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中華道家氣功之「道家秘傳長壽功法」

中華道家氣功之「道家秘傳長壽功法」

中國道家秘傳養生術包括有:站功、坐功、蹲功、跪功、卧功、滾功、爬功等七種功法,每種功法又分十三勢,為方便讀者學練,現將其中簡便易學,而又容易見效的功法予以介紹。

每種功法都有男式(乾功)及女式(坤功)之分,學者可按性別選練。

〔功法〕

1.回春功

此功有回春之功,故曰:「回春功」。因此在服氣養腎,所以又稱「服氣養腎悠功」,男稱「悠腎囊」,女稱「順陰功」。

(1)預備勢:全身直立,雙腿分開,兩腳距離與肩同寬,兩臂置於體側,雙手自然下垂,全身肌肉放鬆,目光手視,排除雜念,思想入靜。

(2)起勢:深呼吸,先吸後呼,吸氣時,腳後跟提起,胸部展開,初學者用鼻吸氣,習慣後,可口鼻同時吸,使小腹鼓起,多吸新鮮空氣,呼氣時,小腹微收,兩膝順勢屈曲,腳跟落地,使肺胃濁氣從嘴排出,連續呼吸十六次。

(3)全身抖動:深呼吸後,約停一分鐘,全身放鬆,保持正直,雙臂仍垂於體側,兩膝稍屈,然後使整個身體做上下彈性顫動。此時,男子雙腎囊在兩腿根部空檔中前後微微擺動女子玉門微開。手指略彎,伸直可覺脹感。照此抖動一分鐘,約一百六十四次。

注意:抖動時,雙乳、全身肌肉、牙關和體內臟旗器管皆須有震動感覺,方為正確。

(4)左右轉肩。抖動後,兩腳同肩寬平行站立,身體重心放在前腳掌上,雙膝微屈,全身放鬆,嘴自然微微張開,兩臂下垂。然後交替轉動兩肩肩頭。肩頭的轉動方向是:先左肩提起,由前,向上、向後、向下劃一圓周;與此同時,右肩由後往下,向前、向上劃一圓周,左右兩肩交替協調運轉,共十六次。轉肩時,要身體帶動肩,用肩帶動臂,使上體不停地扭動,擠壓五臟六腑進氣排濁。

注意:轉肩,不必主動呼吸,要依上體的扭動擠壓帶動呼吸。練習一個階段後,在安靜的環境練功時,會聽到肺部呼吸的呼呼聲:由於做功時腸胃的蠕動,還會打嗝出虛恭(放屁);初練者做轉肩動作時,以自感柔和適度為宜,不可用力過大過猛,但轉肩劃圓定要圓滿,待動作熟練,身體適應後,可逐步將圓儘力劃大為好。

作用:回春功的作用在於吐故納新,歸順內臟,暢通氣血,祛邪扶正,增元氣,順天水。學練此功,不但為做其他功法打下基礎,而且其本身對治療肩背痛,胃滿腹脹,婦女痛經以至增強體質,提高性機能,減肥健美、均有功效。故初學者,應首先練好此功。可反覆練習,每日二次,每次三、五分鐘。

2.上元功

此功有增強元氣的作用,故曰:「上元功」。其特點是做功時用兩腿根部擠壓外生殖器,所以又稱「擠陰功」,男稱:「擠腎囊功」,女稱:「擠腎陰功」。

做法:

(1)預備式:全身直立,雙腿分開,兩腳距離與肩同寬,兩臂置於體側,雙手自然下垂,全身肌肉放鬆,目光平視。

(2)起勢:左手慢慢提起,手心向上,五指略分,沿胸前正中線由下而上運行,運至胸前時右手開始跟行,左手繼續向前方運展,目光隨左手轉移,左手到頂點(但臂不伸直)後翻掌,成海底撈月下行;與左手上行的同時,左腳尖沿地運經右腳內側,虛步劃弧,向左側伸出落地屈膝,前後兩腳相距約六十公分,軀幹隨之向左轉動,身體重心移至左腿,右腿隨身左轉,右腳跟微提,成左腿弓步,右腿半弓,雙腿根部內側相應緊扣,使腎囊有輕微的擠壓感,以上為左側動作,接著做右側動作:軀幹從左轉向右,右手順勢向前方運展,左手從下向上跟行,右手運屋至頂點翻掌,成海底撈月勢下行;與此同時,兩腳方向從左轉向右,成右腿弓步,左腿半弓,雙腿根部內側緊扣,至此完成右側動作。左右兩側動作相同方向相反,交替進行,各做八次,共十六次。

