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桂枝附子湯使用經驗

桂枝附子湯使用經驗

桂 枝 附 子 湯

【方義】

此散風寒,補陽勝濕之方。

【主治】

風寒濕痹,風寒較盛,濕邪較輕,兼有陽虛現象者。其身體疼煩,不能轉側。但必須具有惡風寒,不喜冷性飲食, 口不渴,不嘔,脈浮虛而澀,或脈較微等現象。

【藥品】

桂枝三至四錢 附子二至三錢 炙草一至二錢 大棗二至四枚 生薑一至三錢

【加減法】

桂枝附子湯減輕分量名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治太陽病誤下後,胸滿、脈微、惡寒之證。

翰卿按:此二方從葯的品種上看是相同的,從葯的劑量上看是不同的。名稱既異,作用當然不同,這是容易理解的。但臨床上互用起來是否會有害?這是一個重要問題。我 認為,彼方用於此證絕不會有顯著效果,因為桂、附用量少,甘、棗緩補之性相對增強,而此證宜於溫散,不宜於緩補也;如此方用於彼證,便有可能形成壞病,因桂枝散性過甚,不利於陽虛之證也。

【煎服法】

水三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溫服。

【用藥大意】

桂枝、生薑辛溫以散風寒,附子補陽以勝寒濕,甘草、大棗和諸葯以保護中氣。

【禁忌證】

有內熱現象者(如口苦、喜冷、脈象實大洪數等) 忌之。

【類似方劑參考】

1.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即白朮附子湯方):此治陽虛寒濕較勝,風邪較輕之痹證方。

2. 甘草附子湯:此治脾虛陽虛、寒濕較勝之痹證方。

【歷代用藥經驗擇要】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本湯主之。(174)

翰卿按:身體疼煩,有人認為是疼得較甚,也有人認為是痛得頻繁。根據實踐,這種疼痛心中多有煩的現象。

本湯主證是身體疼痛較甚(即風寒濕痹證),但須具有脈象浮虛而澀,口不渴,不喜冷性飲食等證,最忌有內熱現象。

曹穎甫謂,此湯服後覺身痹,痹者麻木之謂。凡服附子後不但身麻,即口中、額倶麻,否則葯未中病,即謂無效。…… 其人如冒狀勿怪。所謂冒者,如中酒之人慾嘔狀,其人頭暈眼花,憒憒無可奈何,良久蒙曨睡去,……潰然汗出而解矣。

映淮按:此為附子中毒證狀,多見於煎煮時間不足半小時者,應告囑患者煎煮時間及可能出現之反應,庶幾不致手足無措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桂枝 的精彩文章:

柴胡桂枝幹薑湯學習筆記

TAG:桂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