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 Go首日體驗:排隊進店,拿了就走!無人零售路在何方?
西雅圖早上6點,位於市中心7th Street和Blanchard St的十字路口邊熙熙攘攘。很多人天還沒亮就驅車趕來西雅圖的市中心,為的就是一個小時後正式向公眾開放的亞馬遜無人商店Amazon Go。
14個月前,也就是2016年的12月5日,Amazon Go橫空出世,著實嚇壞了美國各大傳統零售商。只要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進店購物,隨便從貨架上挑商品,拿了就走,不需要排隊結賬。
然而,Amazon Go正式向公眾開放的日期卻從原計劃的2017年上半年一直推遲到2018年1月份。就在人們即將要忘記Amazon Go這回事兒時,今天早上7點,芝麻開門了。
硅兔君(ID:sv_race)特派前線記者,獲取最新一手訊息,以下為小記者從現場傳回的報道。
對Amazon Go有了初步了解後,硅兔君將一一解答以下問題: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超市?開放第一天反響如何?亞馬遜為什麼要做Amazon Go?這種模式的未來會怎麼樣?
Amazon Go到底是個怎樣的
線下店?
要了解Amazon Go,首先要搞清楚一個關鍵詞:即拿即走(Just Walk Out Technology)。
即拿即走,顧名思義就是拿了商品就能離開。
用戶體驗的流程是這樣的:用戶首先需要下載一個Amazon Go的app,登錄自己的賬號;
進入Amazon Go前,用戶需要調出app中代表ID的二維碼,掃碼進入。進入Amazon Go之後,用戶就不需要再用到手機了;
掃碼通過時,亞馬遜進口處的攝像頭會捕捉用戶的人臉,並且和用戶的賬號進行確認綁定;這樣一來,哪個人買的什麼東西,後台就能直接將購物信息和所對應的賬戶同步;
進入商店後,用戶可以隨意挑選貨架上的商品,拿了就可以直接走。出口處的攝像頭會再次識別並確認用戶的人臉,並對購物籃中的商品結賬。
只有當顧客離開Amazon Go之後,賬戶里的交易才會完成。
Amazon Go不是一家正兒八經的超市,它更像是一家開在市中心位置的便利店,比如711,又或者是迷你版的Whole Foods。Amazon Go的面積是1800英尺,比國內的全家或者羅森稍大一些。
開在西雅圖市中心的Amazon Go周邊都是辦公樓,附近連個停車的地方也都被早早佔領。店裡沒有什麼新鮮的肉類或者蔬菜可以賣,主要的食物都是像國內全家或者羅森那樣的三明治、小食和飲料。不過,Amazon Go有個還不錯的酒櫃。
因為老闆不差錢,所以即使造價昂貴的Amazon Go,物品的價格並不是設置的很高,一個越式法包(bahn mi)賣5.99美元,一瓶橙汁也不過3.99美元,一個reddit用戶就表示,這個價格在西雅圖算是便宜的了。
最後,Amazon Go並不是真正的無人商店,因為它還是需要工作人員準備食物、補充商品,Amazon Go里還有一個廚房,會準備三明治、沙拉和一些外賣午餐等即食類商品。
同時,店裡有很多穿著橙色衣服的亞馬遜工作人員,搞得一家無人商店裡的人比普通商店的人還要多。
Amazon Go的店內顧客人數大概控制在40-50人,一旦人數超過了60-70,亞馬遜的工作人員就會開始限流。
Amazon Go開放第一天怎麼樣了?
毫無疑問,Amazon Go的開放,引發了一場媒體報道的狂歡。
BBC新聞:亞馬遜即拿即走零售店Amazon Go開業
紐約時報:Amazon Go,解鎖未來零售模式
彭博資訊:Amazon Go開業,成為零售業的分水嶺
率先嘗鮮的西雅圖市民並未失望,但圍繞Amazon Go的爭議也不少。
一方面,即拿即走,無需排隊等待結賬的極速購物體驗令消費者高呼「Amazing」,令人陶醉不已!
但Amazon Go不接受Food Stamps(美國政府發放給低收入家庭的食品補助劵)的做法令消費者擔憂,七分之一的西雅圖市民將被拒之門外,這是否是一種階級歧視?
更多的消費者表達了自己的憂慮,一旦Amazon Go零售店的模式在全美推廣,越來越多的收銀員將失業,用科技取代勞動力對社會究竟是好是壞?
還有為Amazon Go查缺補漏的消費者,比如,消費者手中拿的是朋友要購買的商品,Amazon Go的演算法將怎樣準確將商品加入朋友而不是自己的購物車呢?
