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多人中招!中國移動和包支付現不明大額扣款,最高達5萬

多人中招!中國移動和包支付現不明大額扣款,最高達5萬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其銀行賬戶莫名被中國移動旗下支付公司扣款,查詢銀行流水發現高達5萬元人民幣資金竟然轉到了「中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客戶備付金」這個賬上,網友稱,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並沒有進行操作支付和確認,此事看起來有些蹊蹺。

一般來講,如同上述網友在購買理財產品過程中,銀行賬上的資金會直接通過銀行系統轉到理財平台。蹊蹺的是,此個案的中間經過了中移電子商務這個第三方平台,造成了資金流水不能馬上反映到理財平台上,也由此,這個「空檔期」給該網友造成了被「網路詐騙」的感覺。

然而,為何會經過「中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客戶備付金」?該網友稱,工行的客服人員,工行櫃檯的櫃面人員,理財平台的客服人員,包括理財平台的技術人員,都不清楚。

無獨有偶的是,另一位網友也爆料稱,其銀行賬戶也發生一樣的情況,但該筆5000元的資金流水竟然可以在「和包」的官方渠道看到,費項名稱是「中移電商跨省話費歸集」。然而,該網友自己並未進行支付操作,此項扣款的原因似乎更加令人驚悚。

不排除是移動系統的原因,第三位網友也爆出了莫名被扣款的截圖,圖片顯示6995.5元的扣款,以同一原因被轉至「中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客戶備付金」賬上,如此高額的扣款,按照移動每月定期繳納話費的業務規則,原因顯然不是因為用戶欠了話費。

百度一下類似的情況發現,以上網友被扣款的經歷不在少數,發生時間集中在2017年10月到2018年1月19日,每筆扣款大多數在3000元以上。

其中,一位網友稱「一萬元被莫名其妙的扣掉了,交易記錄顯示被中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扣除。我也沒有操作理財之類的任何東西,去了銀行說是這個公司代扣的,不需要我的簡訊碼和e盾之類的,他們直接扣掉了。打了中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電話,說查不到轉賬記錄,只說48小時再回復。」

另一個網友直言驚悚,直接曬出了對方的銀行賬戶:「莫名奇妙被被中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客戶備付金轉走的3500元,轉入賬號為81200000*****492615怎麼辦?如何討要?很驚悚呀!悄無聲息的就被轉了。」

據了解,中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中國移動在2011年6月全資成立的支付公司,取得由央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目前主營「和包」(原名「手機支付」、「手機錢包」)業務,並且與多家銀行合作。

事實上,「和包」如同支付寶、微信支付一樣,也是為用戶提供在線支付的第三方支付,運作實質是在收付款人之間設立中間過渡賬戶,使匯轉款項實現可控性停頓,只有雙方意見達成一致才能決定資金去向,也必須具有良好信譽和技術支持能力。然而,發生如此密集的用戶未知情的扣款現象,顯然在業務規範或應用對接方面存在技術性漏洞,截至目前,和包官方網站並未發布任何有關公示。

中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違規被央行處罰

中國人民銀行長沙支行2917年12月25日公示支付罰單顯示,根據長銀罰字〔2017〕第17號行政處罰決定書,中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中移支付」)因三項行為違規被處以罰款5萬元。作出行政處罰的決定日期為2017年12月7日。

根據文件,中移電子商務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違規行為:1.開立個人支付賬戶未按要求留存客戶身份證影印件;2.存在為金融機構,或從事信貸、融資、理財、擔保、信託、貨幣兌換等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開立支付賬戶的情況;3.存在客戶參與和包券領取活動時,未經客戶同意開立支付賬戶的情況。

關於第二條違規項目,央行15年12月28日公布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強調支付機構不得為金融機構和從事金融業務的其他機構開立支付賬戶。

中移電子商務於12月13日發布了一則《關於暫停和包支付非實名用戶支付功能的公告》。

公告表示為落實監管要求,自2017年12月22日起,非實名用戶必須進行實名認證後才能在和包支付平台進行交易;非實名用戶的和包券、和包紅包將變更為「待激活狀態」,須通過實名認證後才能使用。為避免影響正常交易,請儘快通過綁定銀行卡進行快捷簽約認證;或提交身份證信息進行認證。

來源:NewTMT視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支付圈 的精彩文章:

國通星驛因違規被央行處罰53萬元!

TAG:支付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