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縷書香|中醫興亡吾輩有責,爭做當代「鐵杆中醫」
導 語
何為鐵杆中醫?
「鐵杆中醫」是國醫大師鄧鐵濤先生創造的新名詞,蘊含著鄧老「別有用心」的一種期盼。他認為,如今的中醫界「自我從屬」於西醫的人不少。人們在思想觀念、方法論和評價標準方面,以西醫的觀念為標準,中醫成了失去自我主體意識,表面繁榮而核心內涵不斷萎縮的「泡沫中醫」。鄧老所定義的「鐵杆中醫」為:「立足於中華文化深厚的基礎之上,既善於繼承又勇於創新的人才。他們是有深厚的中醫理論,熟練掌握辨證論治,能運用中醫各種治療方法為病人解除疾苦的醫生。他們有科學的頭腦,有廣博的知識,能與21世紀最新的科學技術相結合,以創新發展中醫藥的優秀人才,乃鐵杆中醫也」。為了中國和世界人民的衛生事業,鄧老呼籲,要培養「百萬鐵杆中醫」。
在中醫受到質疑,處於是非莫辨之際,彭堅老師的一本著作—《我是鐵杆中醫》尤顯鋒芒,而實際上,彭堅老師一向與世無爭,崇尚虛無恬淡。此時卻振臂一呼,不惜背上妄自尊大,愛出風頭的罵名,站出來斬釘截鐵地告訴世人:「我就是鐵杆中醫!我能講清中醫是科學的,我能道出中醫的優勢,我能用自己親手治癒的病例說明中醫能看好病。」為什麼?只源於一個真正中醫人「中醫興亡,匹夫有責」的拳拳之心,發出中醫不得不道的委屈與吶喊。讓那些懷疑中醫、貶斥中醫、熱愛中醫,以及種種想要了解中醫的人,不必拐彎子,可以直接通過閱讀這個敢於稱呼自己是「鐵杆中醫」的人,看看中醫到底是怎麼回事。河北中醫藥研究院曹東義教授譽其為「大道不孤,德必有鄰」。
作者簡介
彭堅,1948年出生,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湖南省長沙市人,祖籍湖南嶽陽縣。出生於中醫世家,自其曾祖父起,便懸壺濟世於長沙。彭堅老師師承其二伯父、湖南著名中醫臨床家彭崇讓教授,學醫之路從經典起步,把張仲景《傷寒論》當作第一個階梯,先難後易學中醫,走的是很多人望而卻步的一條「險路」。彭堅老師靠著頑強的毅力,在「不許看注家解釋,只許讀白文」的嚴格要求下,硬是「啃」了下來。靠的是對於中醫藥的堅定信念,這堅定信念,來源於其祖輩治病救人的療效見證與精神熏陶,年久日深,耳濡目染,逐漸積累,根植心田。跟師的5年間,彭堅老師一邊抄方,一邊思索,並把伯父傳給他的經驗,牢記在心,細心體會,並努力踐行二伯父的教誨:「學中醫要從一家之言,取百家之長……切切不可博覽群書而終無依託,泛舟學海而流散無窮」;「學中醫要善於『奪人之長』,古今名醫的間接經驗有時比自己的直接經驗還重要」。在5年跟師的最後階段,病危的二伯父用他生命迸發出的最後一閃火花,讓他把手伸到自己的背上,體會一下什麼叫做「絕汗」,給他上了刻骨銘心的「最後一課」。如此的言傳身教,怎能培養不出「鐵杆中醫」?