新事物的產生總是伴隨著對舊有行業格局的衝擊,面對Amazon Go來勢洶洶勢要顛覆傳統零售業的態勢,社會總要經歷痛並快樂著的轉型階段。
亞馬遜為什麼要做Amazon Go?
距離馬雲爸爸提出新零售這個詞,已經兩年了。
不僅僅是亞馬遜,幾乎全世界的電商都在兩三年前意識到:線上消費必須要和線下零售相結合。線上紅利基本上都瓜分殆盡了,電商們要尋求進一步的突破,必須要從線下零售切入。
看看過去一年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的收購動作:亞馬遜花了137 億美元收購Whole Foods,當天,Walmart和Target的股價應聲下跌;
阿里巴巴則和銀泰、三江購物、百聯等傳統零售企業合作,並斥資224億港幣擁有了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後者就是歐尚、大潤發等大型超市的母公司。
線上線下結合最重要的就是用戶體驗和成本控制,Amazon Go體現的就是極致的用戶體驗,直接將「排隊」和「付賬」這兩個最影響用戶體驗的環節連根拔掉,這種創新本身也繼承了Amazon的線上消費功能:一鍵購買和兩日送貨。
當然,說到成本控制,擁有成百上千台感測器和攝像頭的Amazon Go是重金打造、不計成本。所以,Amazon Go也可以被看成是一個不以盈利為目的、純粹教育市場的產品,畢竟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在短時間內適應甚至喜歡上這種購物模式,Amazon Go是一個很好的試驗場。
可能以後的某一天,用戶會非常想念商品掃描器發出的那一聲「嘀」~~。
Amazon Go有沒有前途,就看有沒有人跟著一起玩兒。結果,Amazon Go概念推出後半年,阿里巴巴在杭州推出了「淘咖啡」,阿里巴巴甚至把Amazon Go的計算機視覺演算法負責人任小楓給挖了過來,拉到iDST當了首席科學家。
又過了半年,騰訊在上海K11推出了微信快閃店,京東直接就和中海地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準備在未來建立數百家無人商店。
像Amazon Go這樣的無人零售模式未來會不會成為主流,硅兔君說不好,無人零售的模式本就不止這一種。但是,無人零售會成為趨勢是毋庸置疑的,人力成本總會越來越高,而感測器則越來越低,怎麼算都是划算的買賣。
最後一點,Amazon Go可以拿到的數據是驚人的:臉部數據、購物數據、購物習慣等等都是寶貴的數據來源。
Amazon Go背後搭載了
什麼樣的技術?
亞馬遜並沒有官方披露Amazon Go背後的技術,只是在介紹視頻里提了一句「我們使用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演算法和感測器融合」,但從亞馬遜之前申請的專利上,還是能看到一些端倪。
一個有意思的發現是:當庫存管理系統無法分辨用戶拿的到底是一瓶番茄醬還是一瓶黃芥末時,這個系統會考量用戶過去的購買習慣。如果用戶在過去只買過番茄醬,那麼系統會自動確認用戶從貨架上拿走的也是一瓶番茄醬。
另外,感測器融合專利提到,為了判斷用戶拿的是什麼商品,Amazon Go會結合多個感測器進行判斷。除了圖像分析外,Amazon Go還用到了壓力感測器、測力感測器等。圖像分析可以減少目標的可能性選項,然後再用重量數據匹配進行進一步的鎖定,以識別實際放置在貨架上的物品。
請注意的是,以上這些說法都是亞馬遜在很久之前提交的專利描述,有可能和如今Amazon Go的技術原理有些出入。
Amazon Go的未來會是什麼樣的?
這不會是第一家Amazon Go,但也不會像星巴克那樣遍地開花。儘管亞馬遜沒有透露更多關於Amazon Go的計劃,但很有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在美國其他城市,甚至在歐洲開更多的Amazon Go。英國和歐盟就已經通過了Amazon Go的商標申請。
過去幾年,無論是智能音箱Echo,還是可以開門送貨的Amazon Key,以及Amazon Go,亞馬遜在創新上總是獨領風騷。以至於最近亞馬遜宣布要成立第二個公司總部時,竟然有超過20多個美國重要城市毛遂自薦,希望能引入亞馬遜的公司建設項目。
西雅圖的市民無疑是幸運的。20多年前,他們就是最早一批接觸到搭載著Win-Tel PC的人,20多年後,他們也是最早一批冒著寒風,哆哆嗦嗦但又歡欣鼓舞地等待Amazon Go開門的人。
-END-
TAG:硅兔賽跑 |