注意:全身肌肉放鬆,切勿僵硬,兩手動作交替要連貫自然,不要中途停頓。此功關鍵在於兩大根部在轉體時向內靠,使其擠壓外生殖器。此勢動作按其幅度及體勢下蹲的程度可分大、中、小三種運動量行,中、老年人或初學者一般可練小、中勢,青年人可練強度大的大勢(但必須由小、中勢開始)。女性月經期,孕期忌練。

作用:起勢後兩臂自然彎曲,能夠暢通雙臂動脈,活順氣血,增進骨節肥肉彈性,防治脈管炎。因功法動作直接牽動並刺激內關、外關、手三里、曲池、肩胛、環跳和天宗眾多穴位,對防治半身不遂,老年性髖胯關節炎和肩膚周炎,以及腎虧引起的腰背痛,均有較好療效,男性悠擠腎囊,促使睾丸健壯,增強其機能,以防疝氣,精索曲張和睾墜;女性悠擠陰戶,可防治陰戶鬆弛,加強蠕動,提高排濁能力。

3.八卦形功

此功特點:雙手在體側劃弧,其軌跡似「八卦」,故曰:「八卦形功」。

做法:

(1)預備勢:全身直立,雙腿分開,兩腿距離與肩同寬。兩臂置於體側,雙手自然下垂。全身肌肉放鬆,目光平視,排除雜念,思想入靜。

(2)起勢:雙手自下而上抬起,成抱球勢,與肩等平,雙膝稍屈。左手繼續向上運行至關頂上方,身體向左轉45度角,上身正直,左腿弓步,右腿半弓。接著,右手在右體側劃「八卦」。劃法如下:右手從體側右下方,向前、向上運行,到頂端翻掌向後,劃一整圓,復歸原位。然後右手沿著所劃圓的垂直直徑,從下而上劃一S形。至此,右手便完成了劃「八卦」的動作。當右手劃完S形運至頂端時,翻掌經上向前劃圓,右腳順勢向前邁出一步,右腿前弓,左腿半弓,當右手劃圓至頭頂上方時,左手向左下方運行,跟著,在左體側劃「八卦",劃法與右手相同,但方向相反。當左手完成劃「八卦「動作,運行至頭頂上方時,右手從頭頂上方向右下方運行,右腳順勢後退一步,左腿全弓,右腿半弓,開始做第二次劃「八卦動作。兩手交替進行,不得停頓,左右各做功八次,共十六次,時約一分鐘。

注意:此功沿地進行。左右換功時,身體重心要後移,手劃S形要力求準確,凡遇翻掌動作時,皆挺胸、抽臂、縮肩。兩手動作的同時,身體要相應柔動,互相配合,使全身肌肉都在轉動。

作用:此勢動作廣泛涉及全身各部位的穴位,雙手不停的運行轉動,使肩井、肩髃和頸部充分運動,直接刺激人迎、天突,缺盆、風池、風府、大椎諸穴,對防治神經衰弱,頭暈頭疼、中風與腦血栓等病症效果較好;而雙手劃S形動作,對於雙肋、神封、乳根等穴位觸動較大,可防治肋膜炎,心肌炎、乳腺炎,甚至可預防癌瘤的發生,抽臂翻掌動作,強烈牽動後腦枕骨,可使大腦清醒,開竅增智,補腦功效尤佳。

4.鵬翔功

此勢動作如大鵬展翅翱翔長空,故曰:「鵬翔功」;又因此功兩手在體前轉動劃圓,其軌跡形似連環∞,所以又曰:「平環功」。

做法:

(1)預備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肅穆靜立,挺胸收腹,雙膝稍屈。

(2)起勢:雙手形同抱球,由下而上抬起,抬至胸口處翻掌,左手手心向上,右手手心向下,相距三拳,軀幹向左轉,由左至右來回作∞形轉動。兩手心相對,順勢在體前運轉劃∞形,即兩個連環的圓。在左側劃圓時,左手領先在上,右手在下同時跟行。運至胸前時,相對翻掌,改為右手領先在上,左手在下同時跟行。左右兩側動作交替進行,連續劃圓各八次共十六次。

