著對穿了新衣服的心滿意足,歡天喜地的跑到大院里去找小夥伴們玩。對啊,小時候我們都是有一院子的小夥伴可以一起從早玩到黑的,想想就心疼現在的娃娃們。

不知道各位親是否知道四川自貢的燈會,它是各類彩燈與燈會活動的集中展覽盛會,而且人家也是走出了國門,去好多國家進行過展覽的。小時候每年春節前後爸爸媽媽會帶我去看,燈會都辦在公園裡,公園的山上、水中都有各種各樣造型別緻的大型燈組,有的是傳統故事,有的是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有用絹帛的,有用紙的,還有用勺子、碗、杯子做的,大型的組燈都是動態的,比如在水裡的龍燈一定是會噴出水柱的。小時候對燈會的喜愛,除了看這些流光溢彩的花燈,還有對燈會上的小吃的迷戀。

可是現在,物質生活越來越好了,各種手工加工廠也越來越完備,灌香腸、做臘肉都到專門的加工點去,各種糕點也都買現成的回家。為保護環境,鞭炮也不放了。每天都有好吃的,新衣服穿也穿不完,年是一年比一年更沒有味了。

給我們帶來幸福感的傳統節日,眼下我們的孩子們卻沒有什麼感覺。對於我們自己,過年就是微信拜年、聚餐、打麻將,看春晚。漸漸地,我們甚至淡忘了童年那充滿年味的儀式感帶給自己的美好回憶。而我們的孩子,更是對這些風俗感到陌生。

上周日,舉辦《歡樂中國年》的故事會,娃娃們指著封面上的舞獅說是年獸,後來和孩子們一起看完春節的風俗習慣後,娃娃們由專業美術老師帶著去畫「年年有魚」的創意美術去了,我和爸爸媽媽們聊天。一個爸爸說:「現在這些民俗也不做了,什麼廟會、舞龍燈、舞獅子、送燈籠、猜燈謎,孩子們也看不到、體會不到了。除非到農村去,還能有一些年味。」是啊,現在的春節都過成了非遺節日了,著實讓人心酸。

怎麼讓孩子們體驗這些民俗,讓孩子們成為這些傳統節日的傳承者,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體驗、參與。

春節民俗大多數的都是可以自己家裡做的,比如,臘八時,帶著娃一起數豆子熬一鍋臘八粥,教孩子認識五穀雜糧,或者讓娃做一鍋自己獨特的臘八粥,讓他們自己找他們喜歡的原材料熬成一鍋粥,也許會收穫一鍋獨特的美味。

GIF

臘月二十三,帶娃在家用白糖熬成糖漿,有才氣的麻麻可以用糖漿澆成某些圖案,我剛剛在心裡默了默,雪人比較好弄,上下一小一大兩個圓餅,用娃的海苔裝飾眼睛、嘴巴、紐扣,再用一根雪糕棍粘在中間,娃吃著這根黃雪人棒棒糖的時候跟他們再說說灶王爺的故事。或者帶娃做做牛軋糖,做好後還可以讓他送給小朋友做新年禮物。

臘月二十四,帶著娃一起收拾打掃屋子,藉機讓娃把他不玩了的玩具清理出來,我們也把娃穿小了的衣服鞋子打打包,再帶著娃擦傢具,拖地,全家一起勞動,收拾完一起累倒在床上欣賞井井有條的家,對娃一定是最好的體驗。

臘月二十五,磨豆腐這件事,我們現在是辦不到了,還記得小時候,住的地方有石磨,時不時媽媽會帶著我去磨黃豆,用磨出來的漿汁點豆花,四川的豆花飯也是四川的美食之一。現在城市裡也見不到石磨了,但我們可以前一天晚上和娃一起泡上一碗黃豆,第二天一早讓娃用豆漿機打出一鍋豆漿,讓他們自己動手做幾個三明治,為家人做一頓愛心早餐,他們一定會有滿滿的成就感。