彭堅老師在沒有讀過大學的背景下,以「同等學歷」的身份,考取了碩士研究生,從中醫傳統的父子師徒相授的學習轉入現代正統的教育深造,畢業之後留校任教,當起了醫學史的教授,讓他對中國醫學以及西方醫學的歷史有了很深的研究。鄧鐵濤先生曾經提倡過「臨床史觀」,他說搞醫學史的人,應該利用機會上臨床,不要做「空頭理論家」;搞臨床的人,應該利用時間了解醫學史,這樣才能豐富自己的學識。彭堅老師正好符合「臨床史觀」,他在論述各種病證診治經驗時,總是強調要充分借鑒古人的經驗,先吸納古人成方,然後才是自己的發揮。幾十年的歲月風雨,讓彭堅老師真正成為了學貫中西的當代名醫,而《我是鐵杆中醫》一書正是他幾十年臨床經驗的一個總結。
著作簡介
《我是鐵杆中醫》一書以第一人稱形式書寫,從獻詞開始,到導論以及各篇,充滿了彭堅老師的求學經歷,從家傳、經歷感悟、經驗、心得等,力圖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凸現其真實性,還原臨床療效。
全書分上下卷,上卷為學術篇,主要從東西方文化、哲學、歷史、科學史、醫學史的角度,對中醫的科學道理、中醫的優勢所在、學好中醫的訣竅、中醫問題的癥結所在、中醫改革的方向、中西醫結合的前景等,做出了全面的闡述和探討,也是從理論上正面闡釋了自己為什麼是鐵杆中醫的重要原因。文中對一個世紀以前掀起的那場「廢除中醫」的風波進行了文化上的分析,對「廢除中醫」的百年風雲做了鳥瞰式的回顧。彭堅老師認為,儘管半個多世紀以來,從毛澤東主席首倡要重視中醫,到黨和政府大力支持中醫,但現實的中醫專業都是舉步維艱,甚至到了今天,依然有人全盤否定中醫,其原因是複雜的,但是,對中醫本質認識不清楚是主要的癥結所在。長期以來,人們總是用西醫的科學體系去評價中醫、規範中醫,甚至去改造中醫,這是極端的違背科學。這是不同道上的兩輛車,就如同要用湘菜的標準去規範肯德基般荒謬可笑!之所以會有如此荒謬的理念,就是基於對中醫的不了解。醫之為業,至精至微,醫道宏深,學無止境,非皓首窮經,潛心揣摩,不可窺其堂奧。對於一般人而言,不可能真正了解中醫,所以才有了無數「不問因果亂說醫」的現象。
下卷為臨床篇,系統記載了彭堅老師治療七大類30多種疾病的治療經驗心得。彭堅老師積幾十年臨床的經驗,加之他的刻苦鑽研與天資聰穎,有著太多的經驗良方,而書中所選,完全是他的得意之作。這一部分內容有兩個極為重要的臨床價值,一是彭堅老師所用之方,有相當一部分是集傳統經方與自己獨創之劑,即使沿用各類方書的成分,也有方有守,有理有據,隨證加減。其二是他於每病每方之後所撰寫的「治療心得」及「用方心得」,引經據典剖析病機及方葯,運用得當,詳分縷析,令人信服,且彭堅老師文字功底紮實,語言流暢,了無贅語,邏輯嚴謹,論述縝密,是對現代中醫學的巨大貢獻。有時一則病案多達幾千字,如書中舉隅的類風濕關節炎治療驗案,從初診到臨床治癒九診處方用藥、治療反饋,皆如數真實記載在案,有湯藥攻堅及善後穩固,又有丸藥緩圖,全程有方有守,又有隨癥狀、季節變化的加減。案後附上治療心得,讀之讓人恍然大悟,學習以後立可在臨床上效仿沿用。
書 評
湖南商學院劉曉林教授讀《我是鐵杆中醫》一書,深感其勵志桑弧蓬矢,其處世時雨春風,其臨床剖決如流,其治學精益求精,才懷隨和,德潤蒼生,直呼「三湘有醫人如此,幸哉幸哉」!
河北中醫藥研究院曹東義教授言,此書既是一部深厚的學術大著,也是一桌豐盛的文化大餐。他示範了一個「鐵杆中醫」的模板,朝著回歸中醫、發展中醫、創造中醫的目標,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是一個當之無愧的「鐵杆中醫」。
朱老、鄧老來信
彭堅教授:
承蒙賜贈高著,由何主任轉來,謝謝!
看了書名,精神一振,展讀導論,新意撲面,深得吾心,佳作也,可喜可賀!
當今中醫書籍如雨後春筍,但多為文獻堆砌,東拼西錄,雜湊成章,污人眼目,可嘆也!書是傳遞知識的媒體,要講真話、實話,使感悟、心得讓人讀了有啟迪,有收穫,才是好書。您已經做到這一點,可謂「讀之如沐春風,尊文既給人以文化自信,又催人責無旁貸地勇敢承擔。」我認為這是近年來的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希望今後多多聯繫交流,共勉共進!