注意:雙手劃圓時,手指應微曲,上行時,手臂要儘力前伸,後腿相應挺直。精力集中,目光隨手轉動;轉體時,主動畋縮小腹,動作協調,柔順、連貫。做功次數可視各人體質情況,酌情增減,但起碼做到規定次數。

作用:上體部位伸曲轉動,牽動手掌的商陽、少商、少澤、合谷穴位和肩部的肩髃、風池穴位,可防治因肥胖導致的腦溢血,腦動脈硬化、中風、神經性頭痛及心血管疾病;由於功力集中於腹部的氣海穴和髖跨兩側,減少皮下脂肪及厚度消耗脂肪沉積,對男女減肥,尤其是女子產後保持形體美,獨具效力;又因身體左右旋轉做環形運動,則會從兩側較強刺激要骨處的腎俞穴和命門穴位,可防治腎虛,腰椎骨和坐骨神經痛。

5.龜縮功

此勢做功時,重點動作是縮肩伸頸,形如龜狀,故曰:;「龜縮功」;又因此功兩手移動的軌跡是多個圓,其狀如環環相套,所以又稱「復環功」。

做法:

(1)預備勢:兩腿分開,與肩同寬,挺胸收腹,雙腿微曲,兩手自下垂。

(2)起勢:兩臂向前抬平,兩脈微屈,左手向下劃半圓至小腹處,手心向上,兩手成抱球勢。身體重心移至右腿,軀幹前傾,微向左轉。左腳向左方邁出半步成弓步,右腳後蹬伸直,腳不離地,與此同時,左手向前方伸出,屈腕,手指成水平,右手向右下方按下,拇指觸在胯部,成奔馬勢。左掌向外翻掌,抽臂後拉,左肩頭相應由上向後,向下轉動,然後左手屈臂於左胸前,接者右肩帶動右手,從右下方向前劃半圓,屈臂置於右胸前,上體後仰,收腹、弓腰、編頸、形如龜縮,向後轉肩落肩,雙手往下,向前、向上大圓至胸前,向後轉肩落肩,雙手再向上、向前、向後轉肩落肩,雙手重複做圖九至十四的劃圓轉肩動作一次,當雙手回至腹前做轉肩落肩動作後軀幹向右轉,兩手成抱球勢,身體重心移至左腿,右腿虛步並向前邁出半步,成奔馬勢,開始做右側動作,右側動作雷同左側,但方向相反。左右側動作交替進行,共做四遍。全勢的結束動作是身體向左轉,自然收功。

注意:兩手劃圓時,頭頸部舒展隨手運行,動作不可太快,一定要注意肩頸腰的配合;劃圓後收臂時,頸、胸、腰、腹成S形,方為功力到家。

作用:鬆弛腿、臂、腰、腹等部位肌肉群,削減皮下肥厚的脂肪,可防治肥胖引起的老年性半身不遂和糖尿病;雙肩雙肘相對運轉,可擴展胸圍,對防治肺病、氣管炎和促進體形健美,均起妙效;上部頭頸伸縮,可調節大腦、中樞神經,有益於治腦血管疾病。

6.龍游功

練此功時,軀體扭動形如蟻龍出水,卷屈層田,故稱:「龍游功」。又因做功時兩手在體前、體側上下左右移動的軌跡是三個連續的圓,其狀如環,所以又名:「三環功」。

做法:

(1)預備勢:雙腿內側緊貼,兩腳併攏踝緊靠,兩手五指併攏,置於體側。收下頦,面含微笑,意念青春。

(2)起勢:上臂夾緊,層肘合掌於胸前(圖二)。合掌向左側倒,右掌在上,左掌在下,右肘抬起,頭、上體向左側傾,臀右擺,合掌雙手向左上方伸出,經頭頂朝右側劃圓至胸前,變成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手指向前;與雙手劃圓的同時,臀部由右向左擺動,再由左擺回至正中位置,並微屈膝,屈髖,使身體重心有所降低。這時雙手已經劃完第一個圓。接著雙手向左側方劃半圓至腹前正中位置,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五指向前;與此同時,臀部向右側擺,再從右擺回至正中位置,繼續屈膝屈髖,身體重心較前又有所下降,完成第二個向下劃的半圓,兩手繼續向右側下方劃半圓至腿前正中位置,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手指向前;同時,臀部又向左側擺,再從左回擺至正中位置,身體重心再下降至半蹲的最低位置,完成向下劃的第三個半圓。以上完成的是由上而下劃圓的動作,下面開始做由下而上的動作。