臘月二十六,民俗上是煮煮肉,我思考了一下,川菜中有道梅菜扣肉,倒是很符合這一天來做的。首先這道菜可以存放的時間長,其次這道菜本也是南方年夜飯的一道必備菜品,扣肉,扣肉寓意扣住福氣。我們可以專程帶著娃去超市買年貨,選上一塊五花肉,回家後,可以讓娃洗肉、洗做菜要用的蔥姜蒜,還可以讓他們按照菜譜準備生抽、老抽、白糖等調料。三十那天的年夜飯上,讓娃把自己燉出來的肉擺上桌,接受來自各方的好評,娃也許就愛上做家務啰。

臘月二十七,兒歌上是宰公雞,我實在沒想出有什麼和這項民俗相結合的活動,要不我們就改成剪窗花、備春聯、畫年畫吧。給孩子一起用彩紙剪剪窗花,告訴他們春聯如何區分,帶娃用毛筆寫寫春聯,甚至可以讓娃用彩色的白板筆在家裡的窗戶上畫年畫,告訴娃年畫里關於對稱的技巧等等,還可以用剪的窗花和畫想結合,搞一個創意美術窗戶年畫,想想都迫不及待要去畫了。

春聯區分方法:

1.按音調平仄分:春聯比較講究音調平仄,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仄音,下聯最後一個字應是平聲。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滿人間萬民歡」(「歡」是平聲)。

2.按因果關係分:「因」為上聯,「果」為下聯。比如「方向正確城鄉富,政策英明衣食豐」,因為只有「城鄉富」這個「因」,才會有「衣食豐」這個「果」。

3.按時間先後: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後為下聯。比如「風送鶯歌辭舊歲,雪伴梅香迎新春」,「辭舊歲」在前,「迎新春」在後。

4.按空間範圍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後。比如「勤儉持家家道昌,團結建國國事興」。這副春聯中的「國」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國」在後。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這就可以跟家裡的老人學學如何用老面發麵的技巧,讓娃自己和面、揉面,再讓他們觀察麵糰發脹的過程。跟他們講講這其中的原理,還可以講講麵粉的生產過程。這也是一次很好的科普課嘛。

臘月二十九,蒸饅頭。讓孩子們用自己發的面,做成小馬、小狗,還可以給娃買點食用色素放在麵糰里,覺得不健康的親們,榨點菠菜汁、胡蘿蔔汁什麼的和面,讓麵糰帶上顏色,做出一些別緻的饅頭,娃們一定會很開心。

大年三十,這一天忙著準備年夜飯的媽媽們,一定不要忘了,能讓娃做的就一定讓娃做,比如扒頭蒜,擦個桌子、擺擺筷子,包餃子等等,娃能做的事情就讓放手讓他們去做,讓他們參與到過年的忙碌中來,才會有強烈的體驗感。

至於年初一的新衣服,娃們自己感受不到新衣服的樂趣,但如果讓他們在這一天給自己的玩偶,芭比娃娃、小貓小狗、恐龍、小汽車們換換新裝,或者給自己做一條美美的裙子,酷酷的警服,他們一定會興緻勃勃。麻麻們準備一些皺紋紙、雙面膠、絲帶等物品,和娃一起把腦洞開起來吧。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這天的活動就太多了,帶娃做湯圓、做燈籠,上網下載些兒童謎語,掛在你們做好的燈籠下,和娃們一起吃湯圓、猜燈謎,這個年是不是就過的很圓滿了?

最後,如果舞獅、舞龍燈、踩高蹺、打平安鼓這樣傳統的廟會節目,娃們看不到的話,建議大家可以買這些方面的立體書給娃直觀的感受下,不要讓他們再以為獅子是年獸啦,讓獅子也過一個快樂年。

GIF

對了,關於燈籠、皮影戲、窗花、龍燈等等這些手工也是有成套的禮盒出售的,大家可以去網上搜索,我給Dora收了兩套,一套是皮影戲的,一套是春節相關手工的,準備再過兩天就一起做起來。

好了,就寫到這裡,好像又很長,主要小仙女我走心對不對。麻麻們,快去把要用到的年貨置辦起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麻和Dora 的精彩文章:

你自以為是的極限其實只是別人的開始

TAG:麻麻和Do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