您的文風很正,很純,對客觀好的經驗,臨床的應用,加以發揮,均註明出處,這是值得讚賞的。當前有不少人,竊取了人家的經驗,稍加減一二味,就變成他的經驗,還不予加減,換個方名,就是他的成果,這是剽竊,令人不齒。
中醫是從臨床實踐中不斷充實、完善發展的,既要讀書,更要臨床,脫離臨床就不是一個真正的中醫。我不喜歡好講空話、不做實事的人,我樂意與務實的人交友,您也算是一位吧,您以為如何!?
匆此致謝!順頌冬安。
朱良春
2007.12.4
彭堅同志:
您好!蒙贈以大作《我是鐵杆中醫》,喜甚喜甚!我提倡要靠「鐵杆中醫」以振興中醫,有人不以為然,您卻以之為榮,幸得知音故喜甚。讀大作則鐵杆中醫之名實相符,謹致熱烈的祝賀!今日之形勢,將出現大批之鐵杆中醫,可以預期,中醫之振興有日矣。希望您繼續努力並培養來者是所望。耑復祝冬安。
九二鄧鐵濤書
二00八年元月十五
對當代中醫學者的啟示
彭堅老師的成才之路,集中醫師承與現代教育於一體,「鐵杆中醫」之路是可以複製的。但現今中醫學子面臨著規培制度的改革,在臨床病房大量西醫的沖刷之下,幾年下來,中醫技能蕩然無存。但是,其中依然有部分人在堅守,靠什麼?靠著對中醫的興趣、信心與信仰。中醫的生命力在於臨床,而這些信念正是源自於臨床的療效,其在老師的引導、純中醫門診、臨床醫案見證了大量的純中醫治療獲效案例,而且治療簡便廉驗,因此在面臨大量臨床西醫的沖刷下,依然可以堅守中醫的辨證論治。這種堅守,不是「只學中醫」的偏執盲目,現代西醫技術的發展,其成就毋庸置疑,但也有其目前難以解決的弊端。面對各種疑難危症,中醫、西醫互相取長補短,各自拿出最好的辦法,協同作戰,共攻難關,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這是現代中醫學者所要追求的最佳境界。但切切謹記,中醫、西醫乃兩套全然不同的理論體系,臨床治療思維切不可以混為一談。而彭堅老師的《我是鐵杆中醫》,不失為現代中醫學者臨床學習奉讀之作。
吾在臨床跟隨彭堅老師弟子尹周安老師學習多年,時常聽起恩師講起彭堅老師求學經歷與臨床治療經驗,欣然嚮往,細細拜讀此作,臨床效仿用之,獲益甚豐,願與君共享。
(書香君按:本期中醫家《每周一縷書香》為書友湖南中醫藥大學鄧哲同學撰文推薦,得明師傳正道、立正念,下一代「鐵杆中醫」當所期然。諸君閱讀彭堅老師《我是鐵杆中醫》後,亦該如是?)
「中醫悅讀會」會員招募
《禮記·學記》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古今中外許多善於讀書且成大器者,大多十分重視結交學友,並在討論與交流中同攜共進增廣識聞。應中醫家平台數萬中醫同道漸起之呼聲,於深圳濱海灣畔沙河之堤,聚千冊中醫經典書籍,"中醫悅讀會"遂立。
"中醫悅讀會"肩負傳承傳播中醫之使命,篤行「學習·分享·成就未來」之門徑。
其一,為中醫同道開一扇善讀之門,千冊中醫古籍,自由借閱;
其二,為中醫同道置一處交流之所,陋室常備香茗,暢所欲言;
其三,或迎或請,舉辦中醫書籍作者見面會若干場,從書本到現實,近距離靈魂交流;
其四,深圳卧虎藏龍之地,探尋明師或適逢明師泰斗,必牽手而至,親授"明師公開課",引讀經典之學。
其五,深圳處嶺南福地,依山傍海,中草藥資源極其豐富,攜同道與老葯工登梧桐,攀羅浮,辨草藥,近自然,格物而致知;
其六,程門易立,明師難尋,深知醫路問道之苦,特準備若干寶貴跟診名額贈與勤學之同道……
諸多事項,未能盡述,一言蔽之,為中醫創造聯結,盡矣!
策 劃:蘇華龍
撰文作者:鄧哲
美術編輯:朱麗莉
文字編輯:陳劍城
攝影老師:彭婷婷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3.3.4。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