動作接前,兩手合掌向左側上方劃半圓至腹部前,繼續保持左手在上的姿勢;同時臀部向右擺,再從右回擺至正中位置,身體重心有所升高完成向上劃的第一個半圓,兩手繼續向右側上方劃半圓至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手指向前,同時臀部向左側擺,再從左回擺至正中位置,身體重心繼續升高成直立,完成向上劃的第二個半圓,回復起勢動作。至此,全部完成做功一遍動作,雙手合掌從上至下共划了三個連接的圓,臀部從左至右來回擺動六次。照此連續做功四遍。此功最後收勢是:合掌雙手劃完三個圓到胸前後,繼續向左上方劃半圓,運至頭頂正上方,然後垂直下落至胸前,雙手自然放下。

注意:雙手劃圓要準確勿走捷徑;腿髖,隨手劃圓上下屈伸,臀部移動掌握重心的高低;初練者腰部擺動要小,防止扭傷,久練後,腰部力量加強手臂劃圓可以加大;做功時身體重心前移,置於腳掌上。

作用:此功主要活動了軀幹部位,使督脈得到調順,並可防治脊椎的骨刺增生;老年人練此功,可保持腰直不彎;婦女練此功尤其理想,可避免腰腹肥大,骨盆肌鬆弛,使腰肌柔韌靈活,體形健美。

7.蟾游功

古時金蟾為仙獸,此功動作模仿蟾蜍游泳的姿勢,故曰:「蟾游功」,又因此功動作主要是雙手在身體的前下方來回劃較小的圓,其軌跡如同兩個小環,所以又名「小環功」。

做法:

(1)預備勢:雙腿內側貼緊,雙腳併攏,踝相靠,兩手五指併攏,置於體側。收下頦,面含微笑。

(2)起勢:雙臂沿身體兩側彎曲提起,兩手五指併攏,緊貼雙乳兩側,屈膝、收腹、縮頸。身體成下蹲姿勢,雙腳後踵微提,重心落在雙腳湧泉穴位置。接著,兩手前伸,分別在胸前左、右兩側從裡向外各劃一整圓,復歸原位,如同蛙遊動作;在兩手動作的同時,配合直腿、挺胸、挺腹、伸頸、翹臀。雙手由前向後劃圓八次。之後,雙手在胸前由後向前劃圓八次;在雙手由後向前劃圓的同時,亦配合直腿、挺胸、挺腹、伸頸、翹臀等動作。兩手前後共劃圓十六次。

作用:此功不僅可以柔肢,細腰、減肥,而且其伸頸、縮頸的龜探動作,對防治頭腦暈厥、頸部僵硬、手顫搖頭和神經衰弱、失眠健忘等皆顯其獨到的功效,久病初愈不宜做其他活動者,輔練此功,甚是理想。

8.天環功

此勢動作是,雙手在頭頂上方劃大圓,用向上的手心吸天陽,故曰「天環功」。練功者若是衰老殘疾之身,練天環功不適應,可練地環功。

作法:

(1)預備勢:兩腿分開,與肩同寬,兩肩自然下垂,五指微曲。

(2)起勢:兩臂從前面抬起,掌心向上、抬至與肩齊時翻掌,雙手手心向上,在頭頂上方從左至右劃一大圓,共劃四次,然後反方向從右至左再劃四次。

注意:劃大圓時,腰部要盡量後彎,但重心在前,要用腰部帶動手臂劃圓;雙腿勿直挺要稍曲以便於轉動;兩眼隨手轉移,頭部隨雙臂運行。初練者動作宜緩。

作用:此功意在調節肺、胸、心、腎功能,可防治雞胸、駝背和女性乳房塌陷。

9.地環功

此勢動作是,雙手在胸前劃大圓,用向下的手心吸地陰,故曰:「地環功」。年高虛弱者練此功,猶為適宜。

做法:

(1)預備勢:兩腿分開,與肩同寬,雙手置於胸前,手心向下,手背與雙乳平行。

(2)起勢:身體偏左,雙手伸向左前方,左腿同時向左前方邁出半步,雙手盡量前伸,帶動身體成弓步。然後雙手從左至右在胸前划水平圓,腿則相應由前弓步變為後側弓步,身體亦相應由偏左偏前而改為向右向後傾。循此連續劃圓八次。再收左腿換右腿,雙手照前反方向劃圓八次,共做十六次。

注意:雙手划過胸前時,腰部要相應轉動;劃圓要竭盡全力,務求圓滿。

作用:地環功實為天環功的補功,作用與天環功相同。

10.人環功

此勢動作特點是雙手在東、南、中、西、北等五方位,交替轉動劃圓,兩腳約移動軌跡如四個人字,故曰:「人環功」。因做此功時,要求動作敏捷無聲,如貓似虎,所以又稱「貓虎功」。

做法:

(1)預備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膝自然微屈,手臂下垂,全身放鬆,眼視前方,臉含微笑,意念青春,態度安詳。

(2)起勢:雙手心(勞宮穴)相對,自然向前舉起,至頭頂(神庭穴)位置,兩手合谷相對,向左右分開,手心向上;緊拉著,身體重心移向右題,左腿向左側邁出半步,右腳跟微抬向左轉四十五度,順勢轉體,面向左方。兩手從上方向左右兩側下落劃圓;與此同時,彎腰屈體,當雙手十指(十宜穴)向下運行至左膝蓋上方(陽關穴)時,合掌上行,身體相應向上引伸,重心移至右腿,當合掌運行至胸口處,(膻中穴)時,轉動肩軸一圈,順勢合攏十指向上,兩肘彎曲成三角形,像禮拜姿勢,然後開掌向前上方劃弧,身體順勢前傾,重心落在左腿上,至此完成了在左方(即東面方位)的動作。

接著,身體重心移至右腿順勢向右轉體九十度角,收左腳向左前方邁出一步,其移動的軌跡如「",象個「人」字。接著,兩手從上方向左右兩側下落劃圓;與此同時,彎腰屈體,身體順勢前傾,重心移至右腿,當合掌運行至胸口處時,轉動肩軸一圈,合攏十指順勢向上,兩肘彎由成三角形,像禮拜姿勢,然後開掌向前方劃弧,身體順勢前傾,重心落在腿上,如貓撲姿勢,至此完成了在前方(即南面方位)劃圓的動作。

接著,身體重心移至右腿,收左腳向身體左方移一步,其移動軌跡如「」,像個「人」字,左右兩腳站在一起勢時的位置上,兩手從上方分開,向左右兩側下落劃圓,與此同時,彎腰屈體,當兩手運行至兩膝內側(血海穴)之間時,合掌上行,身體相應向上引伸,當合掌運行至胸口處時,轉動肩軸一圈,合攏十指順勢向上,兩肘彎曲成三角形,像禮拜姿勢。然後開掌向前上方劃弧,如貓撲姿勢勢,至此完成了在中間方位的劃圈動作。

接著,左腳跟微提,向左方轉動四十五度角,身體重心落在左腿上,順勢向右轉體九十度,收右腳向右前方邁出半步,其移動軌跡如「」,像個「人」字,左腳跟再向左轉動四十五度角,雙手從上方左右兩側下落劃圓;與此同時,彎腰曲體,當兩手運行至右膝蓋上方時,合掌上行,身體相應向上引伸,重心移至左腿,當合掌運行至胸口處時,轉動肩軸一圈,合攏十指順勢向上,兩肘彎曲成三角形,呈禮拜姿勢,然後開掌向前上方劃弧,身體順勢前傾,重心落在右腿上,至此完成了在右方(即西面方位)劃圓動作。

接著,左腳跟微提向右轉四十五度角,收右腳向左邁出一步,其移動軌跡如「」,身體順勢向左轉九十度,左腳跟繼續向右轉45度角,右腳跟也向右轉45度角,身體相應再向左轉90度角,雙手從左右兩側落下,自然收勢。注意:起勢雙手向上舉起時,要精神集中,上齒微露,臉含笑意,目光炯炯有神,如貓似虎;雙腳前後左右在中間交換位置時,方位要準確。步法要穩健、連貫、敏捷無聲,身輕如貓;轉體屈伸做劃圓動作時,要配合腰腹的協調柔動方為準確,修練此功最好在空氣新鮮和安靜的環境進行,如在皎潔的月光下行功,則功力更偉;此功可多練幾次,不過每次做功不要超過二十分鐘。男女練功方法一樣,但婦女孕期勿練。

作用:人環功是以陰陽五行學說結合人體精氣神而編成的一套培元固本輕身延年的功法,實踐經驗證明,長練此功,可以體健神足,步履輕柔如貓,記憶力增強,老年人重度芳華,有回春之力。此功的輕體、換步、抽身後坐動作直接刺激了植物神經,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調節改善了神經系統的功能;兩手的升降開合和屈身彎腰部的帶脈,以及手三陽、手三陰、足三陽、足三陰諸脈的眾多穴位,可以使氣血運行暢通防治頸椎、胸椎、脊椎、腰椎的骨質增生,對腎虛出汗、腎炎、四肢麻本、肺病、胸悶脹飽、肋膜炎、肝炎、腸鳴及乳腺諸症都有較好的療效;做轉體動作時的夾擋,擠壓李動了生殖器官(男子腎囊、睾丸,精索、女子陰道、卵巢、子宮),刺徼了性腺,可調節改善性激素的分泌,對治療男女各種性缺陷以及防治男女青年手淫惡習均有奇效;由於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得到調節和改善,對預防癌瘤的發生,也有相當積極的作用。

11.八仙慶壽功

此功通過吸天陽養氣,吸地陰養血,還真元養精,起強身益壽的作用。又因在行功時,雙腳站立成「八"宇,兩手虎口相合形似「八卦」,抱拳禮拜時,上肢屈曲又像「八」字,動作姿勢優美,如同蟠桃盛會,仙人降臨人間,慶壽祝福,故稱「八仙慶壽功"。

做法:

(1)預備勢:全身直立,雙腳站成「八」字形,兩臂置於體側,雙手自然下垂,手指略彎,臉含微笑,目光有神,猶如身臨仙境。

(2)起勢:左右兩手向小腹運動,左手抱右手,兩虎口變合成「八卦」形,成抱拳勢,抱拳沿胸前正中線(任脈)由下而上運行,至眼眉(印堂穴)處,雙臂抬起,抱拳相應從眉際向內劃弧下落至咽喉處(天突穴),手心向下,然後繼續運行,過肚臍時,手變平抬掌,行至襠部水平位置時,平搭掌再變成抱拳勢,同時彎腰四十五度,成禮拜姿勢。接著,抱拳手沿胸前正中線由下而上(經中極、關元、氣海、神闕、下脘、中脘、上脘,壇中等穴位)運行,至鼻下方(人中穴)位置,抱拳沿上行路線徐徐下落,回至襠部位置,屈身彎腰成第二次禮拜姿勢。接著再抱拳沿胸正中線上行,運至胸前心口處(壇中穴)向外翻拳,手心(勞宮穴)向上,平拳相疊,下落至肚臍下方,再提臂、轉身、翻拳、繼續下落至襠部位置,屈身彎腰成第三次禮拜姿勢,至此完成了向正面做第三次禮拜姿勢動作。

然後,抱拳沿胸前正中線上行,至心口處拳開翻掌,手心勞宮穴向上,左手向左前方弧形伸出,右手往右下方弧形伸出,使兩手掌心向上吸天陽;與此同時,左腳向左前方邁出步,屈膝、收腹、挺胸,身體重心移至左腳,目光朝左手運行,右腿屈膝虛步,右腳拇指點地,成左腿弓步,右腿半弓姿勢,接著,抽身向後,右腿跟著地,身體重心移至右腿,與此同時,左手依原伸出路線回收至胸前,與左手相合成抱拳勢,然後向左後方轉體扭身,臉向後瞧,舉拳至左耳腮側停住,與此同時,左腿屈膝成弓步,左腿半弓,身體重心移至左腿,成禮拜姿勢,至此完成向左後方做禮拜姿勢動作。

接著,右腳虛步劃弧向右前方邁出一步,屈膝成弓步,左腿半弓,身體重心移至左腿與此同時,轉體回拳至胸口處開拳陰掌(按道家稱手心朝下為陰拳、手心朝上為陽掌),右手向右前上方弧形伸出,左手向左下方弧形伸出,使雙手掌心向下吸地,然後,右手沿伸出路線回收至胸前,左手從左下角往上劃弧,經頭頂上方回收至胸前,與右手相合成抱拳勢,向右後方轉體扭身,臉向後瞧,舉拳至右耳腮側停住;與此同時,右腿屈膝成弓步,左腿半弓,身體重心移至右腿,成禮拜姿勢,至此完成了向右後方禮拜姿勢動作。

接著,左腳從後向左前方虛步劃弧邁出一步,左腿成屈膝弓步,右腿半弓,身體重心移至左腿;與此同時,轉體回拳至胸口處,開拳陽掌,左手向左前方弧形伸出,右手向右下方弧形伸出,使雙手吸天陽。然後,左手沿伸出路線回收至胸前與左手相合成抱拳勢,向左方舉拳至左腮側停住。與此同時,左腿屈膝成弓步、右腿半弓,身體重心移至左腿,成禮拜姿勢,至此完成了向左前方禮拜姿勢動作。

接著,右腳從後向左前方虛步劃弧邁出一步,右腿成屈膝弓步,左腿半弓,身體重心移至右腿;與此同時,回拳至胸口處,開拳陰掌,右手向右前上方弧形伸出,左手向去下方弧形伸出,使雙手吸地陰。然後,右手沿伸出路線回至胸前,左於從左下角往上劃弧,經頭頂上方回至胸前,舉右手合成抱拳勢,向右方舉拳至右腮側停止;與此同時,右腿屈膝成弓步,左腿半弓,身體重心移至右腿,成禮拜姿勢,至此完成了向右前方禮拜姿勢動作。

末了,回拳至胸前,同時收右腳與去腳跟合併成「八」字,直腿,收勢動作是兩手向兩側劃弧落下。

注意:八仙禮拜的抱拳姿勢必須按照道家禮節法則,左手(善)壓右手(惡),雙手合抱時,兩手虎口併合形似「八卦」S;兩手伸展吸天陽時,手心向上,吸地陰時,手心向下,兩手肌肉放鬆,手心有發熱感;起勢和四方禮拜動作要準確連貫。

作用:此功禮拜姿勢的抱拳升降,轉體扭身和屈膝後坐動作,直接牽動了頸部和胸、背肩、腹、臂、腿等部位的肌肉組織,有利於消減儲積於這些部位及胸系中的多餘脂肪,防治由於肥胖和生育而引起的臂肌和骨盆肌鬆弛;做功時,上身動作刺激了肩、臂、手、肘、腕,胸等處的諸多穴位,可防治中老年及更年期出現的肩軸炎、心臟病、半身不遂、高血壓,乳腺炎、肋膜炎、胸肋痛和勁椎痛等疾病;做彎腰禮拜和扭頸動作,刺激了前身和後身的任腺和督脈,有利於全身氣血的暢通,並可防治腰病、背酸、脖子僵硬等疾病;行功時,做四面八方的轉體動作,男子輕微擠壓了雙腎(睾丸與腎上腺),女子擠壓了陰道、卵巢、子宮、並刺激了大椎、氣海、關元、中極、神厥諸穴可防治神經衰弱、失眠、健忘、女子月經不調、子宮頸炎,陰道干於澀鬆弛,男子夢遺、陽蔞、早泄、滑精、中老年前列腺肥大、青年手淫諸症。

12.鳳凰展翅功(大順功)

此功姿勢,如鳳凰展翅高飛,回眸俯視,故曰:「鳳凰展翅功」,又因此功的作用能緩和練前功時引起的身體感應,所以又稱:「大順功」。

做法:

(1)預備勢:兩腿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五指微曲,全身放鬆。

(2)起勢:兩臂向前抬起成抱球勢,右臂在上,左臂在下。兩手上下運臂,手背相對然後向右下方伸展,翻掌,手心由下改為向上,與此同時,左腳向左橫開半步,轉體成左弓步,身體重心移至左腿,回首俯視,成左展翅勢,然後左右手回收,兩手背相對,身體重心開始右移,右手向右上方伸展,翻掌,手心由上改為向下,左手向左下方伸展,翻掌,手心由下轉為向上;與此同時,轉體成右弓步,身體重心完全移至右腿,回首俯視,成右展翅勢。左右各做四次功,共八次。

注意:呼吸要舒徐、勻暢,動作緩慢,轉體換手應柔和連貫;雙腿根部在轉體時要擠襠,身體和兩臂在舒展時,可有輕微顫動。

作用:鳳凰展翅功實為收功,主要是使身體在練過前面較激烈的幾勢之後,逐漸趨於緩和,轉入常態,進入尾聲。因而此功有調神理氣、恢復平靜的作用,對初學者尤為必要。

——引自邊治中《中國道家秘傳春生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在雲間 的精彩文章:

傳統武術器械「雙手帶」功法

TAG:自在雲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